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診治遵循先診斷后治療的原則,而確診需要提取病人病灶里的組織放在顯微鏡下看,也就是眼見為實,確診后還需要做一些檢查,這個過程對于大部分來說都是一個苦不堪言的煎熬,所以未知的最讓人恐懼,提前知曉診治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做到心里有數可以減輕這種恐懼感,我們來了解一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1、取標本的方式,主要是肺穿刺,氣管鏡和手術活檢,靠近肺邊緣的肺癌穿刺最好,靠近肺深處的腫瘤氣管鏡最合適,實在取不到的病灶可以考慮手術活檢,肺穿刺一般在CT機器上邊掃描邊做,氣管鏡局麻下一般持續(xù)15分鐘左右,全麻則更長一些,如果外周淋巴結有轉移也可以做淋巴結穿刺來診斷,做這些檢查之前都會做一些抽血或者影像檢查降低檢查風險。
2、做完穿刺氣管鏡確診肺癌后還要做全身檢查看是否有轉移,比如頭顱磁共振,空腹彩超全身骨掃描,這些檢查都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空腹彩超不能吃飯,約的時間晚的話有可能會比較餓,頭顱磁共振做的過程中要躺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很長時間,有的人會產生幽閉恐懼,骨掃描有一定的輻射,做完家屬盡量保持距離,避免不必要的輻射。
3、做這些檢查的同時還要做治療評估,如果能做手術盡量做手術,手術一般是微創(chuàng),在側胸壁打洞,手術器械伸入其中進行肺部腫瘤切除,如果做不了手術還需要做基因檢測配型靶向藥,靶向藥配不上還要做化療以及其他保守治療,化療前要多補充蛋白質和能量,因為化療后通常沒有胃口,且有可能出現白細胞下降,需要補充蛋白質來促進白細胞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