恩格爾他能吃明白嗎他?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也不比買房買車了,兩眼一睜就是比誰更會吃。”
初冬時節(jié),糖葫蘆剛剛上市的當口,沒人想到會有這款產品橫空出世。
晴王葡萄,冷萃酸奶,奶皮子的究極組合體——
“晴王酸奶奶皮子糖葫蘆”,仿佛一夜之間,就占領了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
短視頻平臺上,奶皮子糖葫蘆相關內容累積播放量高達12億/圖源:抖音
“花3小時排隊”“好吃到停不下來”“炒到天價”,連周深吃完一串,都不忘連吃帶拿。

圖源:微博@橘子娛樂
本以為就是一場尋常的網(wǎng)紅美食風潮,不久后,大抵就會被人們遺忘在角落。
就好像當年的臟臟包、脆皮五花肉、泡面小食堂、干噎酸奶……一樣。
沒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當它的身價一路飆升時,一切開始失控了。
在各位主理人的加持下,一場屬于糖葫蘆的革命,悄然啟動開來。
在2025年的冬天之前,絕對不會有人想到糖葫蘆里面能裝這么多東西。
流傳恒久遠的老北京糖葫蘆,在它面前稍顯遜色;
那些年花活不斷,霸占熱搜的東北糖葫蘆,現(xiàn)在看來也生澀的像個新兵蛋子。
在糖葫蘆主理人的手上,最初的奶皮子糖葫蘆,已經(jīng)徹底被顛覆成一種形狀,或者說一種容器。
現(xiàn)在它的基本形態(tài),是這樣——
圖源:小紅書
前有千層蛋糕式糖葫蘆席卷社交平臺,后有隔壁奶茶界的小料如珍珠、爆珠等也來加入做點綴。
昔日山楂+奶皮子+糖+棍的套裝早已過時,如今一串糖葫蘆仿佛瑜伽褲一般,什么食材都能放,什么造型都能出。
包括人形,恩格爾他能吃明白嗎他?
顛覆性的造型,還只是一方面。
現(xiàn)在糖葫蘆的配料表,已經(jīng)變成了“網(wǎng)紅甜品元素大全”,名字自然也要與時俱進。
參考漂亮飯的起名方式,比如某bistro招牌甜品叫做“新疆吊干杏陽光玫瑰小熊舒芙蕾”后……
它的名字叫——
圖源:抖音熱門視頻截圖
最初看到這串長難句時,多少人都感到大受震撼:能念明白嗎?
可惜往往只得到一句無情回復“你別管”,因為這種長度還只是入門級。
延續(xù)這一取名靈感,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社交平臺上的高贊爆品,就有——
![]()
圖源:抖音熱門視頻截圖
以及——
![]()
圖源:抖音熱門視頻截圖
《藍莓無花果奇異莓菠蘿蜜烏梅番茄晴王芋泥奇亞籽小人柚子芒果干噎酸奶奶皮子冰糖葫蘆》
長度還算中規(guī)中矩。
《西瓜藍莓紅參果黑莓嘉寶果黑火柿子拇指葡萄夾冷萃酸奶石榴冷萃酸奶芒果奶皮子大圈套小圈糖葫蘆》
才能說有所小成。
糖葫蘆的本質,大概是一種句號。
這種狀態(tài)真的很像小妹寫作文水字數(shù),偷偷在里面加段《滕王閣序》大概也不會有人發(fā)現(xiàn)。
![]()
光說字就給人家博主NG好幾回。/圖源:抖音
名字都這樣了,體積就更不用說。
原本糖葫蘆可以拿在手里,走在街上,一邊走一邊吃的時代已經(jīng)遠去。
“以后去探望別人,還買啥果籃兒,抱著個糖葫蘆去就完了?!?/p>![]()
“吃完直接申請人類基礎代謝提高到五萬大卡”
很難想象,有朝一日吃糖葫蘆會用“抱”這個動作。
![]()
圖源:抖音評論區(qū)
“《鄉(xiāng)村愛情》可以少挨點罵了,網(wǎng)紅謝永強扛不住事想溜,根本不用去果園,直接躲糖葫蘆里就行?!?/p>
![]()
反正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是名稱詞牌名化,配料滿漢全席化,形態(tài)概念化。
注意,這不僅僅是調侃——
不要小看“概念神”的力量,畢竟前兩天的股市,糖葫蘆這個概念,真的漲停了。
只能說糖葫蘆的力量是無窮的。/圖源:微博@第一財經(jīng)
不知道以后它會不會繼續(xù)進化,往“功能多樣性”方向發(fā)展。
也就是說,糖葫蘆不僅能吃,還能用——
有朝一日搬家不必叫貨拉拉,末世文主角再不必出門采購,直接冰糖一裹全搞定了。
盡管奶皮子糖葫蘆正值風口,社交平臺上相關內容的觀看、點贊、轉發(fā)數(shù)據(jù)都極好。
“可是這玩意就只能看看,做出來真的好吃嗎?”
![]()
圖源:抖音評論區(qū)
老話說強扭的瓜不甜,但強扭在一起的糖葫蘆又太甜。
它們多是各類高糖食材拼在一起,更有甚者,甜咸苦辣都堆一塊了。
加上糖葫蘆本就有一層糖殼,一口下去有種下巴要脫臼的美感,一根吃完咬合力強到媲美成年鬣狗。
“建議多壘幾層然后標價20萬,賣給上海人?!?/p>
回看被瘋狂改造前的奶皮子糖葫蘆,走紅不算太久,就已是掙得盆滿缽滿。
一開始,晴王奶皮子糖葫蘆就動輒20元起步,對比起許多基礎款糖葫蘆5元不到的價格,翻了好幾番。
對比之下,被稱為“炒貨界的周大?!钡难τ洺簇?,售價19.8元,已經(jīng)被夸獎“性價比”。
![]()
圖源:作者拍攝
等到了“排隊3小時”“一根難求”的高峰期,溢價就更高了。
搭配草莓、藍莓、榴蓮、菠蘿蜜等水果的奶皮子糖葫蘆,售價普遍在35元左右。
高端市場定價更夸張,上海某網(wǎng)紅奶皮子糖葫蘆單串售價98元,另有門店售價高達168元。
“怎么說呢,6和8之間加個小數(shù)點,我還嫌貴呢?!?/p>
趁著奶皮子糖葫爆火的東風,接棒糖葫蘆熱度的另一款新型甜品,熱度也逐漸發(fā)酵。
固體楊枝甘露。
圖源:抖音
楊枝甘露,原本是一款經(jīng)典粵式甜品。
主要配料有西柚、芒果、西米、椰漿,在炎炎夏日,適合消除暑熱的它深受人們喜愛。
在這個冬天,它也和奶皮子糖葫蘆一樣,在老吃家手里迭代出“膨脹螺絲”形態(tài)。
充分參考奶皮子糖葫蘆的熱量累積+食材疊加+兼容并包的路線:
第一層,取消芒果切塊步驟,直接上半顆芒果,旨在起到地基作用。
第二層,曾爆火的干噎酸奶替代椰汁,作用在甜品界叫“夾心”,在建筑界可參考“水泥”。
第三層,經(jīng)典元素西柚粒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揮,豐富口感,點綴顏色,中和口味……然后以此類推。
至此,接棒奶皮子糖葫蘆的固體楊枝甘露千層大成,勺子和碗都省了,直接大腳嚼特嚼。
《甜品界來了一批土木天才》。圖源:小紅書
當然,這也是主理人們開發(fā)改造后的狀態(tài),初始3層形態(tài)款式,售價約在40元/份。
簡單幾種食材的組合,售價40元?難免有哄抬價格嫌疑,不過和奶皮子糖葫蘆一樣:
被質疑“天價”也好,網(wǎng)上自制教程漫天飛也好,都并沒有對商家們的銷量造成太大影響。
固體楊枝甘露一經(jīng)爆火,水果外賣、茶百道等品牌,都火速跟上,還衍生出了糖葫蘆聯(lián)動版本。
為了趕上這波東風,不乏生鮮、漢堡品牌躍躍欲試,祭出AI版本試探水溫,時刻準備出擊。
你們最好真的只是“僅供娛樂”,而不是試探態(tài)度時刻準備真的出/圖源:小紅書
不過,經(jīng)過多年多波網(wǎng)紅美食的洗禮后,大概也可以預料到:
風潮過后,“受害者”將會層出不窮。
事實也的確如此——
如今“難吃”,已經(jīng)是奶皮子糖葫蘆和固體楊枝甘露的眾多黑點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
由于接連多吃晴王奶皮子糖葫蘆,有網(wǎng)友已出現(xiàn)“糖化臉”癥狀,“一口下去臉直接黃八個度?!?/p>
![]()
糖殼、奶皮子,這些都是高糖高脂的食品。長期過量食用,體內多余糖分和皮膚里的膠原蛋白發(fā)生的糖化反應,就會導致臉變得暗沉、松弛。此外還有動脈粥樣硬化、白內障等潛在風險。糖化臉(上)與正常臉(下)的對比 / 圖源:微博@生命時報
健康危局外,許多消費者的錢包,也沒能幸免。
奶皮子不夠用、奶皮子商家加班加點仍供不應求下,直接被旺旺仙貝、甚至油餅替代。
![]()
擺明了是奔著一錘子買賣,一點回頭客也不要的心態(tài)來的
人無語時真的會笑,看著仿佛亂碼生成的甜品們,大腦褶皺已經(jīng)被徹底撫平。
“如今的網(wǎng)紅食品就是一場巨大的跟風”,誠不欺我。
東西是明明知道是沒那么好吃的,但這波風是一定要跟的。
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
不論是奶皮子糖葫蘆,還是固體楊枝甘露,或是此前的各類雪媚娘,以及玉米蛋撻風潮……
網(wǎng)紅美食流行的背后,其實都有相似的套路。
食材組合帶來新概念和味覺沖擊,吸引人關注,低門檻的制作工藝進一步加速傳播。
既方便商家們制作售賣,無需復雜設備即可跟上,又讓消費者在家自制分享成為可能。
最終,完成“門店售賣+個人自制+社交分享”的傳播閉環(huán)。
![]()
網(wǎng)友銳評,瑜伽褲糖葫蘆就是懶得切的水果撈 / 圖源:抖音評論區(qū)
的確,低復購率、嘗嘗就走的屬性,決定了它們難以走得更遠。
畢竟那些長壽的經(jīng)典款網(wǎng)紅烘焙品,背后也有相似的公式——
實打實的工藝+本身味道不錯+后期價格回落到正常范圍。
那些能開十幾年的老店,吸引的是“回頭客”,而不僅僅是“吃一次打卡”的食客。
但年輕的消費者們,或許本就需要一些“嘗一嘗也好”的東西。
人作為社會動物,必須追趕流行風尚,這既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也會讓人樂在其中。
“吃商”固然可貴,新鮮的味覺體驗,跟上潮流的氛圍感,也很吸引人。
追趕流行的人,未嘗不是用跟上流行,表明自己對生活還有熱情,還想給生活來點新鮮和甜。
就像眼下,新的一波流行已經(jīng)出現(xiàn)——
某種商品的流行,往往反映著當下人們的需求。
而除了一句“注意控糖,謹防錢包被坑”外,恍惚間想到很久以前。
那些在街邊一兩塊買下一根老式糖葫蘆的童年時光,和好友同吃一碗楊枝甘露的少年時代。
當時好像沒那么多一波又一波的新東西,就是這點“經(jīng)典款”,已足夠讓我們吃不夠。
流行過去也許還會回來,那些時光卻早真的遠去了。
掃一掃關注槽值 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