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最近國際經貿圈的“黑天鵝”,俄羅斯這手操作絕對能排得上號——正當中美關稅談判攪得全球神經緊繃時,普京突然對著中國車企掄起了關稅大棒。8月1日凌晨,俄羅斯海關系統(tǒng)跟鬧脾氣似的,“唰”地切換了新稅率表,20噸中國貨車的報廢稅從262萬盧布一下蹦到430萬,漲幅64%!這哪是調整稅率?分明是給在俄的中國車企來了記“悶棍”,打得人眼冒金星。
先說說江華汽車(原文提及“江淮汽車”,此處以常見名稱為例)的慘狀。這家企業(yè)前些日子還在俄羅斯市場摩拳擦掌,倉庫里堆了8000輛卡車,跟小山似的,老總們估計天天盤算著“今年能賺多少”。結果新稅率一出來,賬面上憑空多了12億人民幣的成本——相當于每輛車多掏15萬,這錢夠在國內再買半輛新車了。原本的資金計劃全泡湯,企業(yè)像艘沒了舵的船,在市場風浪里打轉,隨時可能翻船。
把鏡頭拉遠了看,整個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庫存超過15萬輛。按新稅率一算,損失直奔200億人民幣。這可不是小數目,等于把中國車企在俄羅斯十幾年的心血,一下扒掉層皮。想想幾個月前,中國車企代表在俄羅斯參加經貿談判時,還笑得合不攏嘴,說“這兒比西方市場友好多了,沒那么多彎彎繞”,恨不得把家都搬過去。結果呢?汽車剛堆滿碼頭倉庫,俄羅斯連個招呼都不打,直接抬關稅,這操作比夏天的雷陣雨還突然,把人淋得透心涼。
更讓人琢磨不透的是國內媒體的反應。當初美國加征關稅,那可是群情激昂,“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類話天天見報,反制措施一套接一套??啥砹_斯這64%的漲幅出來,各大媒體卻跟集體靜音了似的,連句正經評論都沒有。這差別待遇,讓人忍不住嘀咕:“同樣是關稅戰(zhàn),咋態(tài)度差這么多?”
要說俄羅斯這時間點選得,那叫一個“巧妙”——中美談判正卡殼,特朗普給俄羅斯的停火期限壓縮到10到12天,還放話“8月8日不停火就加二級關稅”,美國中東特使維特科夫也正準備去莫斯科。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俄羅斯反手給中國車企來了下狠的,明擺著沒安好心。
有句老話說“商場如戰(zhàn)場”,可也沒見過這么“背后捅刀”的。中國車企當初看上俄羅斯市場,無非是覺得“朋友多,好辦事”,避開歐美那些貿易壁壘。結果呢?朋友轉身就成了“收費員”,還是坐地起價的那種。這哪是做生意?簡直是把“翻臉比翻書快”演繹到了極致。
俄羅斯可能覺得,這么干能給自己爭取點籌碼——既不讓美國覺得“中俄穿一條褲子”,又能從中國車企這兒撈筆快錢??伤麄兺?,做生意講究“誠信為本”,這次把中國車企坑慘了,下次誰還敢往俄羅斯投錢?200億的損失,不光是數字,更是中國企業(yè)對俄羅斯市場的信任度,這玩意兒碎了,可不是用錢能粘起來的。
再看看那些堆在倉庫里的卡車,風吹日曬的,跟沒人管的孩子似的。車企老總們估計夜夜難眠:“運回去?成本更高;就地降價?血本無歸;等著政策反轉?俄羅斯那邊連句解釋都沒有?!边@處境,比當年被美國加稅的企業(yè)還憋屈——至少美國是明著來,俄羅斯這是暗箭傷人。
說到底,國際經貿這潭水,深著呢。別以為喊幾句“友好合作”就真能一路綠燈,真到了利益關頭,該下手時誰都不含糊。俄羅斯這波操作,算是給中國企業(yè)上了生動一課:海外市場沒有“保險箱”,哪怕是平時稱兄道弟的“伙伴”,也得留個心眼。
至于這事兒最后怎么了局?估計是中國車企啞巴吃黃連,要么咬牙交稅費,要么認賠處理庫存。但經此一役,再想讓中國企業(yè)對俄羅斯市場熱情高漲,怕是難了。畢竟,誰也不想辛辛苦苦賺的錢,平白無故成了別人的“意外之財”。這關稅大棒掄下去,砸疼的是中國車企,砸壞的,可是俄羅斯自己的營商環(huán)境——這筆賬,不知道普京算過沒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