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280.8億美元,足夠買下整個新加坡GDP的錢,就這么明晃晃的在中韓之間流淌。
然而,李在明偏偏在“9·3閱兵”關鍵時刻,以“行程沖突”為由拒絕中國好意。
更令人琢磨不透的是,王毅外長送給韓國的那些話,愣是震的對方啞口無言。
那么,李在明究竟在打什么算盤?王毅外長又在電話中釋放出了哪些信號?
言行不一
2025年6月4日,李在明在韓國國會宣誓就職,成為韓國新一屆總統(tǒng),李在明初上臺時的那副模樣,大家至今都還記得。
李在明高喊著要“修復對華關系”,擺出一副要和中國重歸于好的姿態(tài),當時,就因為此事,外界與韓國國內(nèi)一度給李在明貼上“親華”標簽。
我國歷來珍惜與各方的友誼發(fā)展,李在明在表明要修復兩國關系后,我國也給出了最大的誠意,7月初,我國通過外交渠道向李在明發(fā)出邀請,希望他能出席抗日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相關活動。
要知道,我國在對李在明發(fā)出邀請時,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都沒有收到這份邀請,所以其中的“含金量”有多重不言而喻。
當然,李在明收到邀請后,并沒有給出明確表態(tài),只是一味表示盡快改善與華關系。這番說辭很明顯就是在打太極,好聽的話都會說,但關鍵是看具體行動。
李在明選擇打太極后,就有不少專家猜測,李在明應該在思量該如何在中美之間進行選擇。或許李在明想先到訪中國,但是美國的關稅大棒還懸在頭頂。
雖然李在明不似尹錫悅那般對美國極具討好,但說到底美國終歸是不可忽視的存在。果不其然,在思量幾天后,李在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當然他“表里不一”的真實面目也顯露出來了。
他以“行程沖突”為由,拒絕了中國的邀請,這理由聽著就非常搞笑,中國已經(jīng)提前兩個月發(fā)出邀請,時間早就預留出來了,所以,這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借口罷了。
如果李在明能夠意識到緩和中韓關系的重要性,不管再忙他都會過來,反之,如果他顧及太多不想來,有千百種借口不來。
且7月中旬,李在明在與金鐘仁舉行午餐會時就亮出了自己底牌,他對“親華”一事明確表示否認,直言把韓美同盟和很美關系放在首位,此外,還特意強調(diào)希望美國不要誤解自己。
事實上,李在明不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了。
韓美“一拍即合”
美國關稅大棒懸在眾多國家頭上,韓國為了讓與美國達成貿(mào)易協(xié)議,于是決定“放大招”,一致對付中國,讓美國的造船業(yè)再次偉大。
中國造船業(yè)綜合實力與日崛起,對此,韓國和美國有著同樣的戰(zhàn)略焦略,于是他們“一拍即合”的打算聯(lián)手“制衡”中國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7月初,韓國最大造船商宣布與美國愛迪生·舒埃斯特海工集團(ECO)簽署協(xié)議,雙方建立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韓國直言表示“美國是我們最可靠的盟友,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這話聽著是多么的刺耳,李在明就職時一再表明要緩和中韓關系,現(xiàn)在美國又成了自己最可靠的盟友,如此大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真是令人震驚。
然而,不管李在明說的真與假,數(shù)字不會撒謊。2024年,中韓雙邊貿(mào)易額達3280.8億美元,增長了5.6%,且中國已經(jīng)連續(xù)21年成為韓國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國。
美國固然重要,但是兩國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合作上,美國對韓國的幫助著實有限,相反的,美國不僅不想幫助韓國,反而想從韓國撈取更多,美國通過關稅、技術壁壘頻頻給韓國施加壓力。
韓國以為對華“避嫌”就能討美國大哥的歡心,但是,美國是那么容易就討好的嗎?且即使討好了,能保證自己不被吃掉嗎?顯然不能!
或許韓國也意識到了不對勁,于是撥通了對華電話,但是這一次,中國不再慣著韓國。
王毅外長表態(tài)
7月28日,王毅外長應約與韓國新人外長趙顯通電話,王毅外長這次說話,句句帶著鋒芒。
王毅外長上來就直中要害的表示,中韓要做“名副其實”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推動兩國關系向更高水平邁進。
“名副其實”四個字分量有多重,韓方心里非常清楚。其實王毅外長也是在“點”韓國,不要只說“華而不實”的漂亮話,應該擺正態(tài)度,做真正有利于中韓關系發(fā)展的事情。
其次,王毅外長表示,韓國要堅持獨立自主,中韓關系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制于任何第三方”。
這話說的很明白,韓國不要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不要因為美國影響到中韓的關系發(fā)展,中韓是獨立自主國家,雙方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互利于兩國人民,而不是為了迎合第三方的訴求。
最后,中韓要增強互惠互利,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中韓要共同反對“脫鉤斷鏈”,維護全球產(chǎn)供鏈穩(wěn)定暢通。
這其實是在點韓國的現(xiàn)實困境,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在逼韓國剔除中國供應鏈,如果韓國當真按照美國要求來,中韓必然會走向脫鉤斷鏈,所以韓國必須要想清楚自己要走哪條道。
雖然王毅外長對韓國發(fā)出了勸告,但從韓美貿(mào)易談判來看,韓國還是“跪了”。
據(jù)報道,韓國已經(jīng)與美國達成“全面完整”的貿(mào)易協(xié)議,韓國將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資金支持,其中1500億美元作為韓美造船合作專用資金。
此外,韓國還將采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及其他能源產(chǎn)品,并承諾再投資一大筆資金,美國對韓國征收15%關稅,但是美國不會被韓國征收關稅。且韓國還將對美國全面開放貿(mào)易,接受包括汽車、卡車和農(nóng)產(chǎn)品在內(nèi)的所有美國產(chǎn)品。
看到這一結(jié)果,大家不免對李在明生出一絲可憐感,前面有“大陸”不走,非要選美國,最終還不是被吃干抹凈!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