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似乎一直是個復(fù)雜的話題。
有些父子之間是沉默如山的大愛,有些父子則是嬉笑打鬧的包容。
還有父子之間是“兒子坑爹無絕期”的荒誕。
二人之間屬于,親爹玩梗無底線,兒子無語淚兩行。
或許楊威也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引起了眾怒。
明明是想玩梗,結(jié)果卻意外曝光了自己的“真面目”。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還得從一段視頻說起。
提起楊威跟楊陽洋這對父子,大家一點也不陌生。
畢竟,楊陽洋幾乎是被大家看著長大,宛如是“鄰家的孩子”。
11年前,他跟父親楊威參加親子綜藝。
年僅4歲的他,憑著呆萌的外形和堅韌的性格成功出圈。
一句“我今年叫楊文昌,我屬狼”,更是讓他收獲了無數(shù)粉絲。
而楊威也憑借著“全能老爸”的人設(shè),成功在內(nèi)娛站穩(wěn)了腳跟。
一眨眼11年過去了,兒子還是那個兒子,全能老爸卻引起了“眾怒”了。
7月24日,楊威照常在社交平臺“曬娃”。
或許是想突出自己幽默的人設(shè),在視頻里,他玩起了諧音梗。
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調(diào)侃兒子的話一出,他就“翻車了”。
好家伙,見過離譜的,沒見過這么離譜的!
楊威竟然堂而皇之地說自己兒子有“菜hua”。
要知道,楊陽洋今年才15歲,屬于陽光的青少年。
而菜hua在現(xiàn)代往往是某種xing病的稱呼。
二者明顯八竿子打不著,可楊威偏偏以離奇的方式將其組合在了一起。
不僅如此,緊接著,他還稱自己的兒子有病歷。
此話一出,怎能不讓人“浮想聯(lián)翩”?
楊威的“神操作”,引起了不少粉絲的不滿。
一時間,他的評論區(qū)里炸了鍋:
咱也不知道楊威是咋想的,竟然自己給兒子造謠。
或許他的本意是想幽默地與粉絲互動,但就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知道的人,明白他在玩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楊陽洋真的有問題。
再者,面對網(wǎng)友的批評,楊威也沒有及時進行回應(yīng)。
他既沒有刪除視頻,也沒有立馬澄清。
這樣的迷惑行為,再次激起了粉絲的不滿。
不少粉絲覺得,楊威就是利用兒子在進行炒作。
就這樣,楊家再次被送上了風口浪尖。
其實,也不怪粉絲們?nèi)绱松鷼狻?/strong>
畢竟,菜hua這個詞屬實有些“不妥當”。
而楊威“坑兒子”的做法也不止這一次。
之前,楊威也算得上是內(nèi)娛好父親。
在參加完親子綜藝后,他沒有讓兒子借著熱度進入娛樂圈。
而是帶著一家人讓回歸現(xiàn)實生活。
可這一切在5年前,悄然發(fā)生了改變。
2020年,楊威進軍短視頻,想要轉(zhuǎn)型成為網(wǎng)紅。
可是轉(zhuǎn)型之路不好走,他該如何破局呢?
于是,楊威將目光放在了兒子的身上。
他將賬號定位于“親子家庭”的賽道。
從那以后,他的鏡頭就變成了楊陽洋逃不開的“魔咒”。
彼時,楊陽洋已經(jīng)不再是綜藝里那個4歲的小朋友,而是十幾歲的青少年。
十幾歲的少年,心事就像春天的雨水,來得細碎又藏得隱秘。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的行為處事越發(fā)地成熟穩(wěn)重。
面對鏡頭,楊陽洋不再像小時候那般活潑好動,而是多了一份內(nèi)斂和沉穩(wěn)。
楊威似乎并未察覺到兒子的這些變化,他依舊將兒子當成“流量密碼”。
“兒子的一天”、“孩子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叛逆期的孩子”……
賬號里,楊威好似一個教育專家,處處分享著自己的教育經(jīng)。
許多視頻,都圍繞著楊陽洋的個人生活展開。
從早到晚,選擇什么學校、成績好與壞等小事,都被詳細地記錄下來。
尤其是楊陽洋作出去香港學習的決定以后,楊威更加頻繁地更新。
在視頻中,他毫不吝嗇地對兒子進行“吐槽”。
一會說楊陽洋太任性,要去香港讀書。
一會說楊洋太叛逆,放棄了高爾夫喜歡上了籃球。
他的每一次的吐槽,都伴隨著大量的圍觀和評論。
有一次,楊陽洋運動完后,沒有洗澡,楊威又借此大肆吐槽。
隨后,他終于忍無可忍給兒子洗了個頭。
或許,楊威的本意是想表達,父母要開明尊重兒子的選擇。
可這個視頻卻讓楊陽洋站在了風口浪尖。
不少人覺得楊陽洋已經(jīng)15歲了。
大小伙子還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屬實有些“不懂事”。
如今,楊威的“菜hua”文案,又讓楊陽洋陷入了相同的困境。
雖說,他并無惡意,只是想用調(diào)侃的方式表達兒子的優(yōu)秀。
但是,方式未免有些太過火,效果容易適得其反。
不僅如此,過度的曝光對于明星子女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既能得利,也能“毀人于無形”。
作為明星子女,楊陽洋并不是流量的唯一“受害者”。
甜馨在父母離異后被孤立網(wǎng)暴。
王詩齡曬畫作被批評做作炫富。
這些孩子從小時候就活在鏡頭里,他們喪失了選擇的權(quán)利。
要知道,他們本該擁有一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童年。
結(jié)果,卻因為父母的決定,被過早地推到了公眾面前。
面對鋪天蓋地的評論和指責,他們的心靈無疑會受到極大地沖擊。
而且,這種影響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難以擺脫的陰影。
楊陽洋曾因全民關(guān)注,在學校連二郎腿都不敢翹,這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
流量狂歡終會退潮,但少年的人生剛剛啟航。
楊威或許該重溫兒子八歲時那段對話:
當攝像機熄滅,請還給楊陽洋們不被注視的成長,莫讓流量成為孩子的枷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