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中求進的一年
撰文 | 黎浩然
主編 | 付慶榮
頭圖來源 | 小紅書@上海港匯恒隆廣場
一改“保守之姿”,“穩(wěn)中求進”成了今日恒隆業(yè)績會最大關鍵詞。
“穩(wěn)”自然是穩(wěn)住目前已開業(yè)項目的基本盤,“進”最大的著力點是即將落成的杭州恒隆廣場。
會上,恒隆管理層多次表達了對在杭州新租賃物業(yè)的看好。行政總裁盧韋柏表示,這個交易不單單是把商場的體量增加40%,更重要的是,商場會在城市主干道上出現一個達290米的“超級外立面”。
這將是杭州恒隆廣場的“金字招牌”。在短期(消費復蘇弱于預期,租金增長停滯)、中期(新項目投入與現金流壓力)、長期(競爭格局重構與消費習慣變遷)“三重壓力”之下,恒隆的主動謀變,是大勢所趨。
正如其,從今年起,內地物業(yè)組合開始不再將商場組合劃分為“高端”及“次高端”類別,因為“日新月異的零售市場格局和消費者習慣轉變”。
在不進則亡的高端商業(yè)“達爾文時刻”,失守陣地等于永久出局。恒隆已無“防守”選項,搏命是最高級的保守。
01
業(yè)績雙面:
收入下滑與租戶韌性
2025年上半年,恒隆交出了一份“撕裂”的成績單。
總收入大承壓,凈利下滑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的總收入分別下跌18%及19%至52.02億港元、49.68億港元,核心矛盾直指物業(yè)銷售“斷崖式下跌87%”的困局。
恒隆集團及恒隆地產的股東應占基本純利分別下跌7%及9%至11.91億港元、15.87億港元,主要由于財務費用上升所致。
租賃業(yè)務企穩(wěn),死守防線
單就租賃業(yè)務看,期內,恒隆核心物業(yè)租賃收入整體穩(wěn)健,物業(yè)租賃收入為46.78億港元,下跌3%;營業(yè)溢利為33.46億港元,亦下跌3%。
在內地,恒隆的商場整體租出率上升一個百分點至94%,雖然租戶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跌4%,商場組合的整體租賃收入仍維持穩(wěn)定。
在香港,由于內地旅客和香港居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恒隆零售物業(yè)組合的整體租賃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下跌7%和2%,出租率則通過“hello恒隆商場獎賞計劃”穩(wěn)在了高位。
具體看,內地10座商場整體收入24.12億元,與去年同期近乎持平,94%的高出租率成為黯淡中的唯一強光。
以上海為劃分,恒隆的上海項目錄得收入14.19億元,同比上升1%;非上海項目錄得收入9.33億元,同比下滑1%。兩相抵消,整體持平。
其中,旗艦商場上海恒隆廣場維持98%的理想出租率,收入保持穩(wěn)定,但客戶對高端消費漸趨謹慎導致租戶銷售額下滑8%;上海港匯恒隆廣場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上升1%及10%。
上海之外最優(yōu)質的項目仍是無錫恒隆廣場,貢獻收入最多。無錫恒隆廣場期內錄得8%的收入增長,但租戶銷售額下跌4%;昆明恒隆廣場錄得7%的收入增長,租戶銷售額則輕微下跌1%;大連恒隆廣場則是今年上半年增長最為顯著的項目,收入和租戶銷售額分別錄得10%和13%的增長。
7城增長、3城大跌,恒隆內地商場業(yè)績的“斷層”,揭露了更為深層的危機。增長極上,大連(+10%)、無錫(+8%)、昆明(+7%)等二線城市逆勢上揚,顯示消費下沉策略初顯成效。
而武漢(-36%)、沈陽(-37%)兩大“失血點位”,在激烈促銷戰(zhàn)中潰退,暴露非核心城市高端消費根基的脆弱。
當“上海恒隆廣場租戶銷售額跌8%”的警報拉響,恒隆意識到:僅靠一線城市已不足御寒。在業(yè)績的一升一降間,其生存策略已悄然轉向——斷腕止血,押注高端商業(yè)租賃。
市場收縮時,它又一次選擇了最激進的進攻。
02
放手一搏:
“保本保命”到主動出擊
告別過去5次業(yè)績會“保本保命”的保守基調,恒隆開始轉向“穩(wěn)中求進”。
資本支出高峰后(2026年起)負債率有望從33.5%高位回落,股息“非常想提高”的暗示,彰顯出破釜沉舟的決心。
杭州豪賭:33億租約“輕資產”突圍
以20年33億元租下杭州百貨大樓4.2萬㎡空間,恒隆將武林商圈旗艦項目擴容40%。這一“租賃代收購”的破局手法,既規(guī)避百億級拿地成本,又為2028年無縫連通新老項目埋下伏筆。
時間回到2018年,恒隆以107.3億元價格拿下武林商圈百井坊地塊,建筑面積達39萬平方米,規(guī)劃包含10萬方的高端購物中心、五座甲級辦公樓及浙江首家文華東方酒店。
百井坊地塊成交樓面價達到了5.53萬元/㎡,迄今仍是杭州商業(yè)用地最高單價,溢價率高達118.5%。
時任集團董事長陳啟宗更多次公開稱“百井坊地塊項目”為“杭州市中心的中心”,對杭州恒隆廣場寄予厚望,希望將杭州項目打造成上海之外內地最好的恒隆廣場。
然而,受累于2019年程序的延誤、后期疫情的拖累,以及承包商資金短缺等種種原因,杭州恒隆廣場的工程進度屢屢受阻。
2024年7月,杭州恒隆廣場高達150米的T2辦公樓率先封頂,成為僅次于浙江環(huán)球中心的武林商圈第二高樓。但最終因承包商的資金壓力,辦公樓部分押后到了2025年才能分批落成,零售部分的開業(yè)時間則預計要去到2025年末到2026上半年。
杭州恒隆廣場較高的拿地價格,屢屢延遲的工程進度造就了高成本,是恒隆地產近年財務成本持續(xù)攀升的重要因素。在這期間,國內消費市場環(huán)境亦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奢侈品消費滑落,更多的不確定性涌現。
面對當下環(huán)境,恒隆管理層多次對外強調“保本”、“保命”,傾向于收縮。但持續(xù)沉默顯然不是最優(yōu)解,寄托了恒隆兩代人希望的杭州恒隆廣場選擇主動出擊。
租下杭州百貨大樓(現武林銀泰B、C館)是一項戰(zhàn)略性決策,核心在于解決其杭州恒隆廣場項目的先天缺陷、擴大商業(yè)版圖以應對激烈競爭。
//解決地理局限,提升商業(yè)展示面。杭州恒隆廣場(西湖66項目)位于武林商圈核心,但被周邊物業(yè)三面包圍,沿街展示面狹窄,難以滿足奢侈品牌對醒目門面和大型店位的需求。租借后黃金展示面由90米增加到290米,可顯著提升國際奢牌落位靈活性。
//擴容商業(yè)體量,增強高端市場競爭力。杭州恒隆廣場原零售面積為10.59萬平方米,新增4.2萬平方米后,總體量達約15萬平方米,躋身杭州重奢商場第一梯隊。通過擴容可容納更多奢侈品牌二店或旗艦店,如Hermès已確認入駐原項目,新增空間有望吸引更多頂奢品牌,以積極應對杭州SKP、新鴻基IFC等新項目,鞏固武林商圈話語權。
//搶占武林商圈戰(zhàn)略高地,直面杭州大廈。武林商圈將從杭州大廈“一家獨大”變?yōu)椤叭愣αⅰ保ê贾荽髲B、恒隆、銀泰)。恒隆與杭州大廈僅一街之隔,兩者定位均為重奢,直接競爭不可避免,恒隆的擴容進一步加劇高端品牌爭奪戰(zhàn)。
頂流擴容:硬件升級對沖“L型”頹勢
借杭州項目擴容爭奪奢侈品牌二店資源外,另一方面恒隆還將加速無錫二期、上海三期擴建,以硬件升級對沖市場“L型”頹勢。
其中,無錫恒隆廣場第二期發(fā)展項目包括無錫“恒隆府”及無錫錫喆寓,希爾頓格芮精選:前者由兩座住宅高樓組成,合共提供超過500個單位;后者包括一幢七層高的新建大樓及一幢三層高的文物建筑,合共提供105間客房。整個第二期發(fā)展項目預計于2025年下半年起分階段落成。無錫“恒隆府”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預售,酒店則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開業(yè)。
上海恒隆廣場擴建項目則為配合上海靜安區(qū)的持續(xù)城市更新,興建一座約3080㎡、樓高三層的零售及餐飲中心,其地下將連接現有購物中心。該項目預計于2026年竣工,旨在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購物體驗,同時鞏固商場在上海的領導地位。
當行業(yè)寒冬未散,恒隆堅定選擇以攻為守——用33億租約搏一個40%的體量躍升,用7城增長對沖3城失血,用輕資產實驗改寫重投入邏輯。
這份中報既是預警,更是戰(zhàn)書。高端零售的牌桌上,恒隆已押上全部籌碼,搏一場逆周期翻盤。
and more...
● 113個品牌銷冠!首創(chuàng)這兩個奧萊“嗨”著把錢賺了
● 7大消費REITs去年成績單出爐,華潤、印力、大悅城爭搶“收租王”
● 唯品會REIT上場,杉杉要挑起“奧萊新戰(zhàn)爭”?
精選欄目
selected columns
贏商新媒體矩陣
點個在看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