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阿姨,原本一直照著“吃飯八分飽”這個養(yǎng)生法。兒女出門前總叮囑她:“媽,少吃點,老人消化慢”,她就更不敢放開嘴。
有段時間,許阿姨飯后常覺得沒力氣,晚上起夜多,體檢時查出來白蛋白偏低、體重又降了4斤,醫(yī)生看了一眼報告還問她——是不是最近吃得太少了。
許阿姨和家里人都有點懵,難道八分飽還有錯?更沒想到,醫(yī)生反倒建議她:“過了65歲,吃得太少,比吃多問題還大。吃飯講究精細一點,比什么都重要?!痹S阿姨腦子里頓時冒出好多問號,老人家吃飯到底該怎么吃?每頓都忌口,真的對嗎?
很多人都以為人老了身體變慢,少吃點、清淡點最好。但其實超過65歲后,“吃飯八分飽”反而容易把人弄得營養(yǎng)不良、肌肉掉得快、免疫力變差。國內(nèi)外醫(yī)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中,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率接近20%,大部分就是“吃太少”“主食過度控制”造成的。
為啥會這樣?年紀大了,基礎代謝率每10年大約下降5%-10%,消化吸收變差,但身體對蛋白、鈣、維生素的需求并沒有降低,反而更需要多元、全面的營養(yǎng)修補器官和免疫力。如果一味追求吃少點,很容易掉肌肉、白蛋白低、血紅蛋白低。長期下去,不僅身體虛弱,容易反復感冒、貧血,嚴重時還會影響心臟、腎臟功能。
可見,65歲之后單純“少吃”不但不能幫你防三高,反而是“越節(jié)食,越掉膘,越?jīng)]勁”。要老得健康,醫(yī)生總結出的“黃金飲食四條”,能幫老人吃得得京氣又安全。
1. 科學分餐,“3+2”更適合
很多老人不是吃太少,就是臨時餓慌了猛吃一頓,這樣腸胃壓力很大。醫(yī)生推薦“3+2”分餐模式,就是早餐、中餐、晚餐都吃夠,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小加餐”——可以選低糖酸奶、水果、堅果、全麥餅干或者一杯牛奶。這樣,不但能讓能量均勻釋放,預防血糖大起大落,還能讓老人不再“餓著忍、猛著吃”。
多項研究顯示,“3+2”模式能讓65歲以上老人營養(yǎng)素攝入率提高15%-20%,腸胃不適發(fā)生率降低近一半
2. 蛋白質一定要足,別光靠大魚大肉
“天天吃點精細蛋白,別光指望瘦肉和雞湯。”65歲以上老年人,每天蛋白質推薦每公斤體重攝入1.0~1.2克,比如60公斤的老人,大概要吃夠60-72克蛋白。優(yōu)選方案是植物蛋白+動物蛋白一起搭,雞蛋、魚肉、豆制品、牛奶都是好選擇。
只吃瘦肉,膽固醇容易高。不吃蛋奶,蛋白補不上。研究顯示,蛋白攝入足的老人,5年內(nèi)肌少癥患病率下降30%,跌倒風險降低了一半
3. 粗細糧搭配,精白米面要藏“心眼”里
很多老人攔不住喜歡吃白饅頭、大米飯,覺得清淡省事好消化,其實,單吃細糧升糖快、不長勁,長期會掉肌肉、身體乏力。正確做法是主食30%-50%用粗糧、豆類等雜糧置換,比如一半米飯加點燕麥、一碗粥里多點豆子,這樣可以讓血糖更平穩(wěn),飽腹時間也能延長,還能改善便秘。
兩組老人6個月對比,粗細搭配組飯后血糖波動減少30%,便秘困擾明顯改善
4. 菜要多樣、慢慢咀嚼,花樣、量小最關鍵
很多老人喜歡一大盤葷素一鍋端,其實吃進肚子的吸收并不高。每天做到蔬菜3-5種、顏色多,最好燉、煮、蒸,避免過多炒煎,這樣能降低油脂負擔,讓維生素保存得更好。水果不要貪多,尤其是高糖的葡萄、荔枝、榴蓮要少吃,每次一小份
咀嚼速度也關鍵。醫(yī)生建議一口飯至少嚼20下,越咬越細越好,這樣既能保護牙齒,又讓胃腸道“省心”,消化吸收更全面。快餐式吃飯最容易脹氣、消化不良、噎食
身體勁兒足:蛋白質充足,肌肉不掉。老人上下樓有勁,走路穩(wěn),多數(shù)可以延緩“老年跌倒”。
胃腸舒服:分餐不撐胃,粗細搭配不便秘,飯后不悶不反酸。
免疫更穩(wěn):營養(yǎng)改善,感染感冒的風險比“吃八分飽”老人低三分之一。
慢病風險下降:血糖、血脂和血壓指標更可控,心腦血管意外風險降低。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讓老人家感覺到“我的身體還行”“我的飯能吃得下”,生活質量直接提升。
健康其實藏在每一口飯里。八分飽不是鐵律,65歲之后更講究吃對、吃好、吃全。不舒服、掉體重、飯后犯困,一定要盡快找醫(yī)生看,一對一調整飲食,才最安全。
每個人身體狀況都不相同,家庭老人如有慢性病、牙齒問題或特殊情況,一定要在醫(yī)生和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調整飲食方案,別一味隨大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