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長春新民大街華燈初上。作為2025年“奔跑吧·少年”全國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的重要行程,當晚,300余名各代表團成員走進這條煥新重生的歷史文化街區(qū),為他們的體育之旅增添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色。
19時,少年們走進了由長春日報社舊址改建而成的歷史文化博物館內(nèi),這座融合傳統(tǒng)琉璃瓦屋頂與現(xiàn)代展陳技術的博物館讓少年們驚嘆不已,它已成為新民大街的“文化心臟”。五大基礎展陳《新民更新》《長春故事》《長春時間》《城市之光——先生北上》《長春非遺》如同時光隧道,向少年們展開立體化的城市記憶圖譜。
19時50分,代表團成員從博物館北門魚貫而出,沿同光路進入新民大街林蔭道。1445米的長街在柔和燈光下延伸,兩側建筑成為沉默的歷史講述者。
當隊伍行至偽滿國務院舊址,建筑在燈光下投下沉重陰影。講解員引導青少年們觀察舊址外觀,講述著那段沉重的歷史。經(jīng)過中泰海洋世界,少年們回望夜色中的建筑群,燈光勾勒出歷史輪廓,新民大街的改造升級成果完整展現(xiàn)在眼前。
新民大街的升級是城市文旅棋局的關鍵落子。作為“一心一帶兩翼”全域文旅格局的支點,它向東串聯(lián)凈月潭生態(tài)文化之旅,向西連接長影舊址產(chǎn)業(yè)文化之旅,向北延伸至偽滿皇宮歷史地標,向南融入南湖公園休閑空間。
瀏覽結束,少年們在登上大巴車時仍熱烈討論著所見所聞。來自甘肅代表團的閻思慧告訴記者:“聽說長春重修了新民大街,現(xiàn)在親眼看到比想象中更棒,歷史和現(xiàn)代在這里完美融合。同時,在參觀了博物館后讓我對長春的城市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后有機會我還要來長春,探索更多的城市文化。”
在大會期間安排文化探訪,既是對“健康第一”理念的拓展——關注青少年精神成長,也是對 “體育+”綜合效應的生動詮釋。當體育賽事與城市歷史文化深度融合,帶來的不僅是運動的快樂,更是精神的滋養(yǎng)。更好的青年,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這條百年老街在少年們的腳步聲中煥發(fā)新生機。
夜色漸深,少年們透過車窗,新民大街1445米的流光溢彩在視線中漸遠,歷史遺跡與現(xiàn)代地標在光影中奇妙共存。
車過新民廣場,“新民1445”雕塑在夜色中靜立。少年們或許不知道,此刻他們的青春腳步,已成為這條百年長街新生故事的最新篇章。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付林楠 姚思琦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jiān)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