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忍細看,因為很多事都是被狠狠打臉的,禮儀之邦之所以不提,是大國氣度。
但是,被扇耳光的卻偏偏一提再提。
印度媒體就1962年的那次中印之戰(zh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了一篇相關(guān)報道,稱“當年中國欺騙了尼赫魯政府”,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
網(wǎng)友對此議論紛紛,其中有一條評論點贊量最高。
該網(wǎng)友比喻道:“這就好比我家那個熊孩子,總是在我這個當?shù)拿媲氨缺犬嫯嫞鳛槔献游胰塘撕枚啻瘟?,終于有一天我忍無可忍,于是出手揍了他,他向他娘哭訴,說我騙了他?!?/p>
這個比喻是否貼切呢?
讓我們回顧一下1962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一、印度的自信從何而來?
1961年12月,印度剛剛從葡萄牙手中奪回了果阿,極大地增強了印度的自信心。
而我們的軍隊,在經(jīng)歷了抗日、解放戰(zhàn)爭、朝鮮戰(zhàn)爭之后,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雙方在軍事方面若是PK一番的話,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
這也是尼赫魯錯誤判斷當時雙方形勢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國并沒有想到印度會自不量力,以卵擊石,因此在中印邊境線上的軍事武裝并沒有投入太多的防備力量。
尼赫魯
這也讓尼赫魯誤認為,我國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之后,已經(jīng)強弩之末、日漸勢微。
然而,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是我華夏子孫賴以生存的風水寶地,邊界問題從來不是什么不透明的“灰色地帶”,而是我軍守護全國百姓安危的底線,一分一毫都不容許他國染指。
尼赫魯誤
事實上,印度的野心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50年代,或許是恒河水的水質(zhì)增強了印度的底氣,在中印邊界線上,印度進行了瘋狂得不可理喻的各種騷擾與試探。
彼時,強大的中國若是輕易出兵,難免在國際上留下以大欺小的不良印象,若是不出手吧,印度的挑釁又忍無可忍。
從1960年至1962年,短短三年時間,我國就印度在我邊境線上的騷擾問題,雙方已經(jīng)溝通很多次了。
但是將黑老鼠尊為神明、常年喝著恒河水長大的尼赫魯政府,態(tài)度卻十分強硬,絕不妥協(xié)。
1962年,印度更是在我國西藏邊境增派了大量軍事武力,眾所周知,我國一貫提倡56個民族團結(jié)一心的國政,印度的這一行為,已經(jīng)有干涉我國國政的重大嫌疑。
彼時,尼赫魯政府的態(tài)度,儼然一副中國的邊界線,如同印度后花園一般,隨隨便便就能去閑逛的既視感。
二、中印之戰(zhàn),軍事差距有多少?
中印之戰(zhàn),一觸即發(fā),導(dǎo)火索不在中國,而在于印度的各種奇葩操作。
1962年10月10日,在我國與印度的邊界線上,印度派出了多少軍事力量呢?
除了一個機槍營、一個旅部、六個步兵營,共計16000人的軍事人力以外,印度還在我邊界線附近,設(shè)置了43個軍事?lián)c。
尼赫魯政府之所以敢這么干,正因為我國一直采取的協(xié)商態(tài)度,才讓其產(chǎn)生了錯誤判斷,以為我國不會采取軍事反擊。
然而,熱愛和平的中國,從來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在國際交往中,我們不惹事,但也從來不怕事,更何況,禮尚往來這件事兒,我國從來沒差過事兒。
早在1961年,我軍就印度的挑釁,已經(jīng)布置了防控行動,同年6月,我軍在藏區(qū)的中印邊界線上,成立了軍區(qū)作戰(zhàn)指揮所。
藏字號的指揮所419部隊,兵力共計8000人,或許,這也是尼赫魯政府派出16000人與我軍Pk的原因。
然而,這只是我軍初期布防3個團的兵力,這一波軍事聯(lián)動,截至同年10月20日,藏區(qū)的軍事指揮所兵力,儲備已經(jīng)高達20000人了,而彼時的印度,并不知曉這一情況。
如果說我國在哪方面欺騙了印度?也僅此一事而已。
為了不暴露我軍的真正實力,我軍采取了遞進式的增兵方式。
1962年10月12日,在印度一次又一次的挑釁之后,我軍藏字號指揮所,發(fā)出派兵反擊軍令,向錯那縣開拔。
彼時,除第 11 師與第32團第 2 營的步兵外,我軍亦調(diào)遣了山南軍分區(qū)的部分兵力,涵蓋經(jīng)驗豐富的炮兵、工兵各一部,總計 10300 人。
這也讓尼赫魯誤判,錯將我軍的先遣部隊誤認是全部軍事部署。
而印度之所以敢向我軍公開叫板,不是沒有原因的。
同年 5 月初至月末,印度從蘇聯(lián)收獲大量空軍作戰(zhàn)裝備,諸如 12 架米格-21 戰(zhàn)斗機、24 架伊爾 14 運輸機等,飛機總數(shù)達 94 架。
至于這些空軍裝備,是否是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期間淘汰下來的老舊裝備,不得而知。
只不過,蘇聯(lián)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將這批裝備支援給印度之后,當印度正式向我國宣戰(zhàn)之后,赫魯曉夫就不理尼赫魯了。
赫魯曉夫
這也讓尼赫魯政府大出意外,因為在同年10月20日之前,也就是中印雙方徹底撕破臉之前,蘇聯(lián)還在大力支持印度呢!
赫魯曉夫政府出人出力出技術(shù),給足了印度底氣,這才讓尼赫魯政府的野心空前膨脹。
赫魯曉夫不理尼赫魯這件事兒,已經(jīng)擺明了中立態(tài)度。
換句話說,中印真的掐起來了,跟人家蘇聯(lián)可沒半毛錢關(guān)系,這就好像一個人買刀殺了人,你能怪那個賣刀的人嗎?
三、公平地對印反擊戰(zhàn),何來欺騙?
同年10月底,印度在中國邊界線上打的第一場仗,不僅沒討到半分便宜,還被人民解放軍打得灰頭土臉。
印度沒辦法,就算意識到自己被人當槍使了,也只能緊緊抱住美國的大腿。
事實上,尼赫魯政府也是這么干的。
所以,尼赫魯才向肯尼迪去信,這封求助信發(fā)到美國白宮后,引起了肯尼迪的高度重視。
肯尼迪
因為在此之前,美國就曾大力支持過印度,為了讓印度在打仗這件事兒上不能疲軟,肯尼迪還在回信中,親筆承認了麥克馬洪線。
除此之外,美國還向印度提供了高達10億美元的援助,財大氣粗的印度,就在肯尼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腰板又硬了起來。
然而,此時的印度并不知曉,錢再硬也硬不過我軍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人民子弟兵。
截止同年10月20日,我軍階梯式的增援部隊就已經(jīng)全部到位。
為了一巴掌拍倒恒河部隊,我軍派出了第11師這個強大軍團,其中就包括306的炮兵團、24團的鐵道兵、136的工兵團,還有負責管轄4個連的、歷經(jīng)百戰(zhàn)的郭指揮員等等。
彼時,我軍的兵力雖然超過了20000人,但是對陣22000多人的恒河部隊,何來欺騙一說?
雙方兵力旗鼓相當,這才公平,不是嗎?
更何況,以少勝多,不是更打印度的臉嗎?所以,為了照顧到印度的自尊心,我軍只能采取數(shù)量對等的作戰(zhàn)方式。
另外,我國人民子弟兵,當時的軍事部署,全部都在華夏領(lǐng)土區(qū)域之內(nèi),并不存在印度所說的“灰色地帶”。
彼時,截止同年11月3日,讓尼赫魯意外的是,美國雖然掏了錢,但是并未出力,之前承諾提供的軍事裝備,在抵達印度之后數(shù)量也少得可憐。
因此,在種種錯估與預(yù)判的前提下,印度在這場戰(zhàn)役中失敗是必然的。
而印媒在《中國對印度的重大攻擊:潛在威脅》的這篇文章中,該作者卡爾蒂克·博馬坎蒂在文中所說的中國欺騙了印度,只能說明一件事兒。
那就是當時尼赫魯政府,錯誤地認為中國不會對印度動用武力,因為尼赫魯認為,當時印度在蘇美的大力支持下,熱愛和平的中華民族,一旦采取武力反抗,必然引起世界大戰(zhàn)。
這就是尼赫魯政府的誤判,因為印度似乎忘了,我國不是沒經(jīng)歷過慘痛的歷史教訓(xùn),守衛(wèi)邊境是人民解放軍捍衛(wèi)國土完整、人民安全的重要使命。
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狠狠打臉的恒河部隊,好了傷疤忘了疼,時光輾轉(zhuǎn)到2022年,印度依舊故技重施,在中印邊境東線地區(qū)開始了各種挑釁行為。
中國的對印反擊戰(zhàn),從來沒有任何欺騙行為,對于任何老鼠的偷吃行為,貓抓老鼠也從來沒有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