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日本官員為了證明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符合標準,面對鏡頭喝了處理后的福島核污染水。現(xiàn)如今,日本環(huán)境省從福島核電站運送了2立方米的污染土壤,埋進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官邸。
日方稱,這些來源于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清除的受污染表層土壤,“經處理后放射性核素(如銫-137)濃度可控,覆蓋隔離層可阻斷輻射暴露。”該土壤被填埋在石破茂官邸的花壇區(qū)域,堆積高度約60厘米,上方覆蓋20厘米以上普通土壤并鋪設草皮。
很顯然,日方想通過這種方式證明其安全性及可再利用性。但是即便如此也飽受質疑。
首先是首相官邸土壤經特殊篩選與處理,無法代表全縣1400萬立方米土壤的安全性。其次是核素半衰期長達數(shù)十年(如銫-137為30年),覆蓋層可能隨雨水滲透或施工破壞失效。最重要的是,8000 Bq/kg的檢測標準被指寬松(部分歐盟國家限值為1000 Bq/kg),且實際運輸?shù)耐寥罊z測流程未完全公開。
也就是說,誰也不知道運送的土壤是不是來自福島核電站的污染土,即便能夠確認,其本身也超過了國際標準。說白了,這就是作秀,類似于當年喝福島核污水的作秀。其真正目的是推動福島1400萬立方米外運。
目前,日本福島以外的縣拒絕接收這些污染土壤,日本首相官邸埋下2立方米其實是解決核污染土處置困局采取的公關策略,試圖以政治象征突破民眾心理防線?!碍h(huán)境省希望,通過在首相官邸進行再利用試點,能夠提高公眾對除染土的理解和認知?!?/p>
但是,因為其缺少透明監(jiān)測與國際監(jiān)督機制,根本無法消除民眾對輻射長期影響的恐懼。根據(jù)日方相關法律規(guī)定,過渡性貯藏設施內的去污土壤須最遲于2045年3月前,在福島縣外完成最終處置。但是,這種既不科學,也不符合相關準則的處理方式,必將在日本內部引起巨大爭議。
其實,日本一直不敢正視福島核電站造成的嚴重后果,面對本地居民的嚴重反對,以及中、韓等鄰國對核污染物處理的批評,仍然不履行《倫敦傾廢公約》等國際法要求的“預防原則”和鄰國協(xié)商義務。
為了作秀,將核污染物置于首都市中心,被批“政治表演凌駕科學理性”。就有日本網(wǎng)民直指要害:“若真安全,何不建在皇居?”。
日本環(huán)境部表示,大部分被儲存的土壤含有較低水平的輻射,對于直接站在土壤上或在土壤上工作的人來說,相當于或低于一次X射線輻射的劑量。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說:人一年之內能經歷多少次X射線輻射才在安全范圍。
另外,石破茂此舉也反映了他在面臨國內外壓力的時候,也會作出荒唐之舉。參議院選舉臨近,而貿易協(xié)議仍毫無眉目,不惜以這樣一種方式換取某些勢力的支持。
這一事件揭示出日本核治理體系的深層困境:在技術官僚主導的決策模式下,既試圖通過行政權威壓制社會爭議,又不得不面對科學公信力衰退的現(xiàn)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