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陣軍號,穿越時空
我們又聽見了熟悉的號角
凝視時間的坐標
步履匆匆,誰無年少?
從前我也穿過軍裝”
(點擊,再聽聽這熟悉的聲音,是否把你拉回到激情燃燒的歲月......)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
制服換了顏色
可骨子里的熱血勁兒一點沒減!
這群人可太酷了!??!
曾扛槍保家衛(wèi)國
如今穿警服守一方平安
那些刻在骨子里的忠誠和擔當
到底有多動人?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jié)
他們回憶起軍旅記憶里的閃光瞬間
也講述出自己如何立足公安崗位
續(xù)寫“守護”的誓言......
現(xiàn)實版“戰(zhàn)狼”VS“德茂民盾”
我是趙化金,在大興分局德茂派出所工作,入警前,我曾是武警部隊的一名特戰(zhàn)隊員,參與過也門大使館警衛(wèi)、撤僑等重要任務。
2016年,我面臨退伍的選擇,我還是舍不得制服,于是選擇穿上藏藍警服繼續(xù)去守護人民——轉業(yè)至大興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隊,在巡邏一線開展巡防打擊工作。
記得有年冬天,我和同事抓了個偷手機的賊,其中一部手機響個不停。接聽后對面?zhèn)鱽砜蘼暎瓉硎е髅客韴笃桨驳碾娫捊裉煲恢睙o人接聽。當我們連夜找到手機的失主后,那個一米八的漢子抱著失而復得的手機,蹲在馬路牙子上淚流滿面。
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老百姓的平安,就是天大的事!”
正是這份“天大的事”,一直影響著我,我總想在工作中去做更多的事。我們一直堅持打擊街頭違法犯罪,就是想通過這樣直接的方式,讓群眾感受到安全感。
后來我來到了德茂派出所,派出所的工作繁雜,但接觸的老百姓也更多了。我要隆重介紹一支由13名退休職工組成的“德茂民盾”聯(lián)防隊,他們讓我看到了群眾的力量。
這支隊伍的成員最大的73歲,最小的也有52歲,所以也被稱為“銀發(fā)護衛(wèi)隊”,每天堅持在德茂周邊開展義務巡邏,我們深深地被他們的工作熱情所打動。
他們像對待親人般陪伴迷途老人,通過他們溝通的信息,我們聯(lián)系上了老人的家屬。 這份善意每天都在傳遞,有一次民盾隊員幫助殘疾老人打車就醫(yī),感動的出租車司機僅象征性收取了隊員一毛錢車費。
那一刻,我仿佛穿越回也門的槍林彈雨:“眼前這些被悉心守護的街坊鄰里,不正是我們當年在異國他鄉(xiāng)以命相搏也要保護的同胞嗎?”
這支由我們派出所培育引領的“民盾”隊伍,正是新時代最堅實、最溫暖的“護民之盾”。
從戰(zhàn)地的防彈車到社區(qū)的“紅袖標”,這星星之火,正把“民力無窮”四個字刻在德茂每寸土地上!讓我們攜起手繼續(xù)做風雨中的傘,寒夜里的茶,用我們北京警察的鐵腳板走出首都的萬家平安!
趙化金
2019“北京榜樣·最美警察”
“帶兵人”VS“商場大管家”
我叫駱鏘,來自東城分局東方廣場派出所。
大家都說我的眼睛里透著銳利的目光,這些都源自22年的軍旅生涯——我曾是一名特戰(zhàn)隊員,從事過武警政工和教育培訓工作。
2020年的最后一天,我含著淚脫下軍裝,帶著榮耀、帶著守護人民的初心,穿上警服,成為東方廣場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之后我開始負責東方新天地商場,成為這里的“商場大管家”。
剛接手片區(qū)時,我還真有點不適應。就連我媳婦兒都看出來了:“轉業(yè)后你夢話少了,接手商場后,又開始說夢話,全是工作的事兒。”
她說得沒錯,商場治安這事兒,一點不比部隊帶兵輕松!小到商場的裝置擺放,大到店鋪的財產安全,每一家的情況都得裝在心里:東方新天地商場包含銀行、餐飲店、影院,客流構成非常復雜,每個商戶是否有新的安全風險點,我每天都要過一遍。
為了壯大群防群治的力量,我發(fā)揮自己在部隊帶兵的經驗,發(fā)動商戶、商場保安員等力量組建了“民防隊、巡控隊、處突隊”三支安防力量,通過針對性理論培訓和拉動演練提高安防隊伍能力。
安防隊伍也從剛開始處置時手忙腳亂,變得配合默契。一名巡防員還笑說:“駱哥,您這招兒,行!部隊經驗沒白費,轉業(yè)不是終點,是新戰(zhàn)場。”
但我覺得我做得還遠遠不夠,還應當為商戶營造更好的營商環(huán)境。于是我建立了商戶聯(lián)絡群,定期向大家發(fā)送法律常識和安全防范提示;商戶將相關問題發(fā)到群里我也能第一時間掌握。
如今,當我走在商場里,看著人來人往的人間煙火,就像當年在哨位上望著萬家燈火——一樣的踏實,一樣的滿足。
從軍營到警營,我走的是同一條守護之路,我會帶著軍人的忠誠、警察的擔當,守護好轄區(qū)的絕對安全,“沖鋒”永遠是我的姿態(tài),“平安”永遠是我的目標!
駱鏘
2025"東警先鋒·忠誠衛(wèi)士"第一季上榜人物
子弟兵VS“身邊人”
我叫謝輝龍,是房山分局周口店派出所的社區(qū)民警。入警前我也是一名戰(zhàn)士。
我的老家在安徽南陵,1998年,17歲的我親身感受到抗洪搶險中,人民子弟兵誓死保衛(wèi)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英勇無畏。當聽到戰(zhàn)士們高喊“洪水不退、我們不退”的口號時,我整個人都被震撼了,當時就下定決心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18歲那年,我如愿成為一名戰(zhàn)士,歷經了戰(zhàn)士、排長、中隊長的成長蛻變,我始終牢記當兵的初心。
2012年,從部隊轉業(yè),我義無反顧來到警隊,來到房山分局周口店派出所,如今也從警13年了。
初入警營時,所領導讓我從案件打擊崗位開始學。那些日子,我全身心撲進案子里,曾在零下十幾度的冬夜徹夜蹲守偷竊電瓶的嫌疑人、也曾翻山越嶺深入廢棄的煤窯尋找蛛絲馬跡……
后來轉到了社區(qū)工作,我的心里每天惦記著的是老徐家的糾紛還沒化解、李老家的低保有沒有落實、老王家的羊群別又走丟了……
我的手機號在全村進行公布,村民們無論何時何事給我打電話,我都竭盡全力去辦。為了給住在山里的孤寡老人提供便利,我曾徒步往返數(shù)十里山路送證上門;暴雨來臨時,我在齊腰深的水里運送物資,轉移群眾;為了幫轄區(qū)的困難家庭解決實際問題,我往返于多個部門詢問政策、落實手續(xù)……
2023年初,我的轄區(qū)調整為黃山店地區(qū),是“國家鄉(xiāng)村振興示范區(qū)”。作為“穿警服副書記”的我,感到這是為百姓做更多事情的機會,使命感也油然而生。
為了滿足群眾更多的需求,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2023年6月,集“警情處置、糾紛化解、服務群眾、證件辦理、宣傳窗口”等功能于一體的黃山店警務站正式成立運行,我成為了首位駐站民警。
7×24小時服務,群眾滿意度100%,大山里的警務站,就像永不熄滅的明燈,溫暖了無數(shù)村民和游客。
去年彩葉節(jié),坡峰嶺景區(qū)共接待了41萬名游客,整個彩葉節(jié)30多天,我一直守在景區(qū),只有這樣,心里才踏實。
我是從人民子弟兵轉業(yè)成為人民警察的,制服的樣式雖然不一樣,可是為民服務的宗旨在我心中從未動搖過。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最硬的脊梁為人民群眾撐起最暖的守護。
謝輝龍
2025“北京榜樣·最美警察”第二季度上榜人物
從軍營到警營,一身戎裝換成藏藍警服
變的是制服顏色,不變的是那份滾燙初心
這些曾身披橄欖綠的軍人
如今是公安機關的寶貴財富
更是建設北京公安事業(yè)的重要力量
在打擊破案的第一線
在巡邏執(zhí)勤的街巷里
在服務群眾的窗口前
從深海到街巷,續(xù)寫忠誠與擔當,從碧海深藍到街巷藏藍,初心是永恒的航標。曾經,大海教會我敬畏規(guī)則、沉著應變。告別戰(zhàn)艦的甲板,我將軍裝換作警服,無論是夜晚巡邏的孤寂,還是化解矛盾的瑣碎,我始終銘記:我的任務,是守護人民的平安!
公交總隊北京西站派出所 陳京偉
從軍2年,新警,2025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
從軍營到警營,變的是戰(zhàn)場,不變的是守護的初心與沖鋒的姿態(tài)。穿上特警戰(zhàn)訓服駐守在一線,對我來說,能為黨中央站崗,為老百姓守夜,我感到無上榮光。從武警戰(zhàn)士到反恐特警隊員,我努力將部隊練就的過硬體能、頑強作風和戰(zhàn)術素養(yǎng)融入新的崗位,真正做到“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
反恐怖和特警總隊三支隊 李鑄潮
從軍2年,從警4年
2017年,我脫下了穿了20年的軍裝,我胸前的軍功章還帶著我的體溫,以前我追求的是命中靶心,現(xiàn)在我要做的是守護民心!如今,社區(qū)就是我的“戰(zhàn)壕”,法治就是我的“鋼槍”。我將繼續(xù)帶著中國軍人的果敢和人民警察的執(zhí)著,以忠誠守護平安!
門頭溝分局永定派出所 于曉波
從軍20年,從警8年
軍營與警營,看似戰(zhàn)場不同,內核卻驚人的相似。軍營里,我們練的是保家衛(wèi)國的硬功,聽的是“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的誓言;警營里,我們練的是守護百姓安寧,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無論是橄欖綠還是藏青藍,變的是制服的顏色,不變的是那份報效國家、為民服務的初心。
昌平分局龍園派出所胡浩
從軍14年,從警8年
厚厚的卷宗法條和人頭攢動的報案窗口就是我的“戰(zhàn)場”。我認為,法律條款就像槍的準星,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我們守住的,是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門栓。我逐字推敲著筆錄中的邏輯鏈條,審視著取證程序的毫厘合規(guī),那份嚴謹與較真,是我多年軍旅工作刻入骨血的印記。
經偵總隊法制處 王石永
從軍10年,從警15年
曾經的軍旅生涯如刀刻斧鑿般塑造了我,如今,綠軍裝換上警服藍,職業(yè)雖變,守護不變!作為社區(qū)民警,我在暴雨中背起行動不便的老人,在學校門前拉起孩子的小手走過馬路,在轄區(qū)商戶中反復排查安全隱患,在出租房里詳細登記人員信息——這是我如今的職責!我將繼續(xù)秉承忠誠血脈,全心全意守護轄區(qū)平安。
東城分局安定門派出所 董玉孔
從軍19年,從警19年
從“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 從沙場點兵走向窗口服務,“服務”始終是我生命中最厚重的兩個字。三尺窗口雖小,卻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戶籍工作看似瑣碎,卻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小窗口里有大愛,就是我19個春秋寫下的篤行答卷!
豐臺分局六里橋派出所 奚京華
從軍13年,從警19年
脫下軍裝,他們仍是“軍人”
穿上警服,他們續(xù)寫擔當
他們同樣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
用軍人的韌勁破解難題
他們以勇毅前行的姿態(tài)守護平安
把全部力量都傾注在這座城市的安寧里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於俊立
稿件來源:正警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