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近期報告的基孔肯雅熱疫情,其主要傳播途徑為攜帶該病毒的白紋伊蚊(俗稱 “花斑蚊”)叮咬,因此防蚊滅蚊是關鍵。
為做好疾病防控工作,市愛衛(wèi)辦、市健康促進中心帶來“蚊蟲防控”系列問答科普推文!今天我們聊一聊戶外防蚊!
第四期:戶外防蚊七問七答
醫(yī)學顧問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
裘佳遠 醫(yī)師
魏曉敏 主任醫(yī)師
01
夏夜綠地散步時,需要做哪些防蚊準備?
夏夜蚊蟲活動頻繁,外出建議穿著淺色長袖長褲(材質輕薄透氣),減少皮膚暴露面積。
同時在腳踝、手腕、后頸等易叮咬部位,涂抹長效驅蚊劑,并隨身攜帶小包裝噴霧以備補涂。
散步時選擇照明充足、道路寬闊的路徑行走,避開樹木密集區(qū)、草叢及水體周邊等蚊蟲密度較高的區(qū)域。
02
夏季戶外運動時怎么防蚊?
戶外運動時,因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出汗導致的體表乳酸釋放增加容易吸引蚊蟲。為此建議選擇通風良好、開闊的場地(如硬化路面或球場)進行運動,在運動前將耐汗型驅蚊劑均勻涂抹裸露皮膚,出汗后及時補涂。
運動后及時沐浴并更換衣物,減少汗液殘留對蚊蟲的吸引。
03
露營時,如何全方位防蚊?
扎營選址時,建議選擇地勢較高、遠離水源的開闊地帶,扎營后立即清理周圍小型積水;建議使用紗網加密型帳篷,并在帳篷入口加裝防蚊網簾??梢栽跔I地上風口使用蚊香或蚊香盤,有條件的可增設防蚊燈。
個人活動時建議穿長袖長褲,將驅蚊劑涂抹裸露皮膚。先將驅蚊劑噴在手掌上,然后再均勻涂抹到臉、脖子、手臂、腿部等所有未被衣物遮蓋的皮膚上。
04
在戶外釣魚時,如何防止蚊蟲叮咬?
釣魚環(huán)境近水體,周邊多草叢,蚊蟲密度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減少蚊蟲叮咬:
優(yōu)先選擇開闊棧臺或硬化堤岸,避開蘆葦叢、濕地等區(qū)域垂釣。
可以佩戴專業(yè)防蚊面罩及手套,穿高幫鞋并將褲腳嚴密扎入襪內,避免皮膚裸露。
提前噴涂驅蚊劑,尤其是手背、頸部等裸露部位。濃度10%的避蚊胺大約能提供2小時的保護,而24%的濃度能保護約5小時,請根據需要補涂。
此外,還可以在上風處點燃蚊香,并配合手持風扇對腿部吹風等方式驅蚊。
05
戶外工作者如何防蚊蟲叮咬?
戶外工作者需持久防護,因此建議采取以下防蚊措施:
上工時穿著淺色長袖長褲工裝,系緊衣扣,袖口及褲腳扎入勞保鞋內,形成物理屏障。
在裸露皮膚涂抹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驅蚊劑,出汗或淋雨后注意及時補涂。
定期清理工作地周邊小型積水(如廢棄容器),減少孳生地。
如果需要同時使用防曬霜和驅蚊劑,應先涂防曬霜,待其吸收后再涂驅蚊劑。
06
帶嬰兒推車外出,如何有效防止寶寶被蚊蟲叮咬?
嬰兒皮膚敏感,防蚊以物理防護為主,帶嬰兒推車外出時,建議使用手推車專用防蚊網,罩嚴推車并扎緊邊緣,確保無縫隙。
如果要使用驅蚊劑,注意選擇嬰兒專用型,且最好不要用于6個月以下嬰兒,尤其含有檸檬胺油成分的不建議用于3歲以下的兒童。
使用時可以先噴于成人手掌,再輕拍于嬰兒四肢。
07
在公交車站候車時,如何有效防蚊?
在公交車站候車時,建議提前在裸露的腳踝、手臂噴涂驅蚊劑;盡量站在上風口位置,避開垃圾桶或綠化帶;盡量保持走動或輕微晃動身體,避免靜止站立,減少被蚊蟲叮咬的幾率。
防蚊非小事,
健康在細節(jié)!
掌握戶外防蚊訣竅,
讓蚊蟲無從近身!
來源:滬小康
編輯:焦倩倩
責編:朱競華、焦倩倩
求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