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16日,陳賡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58歲。臨終前,他曾拉著兒子陳知非的手,問了一個問題:“知非啊,我死后你會不會為我哭?”陳賡臨終前為何會這樣問呢?
陳賡幫助越南抗法
1950年夏,時任西南軍區(qū)副司令員的陳賡正率部在廣西、云南等地清剿國民黨殘兵。與此同時,法軍加速了對越南的侵略,眼看越南有亡國的可能,越共領袖胡志明不顧個人安危,長途跋涉來到中國搬救兵。
中央聯(lián)絡代表羅貴波熱情接待了胡志明,并詢問他:“不知道您想要多少兵力?我好向毛主席匯報?!闭l曾想胡志明卻說:“我一個兵也不要,我只希望你們能派一員大將來越南?!?/strong>
羅貴波十分好奇地問:“一員大將?您說的是?”胡志明笑著說:“陳賡,他和我是老朋友,我們兩個很熟悉,而且他打仗很厲害,有他來越南幫我們已經足夠了?!?/p>
當羅貴波將這一消息匯報給毛主席,主席當即回復:“同意。”此時遠在昆明的陳賡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后,第一時間抽調人員,火速組成中央代表團,并于7月7日乘坐火車前往越南。
歷經20天,陳賡等人終于抵達事先約好的一座竹樓中。再次見到老朋友,胡志明來不及打招呼,快步上前將陳賡抱住,嘴里還說著:“亂世山中高山臥,茂密林中英雄來。”胡志明將原詩中的“美人”換成“英雄”,以此表達自己看到陳賡的激動心情。
陳賡笑著說:“英雄可不敢當?!焙久魉砷_陳賡,隨后說:“‘英雄’這兩字你當之無愧!”
8月14日,陳賡在胡志明的陪同下來到越軍前線指揮部,并和韋國清率領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會面。一番寒暄后,大家開始商量應該如何打這一仗。就在這個時候,陳賡在地圖上看到一個特殊的地點——東溪,并說:“有了,咱們這一仗就從東溪開火,保證能旗開得勝!”
還沒等大家回答,陳賡轉頭看向韋國清,問他:“你覺得怎么樣?”韋國清看向地圖回答道:“我覺得很好,如果進攻東溪的話,那么整個邊界的主動權就掌握在越軍手里?!?/p>
9月16日晚上,隨著越軍總司令武元甲的一聲令下,越軍紛紛向東溪的敵軍進攻。但由于越軍的指揮部離前方士兵比較遠,無法有效地打擊敵軍,因此接連幾次進攻都沒有很大的收獲,不少越軍高級軍官開始質疑陳賡的決定。
武元甲一時不知道怎么辦,便找到陳賡:“陳將軍,現(xiàn)在士氣大跌,我們還要繼續(xù)進攻嗎?”陳賡點點頭,堅定地說:
“繼續(xù)進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堅持下去。不過這次要調整部署,從之前的一面進攻為四面進攻,將進攻重點放在北面和南面。”
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越軍最終獲得勝利,但陳賡卻不滿意。要知道敵軍僅有300人,越軍卻有7000人,以如此大的優(yōu)勢卻僅殲滅270余人,且自身傷亡500余人。陳賡嘆氣道:“這是敗戰(zhàn)的勝仗啊?!?/strong>
后來在陳賡的指揮下,越軍重振旗鼓,奮力追趕南逃的敵軍。最終東溪一戰(zhàn),越軍殲滅敵軍8100余人,獲得勝利。胡志明和武元甲知道這一消息后十分高興,直呼:“這次邊界戰(zhàn)役勝利是我們抗法戰(zhàn)史上最大的勝利!”
11月1日,陳賡秘密回國。
剛回國就主動請纓去朝鮮
陳賡一直心系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所以剛回國就向毛主席請纓:“主席,我也想去朝鮮,希望自己也能出一份力?!?/strong>毛主席笑著搖頭說:“你才剛回來,還沒休息呢,一聽說要和美軍打,你就有精神了?!彪S即同意了陳賡的請求。
1951年1月23日,陳賡抵達朝鮮,并在志愿軍司令部見到了彭德懷。見老友來了,彭德懷十分高興地說:“你來的剛好,我們正準備開會,你可以了解一下基本情況?!遍_完會,陳賡先去前線看了幾支部隊的情況,又去第九兵團司令部住了幾天,隨后乘坐火車回國。
1951年,雖然我軍在第四次戰(zhàn)役第一階段中取得勝利,但可惜的是因砥平里戰(zhàn)斗失利,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無法擴大戰(zhàn)果。彭德懷當即回國向毛主席匯報,并請求陳賡率領第三兵團立即出發(fā)。
就在陳賡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他左小腿的舊疾突然復發(fā),嚴重到無法行走。原來是因為他在越南工作期間條件艱苦,且回來沒有休息就去朝鮮視察,無奈,他只能留在北京治病。
直到1951年8月,陳賡的病情稍有好轉就乘車前往朝鮮。入朝錢,陳賡已經感覺呼吸不暢,但隨著反“秋季攻勢”戰(zhàn)役開始,他還是強忍身體帶來的不適,將全部心思都放在戰(zhàn)斗上。
在朝鮮作戰(zhàn)條件不是很好,再加上頭暈目眩、失眠,陳賡經常需要借助安眠藥才能進入夢鄉(xiāng)。因為志愿軍司令部所處的山洞陰暗潮濕,陳賡常常感覺頭痛欲裂,呼吸不上來。幾個月過去了,他出現(xiàn)了心臟疾患的癥狀。
1952年2月下旬,陳賡回國治病,但僅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又重新返回朝鮮戰(zhàn)場。原來是因為彭德懷脖子后方長了個瘤子,需要盡快回國做手術,他只能暫時代替志愿軍司令員一職。
全面接管志愿軍的工作后,陳賡將重點放在加強坑道防御的構筑上。經過戰(zhàn)士們幾個月的努力,陣地終于形成了完整的坑道體系,在之后的上甘嶺戰(zhàn)役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陳賡臨終前問兒子:我死后,你會不會哭我?
6月,在毛主席和周恩來的點將下,陳賡回國創(chuàng)辦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但想要建設一個軍事工程學院可不是那么容易了,凡事都要親力親為,這也導致陳賡的身體越來越差。
1954年,隨著“哈軍工”初具規(guī)模,陳賡的心絞痛發(fā)作的也越來越頻繁。盡管醫(yī)生一再提醒他要少工作、多休息,但陳賡還是將重心都放在工作上,甚至有時候忙到沒時間吃飯。
1956年4月,陳賡率領代表團訪問越南。得知陳賡要來,武元甲十分高興,誰曾想見到對方的那一刻他愣在原地,原來是因為陳賡的臉上都是被凝固汽油彈灼傷的痕跡。陳賡離開越南沒有休息便趕往朝鮮,自然沒有治療臉上傷口的時間,不得不說陳賡將軍真的很敬業(yè)。
1957年12月,陳賡出訪蘇聯(lián)回國,沒想到突發(fā)心肌梗塞,因此不得不在醫(yī)院休養(yǎng)3個月。出院后,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yǎng),他的病情竟好轉起來。于是他連忙出來工作,并答應醫(yī)生:“你就放心吧,我一定遵守醫(yī)囑?!比欢幻ζ饋?,陳賡就將醫(yī)生的話拋在腦后。
1961年初,陳賡和家人決定去上海休養(yǎng)一段時間。他表面說是休養(yǎng),實則還是在工作。3月15日,陳賡感覺胸悶,還傳出陣陣痛感,但他沒有和任何人說。
3月16日早上6點多,陳賡突然被劇烈的胸痛驚醒。傅涯第一時間給醫(yī)院打去電話,但可惜的是當時正值星期天,再加上時間比較早,醫(yī)生沒能及時趕到。等醫(yī)生趕到的時候,陳賡已經不行了……他去世時年僅58歲。
臨終前,陳賡曾問陳知非一個問題:“我死后,你會不會哭我?”看到父親蒼白的面容,陳知非哽咽道:“會?!?/strong>陳賡之所以這樣問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兒子,陳知非從小便跟著外婆長大,直到17歲那年才被接到父親身邊。
陳知非知道父親也是愛自己的,但小家和大家相比,還是大家更加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