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貓眼專業(yè)版爆出一個震撼數據:陳佩斯自導自演的《戲臺》總票房預測達3.6億元。
十天前,這部電影的點映首日票房僅有14.3萬元。
誰會相信一位71歲的老人抵押房產拍攝的民國戲曲電影能創(chuàng)造3.6億票房奇跡?
從被八部新片擠出黃金檔期、遭遇三家投資方撤資6000萬,到上座率從7%飆升至90%,00后觀眾占28%,二刷比例高達30%。
當影院經理曾直言“放這部戲都嫌費電”時,陳佩斯用九年磨一劍的堅持,鑿穿了中國喜劇電影的認知壁壘。
票房逆襲:從資本棄兒到市場黑馬
2025年7月17日,《戲臺》原定上映日。
陳佩斯站在北京路演現場,向觀眾鞠躬致歉——影片因《長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等熱門片擠壓,排片率從15%暴跌至5%,被迫延期至7月25日。
業(yè)內預測票房將止步1.6億,不及成本線一半。投資方撤退時甩下的理由冰冷一致:“現在沒人看這種類型片了?!?/p>
點映首周的慘淡似乎印證了市場判斷:場均觀眾僅6.7人,深夜場次空蕩得如同廢棄戲樓。
第一批觀眾離場后,社交平臺突然涌現奇特評價:“笑著笑著摸到眼淚”“影院里00后和銀發(fā)族一起鼓掌”。
瓣評分飆至9.6分,黃渤那段唐山話唱腔“力拔山兮氣蓋世”被做成千萬播放量鬼畜,年輕人爭相模仿“戲腔搖滾”混搭。
市場反應如野火燎原:廣州戲迷穿全套戲服包場。上海教師組織學生集體觀摩。北京IMAX廳深夜十點場字幕放完,觀眾靜坐鼓掌五分鐘。
院線一看熱度正遨,連夜將排片回調至30%,點映七天票房沖上4664萬。貓眼預測從1.6億修正為3.6億,較首日暴漲近300倍。
45%的80后與28%的00后構成觀眾主體,30%的二刷率打破傳統(tǒng)票房公式。
這場逆襲沒有流量明星加持,沒有熱搜預埋,唯有陳佩斯用膠片拍攝、八年打磨的“笨功夫”在說話
孤注一擲:七旬老匠的生死戲臺
“侯班主的疼,得我自己摔才對味。”陳佩斯推開替身演員,從兩米高臺直直摔下。
監(jiān)視器后的黃渤倒抽冷氣,這位71歲的導演眉骨剛因撞實木柱子縫過五針,跪地磕頭的戲重復二十次直到膝蓋淤青。
為還原1925年的戲班生態(tài),他抵押北京四環(huán)老宅,兒子陳大愚掏出全部積蓄,老搭檔朱時茂默默投入1000萬。
三家撤資留下的6000萬窟窿,被陳家人用半生積累填平,為了還原,他們還是用了傳統(tǒng)工藝。
比如請?zhí)K州老繡娘耗時三個月手工刺繡一件《天女散花》戲服,讓廣和戲樓按歷史資料一磚一瓦復原,每一個群演都手持戲單精確復刻民國印刷樣式,在精益中求精。
拍雨戲時,陳佩斯站在燈光下反復要求調整水壓:“這場雨不夠厚重!”
為了達到完美效果,年輕演員拍了二十遍,直到筋疲力竭,陳佩斯摸出氧氣罐及時遞過去,這個隨身攜帶的救命設備,他從不為自己使用。
當投資人建議“加點網紅梗請流量明星”,他搖頭拒絕:“喜劇不是撒狗血,觀眾笑完得留東西?!?/p>
影片中,軍閥拿槍指著班主吼“不改戲就斃了你”,觀眾席飄來一句低語:“這不就是甲方逼我改方案的樣子?”
鳳小桐沉水明志的鏡頭引發(fā)彈幕刷屏:“在內卷時代,尊嚴比命貴?!标惻逅褂妹駠鴳虬嗟幕恼Q困境,照見了當代打工人的生存焦慮。
當黃渤飾演的草根被架著強扮名角兒,錯位笑料里浸透著小人物的掙扎。
大道獨行:地下室里的喜劇火種
“大家到了周末閑得慌,就來地下室看看陳佩斯!”2012年7月26日,朱時茂在大道喜劇院揭牌儀式上調侃。
這間藏身世紀劇院地下室的劇場,標志是儺公儺母圖案,“儺戲是喜劇的發(fā)源,代表要傳承喜劇傳統(tǒng)?!标惻逅菇忉寱r,眼里閃著光。
劇場外的“瓦舍”設計堪稱奇思:任何人敲響銅鑼即可登臺表演。喜劇學員必須在此接受觀眾檢驗,才能踏上正式舞臺。
青春版《陽臺》在此連演26場,陳佩斯每場親自開鑼:“喜劇靠演員和觀眾一起完成?!?/p>
面對盈利質疑,他淡然回應:“就算賣滿三百座也只能打平,我在別處賺的錢可以貼補這里?!?/p>
這種近乎殉道的精神早具伏筆,1998年,正值事業(yè)巔峰的陳佩斯因版權糾紛狀告央視,勝訴后毅然退出春晚。
他賣掉別墅搬進京郊農場種地養(yǎng)雞,白天鋤地夜間寫劇本。
2001年話劇《托兒》巡演爆滿,他卻在謝幕時對妻子說:“劇場還是太小?!薄稇蚺_》話劇版就此醞釀,十年間演出300余場,有90后觀眾連看12遍。
“戲比天大”四個字貫穿他半世紀藝術生涯,從內蒙古插隊時手上磨出的老繭,到春晚小品《吃面條》連吃七碗的堅持。從話劇舞臺擰燈泡改劇本的固執(zhí),到電影鏡頭前撞柱見血的較真。
當年輕演員問“值得嗎”,他指著《戲臺》海報上朱時茂的投資簽名:“老茂的100萬不是賭票房,是賭中國喜劇還得有真東西?!?/p>
2025年7月31日,人民日報以“笑聲可被算法建構的時代,陳佩斯的喜劇顯得尤為稀有”為題刊文盛贊。
此時《戲臺》票房已沖破3億關口,00后觀眾在社交媒體發(fā)起。
當北京影院深夜場的燈光亮起,銀發(fā)觀眾與cosplay戲曲妝的年輕人并肩走出影廳,陳佩斯用13年堅守鑿穿的這條“康莊大道”,終于迎來了不同時代的同行者。
大道喜劇院瓦舍的銅鑼依然懸掛,等待下一個敲響它的人。
而那位71歲的敲鑼者,早已在另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上,為中國喜劇撞開一扇透光的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