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清醒||真正飽滿的靈魂,常如深水靜流
曾有人道,尊重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與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如此樸素之語,卻照見人間一個深奧法則:欲取尊重,必先給予尊重。此非交易,卻是靈魂深處相互映照的法則,你向世界所發(fā)出的光亮,終將回照你自身。
人生在世,最忌諱的正是身份感如盔甲罩身,自我膨脹而眼高于頂。諸葛亮曾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庇形淮髮W(xué)教授,寄稿時用大半封面羅列頭銜,結(jié)果收到“水平不夠,恕不能用”八字回絕,其自負之態(tài)反襯出學(xué)問之淺薄。如同俗話所道:“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真正飽滿的靈魂,常如深水靜流。
反觀二戰(zhàn)期間英國國王視察貧民窟時那聲輕叩問:“我可以進去嗎?”地位懸殊之下,謙恭反而照亮了人性深處的高貴。真正有識者,無論身處高低,皆能如水般溫潤平和。居上而不驕,居下而不諂。卸去身份之負累,才得以真正呼吸人間空氣。
優(yōu)秀之人常深諳尊重之味。松下幸之助一次餐畢,盤中尚存牛排多半。主廚惶恐相詢,他笑著解釋:“您做的牛排味道極好,只是我今日腸胃不適?!边@體貼的“謊言”非為敷衍,實乃深植于心的善意,是對他人勞作無聲的尊重與呵護。松下將心比心,為他人著想,其言行之中已深藏了孟子“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真意。可見,層次愈高之人愈懂謙和俯身,而層次愈低者姿態(tài)反倒愈高,仿佛聲嘶力竭以掩飾內(nèi)心虛空。
古語云:“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尊重正是如此。南北朝時期齊國的陸曉慧,無論貴賤,待客皆恭敬有加,臨別必親自相送。同僚不解,他坦言:“欲得人敬,先敬他人?!彼钪O此理,在人心之路上鋪橋,最終眾人也為他鋪就了通達之路。如笛卡爾所言:“尊重別人,才能讓別人尊重?!弊鹬厥请p面鏡,刻薄者收獲譏諷,自命清高者只遇見俯視,鏡中映出的,恰是你所給予世界的姿態(tài)。
人間清醒,便在于看透這相互映照的法則。尊重非屈尊俯就,而是靈魂平等的確認,是向世界伸出溫暖的手后,世界必然的回握。
以尊重之德鋪設(shè)前路,前路自會以尊重回應(yīng)。松下幸之助未食盡的牛排,陸曉慧躬身送別的身影,這些微末細節(jié)里,正蘊藏著“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天地回響。人若懂得擦亮心鏡,映照他人尊嚴,則彼此靈魂之光終將交相輝映,照亮漫長人間行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