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1950年6月,美國帶領所謂的“聯(lián)合國軍”直接入侵朝鮮,他們打算趁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時收割朝鮮半島的同時,還順便拉我國“下水”。當時我國還是成立不到1年的“新中國”,國內經過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后,一切都還處在百廢待興的狀態(tài)。
和兵強馬壯的美軍比起來,我國的武器裝備無疑落后了幾個緯度,要是我方與之正面對上,那無異于以卵擊石。在原子彈和現(xiàn)代化武器裝備的威脅下,新中國這時候究竟要不要出兵就成了一個大難題。而毛主席在當下做出的“抗美援朝”決策,不管在當時還是現(xiàn)在,都說明了他太過有遠見。那么,為何這么說?
毛主席的決心難下,他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其實在當下,毛主席也是很難下定決心的,在其身邊工作20多年的胡喬木同志表示:“主席有兩件事是很難下決心的,這件就是其中一件”。由此可見,毛主席當時的生活工作細節(jié)應該是將這種“很難下決心”的心態(tài)暴露無遺了,不然身邊人也不會察覺。
不過這一點恰恰說明了毛主席也是人,他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也是無法從天帝視角來通觀全局的,所以為了下定決心,他必須結合當下收集的各方面信息進行重重剖析和總結。
從客觀角度來說,這種決策是要背負很大風險的,一旦結果不符合預期,那新中國又會再次面臨被“列強”割地、搜刮金錢以及國人再次淪為被列強販賣的“奴隸”等悲慘處境……既然如此,毛主席和黨中央又是基于什么原因,敢下這種決策的?
這件事說到底就是:在敵強我弱的狀態(tài)下,我方是否有“兔子搏鷹”的勇氣和“以弱勝強”的概率?當時毛主席主要從3方面來考量,第一:美國的侵略行徑本質上是不道德的,也是被全球人民所厭惡的。換言之:他們在政治上是站不住腳的,是被大家孤立的。
雖然他們有著強大的戰(zhàn)斗力和經濟能力,但其實政治本質仍然是虛弱的,可以說只是一只外強中干的“紙老虎”罷了。第二:美國也有屬于自己的“內憂外患”!對內,還有很多人是反對“侵略行為的”,甚至很多美國人也只想安穩(wěn)度日,他們并不想讓自己的家人因為執(zhí)政者的野心而去戰(zhàn)場上搏命。
對外,雖然很多同盟者的利益大致上與美國是一致的,但大家實際上是不愿意出兵的??偟膩碚f,他們對于被脅迫出兵一事也是心懷怨恨的,畢竟大伙都知道最終的蛋糕一定是美方吃最多。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我國雖然硬件上比不過敵軍,但20多年的武裝斗爭的經驗是豐富的,而且中國人民為了挺起脊梁是不怕死的,因此在數量上也占了有利條件。反觀“聯(lián)合國軍”,他們大多養(yǎng)尊處優(yōu),且大家也并不愿意為這場侵略戰(zhàn)爭付出所有。甚至大多數人是貪生怕死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是有條件和美國在朝鮮上打一仗的。
毛主席的遠見,至今我國仍受益
基于以上3點,毛主席和黨中央也達成了共識,接下來就是要講究戰(zhàn)斗方法。經過多次的商議后,我方未雨綢繆作出了3大設想和準備。其一:要從根本上解決朝鮮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該地區(qū)內全殲美軍,當然要是無法全殲,那就驅逐。
其二:假設無法殲滅和驅逐的情況下,那只能寄希望于談判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其三:這一點也是最壞的一個設想,那就是美國因我國的出兵而震怒,就此直接對我方宣戰(zhàn)。
按照該國的戰(zhàn)斗德行,他們大概率會派出空軍轟炸我方大城市和工業(yè)基地以及沿海地帶,與此同時,還會支持國民黨“反攻大陸”或者“帶著國軍一起入侵大陸”……當然了,當時毛主席和黨中央肯定是想實現(xiàn)第一個設想,但從客觀現(xiàn)實出發(fā),第二個設想實現(xiàn)的可能性高一些,所以舍三爭一保二才是我方最理想的戰(zhàn)略順序。
基于此,我們事先做了3大預警,第一:事先向美方發(fā)起警告,這是為了在政治上掌握主動權。第二:堅決不用國家的名義參戰(zhàn),而只用志愿軍名義參戰(zhàn),這是為了避免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怒之下朝我國發(fā)起所謂的“正義宣戰(zhàn)”。
第三:我方“志愿兵”出兵時機也是選在“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瘋狂推進時”才參戰(zhàn)的。而最后“抗美援朝”的勝利,也正說明了這個決策的明智。
哪怕是放眼今天,也可以說毛主席這個戰(zhàn)略決策是非常英明正確的,同時也是非常具有遠見的。
參考資料:
1:解放軍報——高瞻遠矚的歷史性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