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以來,中國紀念鈔市場持續(xù)高燒:
央行歷次預約,系統(tǒng)瞬時并發(fā)量超過以往紀念鈔發(fā)行時并發(fā)量,多家銀行 APP一度“癱瘓”;最新統(tǒng)計,中國紀念鈔收藏人群90 后、00 后占比過半,“年輕人把紀念鈔當新理財”成為社交媒體熱搜。
在全民搶約、全民收藏的時代背景下,系統(tǒng)梳理中國紀念鈔發(fā)行脈絡、技術亮點與投資價值,成為每一位藏友的必修課。
開山鼻祖
1.建國 50 周年紀念鈔(1999)
發(fā)行背景:新中國第一張紀念鈔,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50 周年而生。面值/發(fā)行量:50 元/6000 萬張。
票面主景:正面以董希文油畫《開國大典》為原型,再現天安門城樓宣告新中國成立的歷史瞬間;背面由地球、和平鴿、華表、銅獅構成,寓意中國走向世界、珍愛和平。
被尊為“開山之作”,禮品冊大量消耗,流通品相稀缺。
2.迎接新世紀紀念鈔——千禧龍鈔(2000)
發(fā)行背景:人類進入新千年,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啟用塑料基材。面值/發(fā)行量:100 元/1000 萬張。
票面主景:正面取自北京北海九龍壁“升龍”,騰龍欲出、氣勢如虹;背面為中華世紀壇與敦煌“飛天”組合,跨世紀文化符號交相輝映。
國之盛世
1.中國航天紀念鈔(2015)
發(fā)行背景:紀念中國航天事業(yè) 60 周年暨“神舟”系列、“嫦娥”工程卓越成就。面值/發(fā)行量:100 元/3 億張——創(chuàng)央行紀念鈔天量紀錄。
票面主景:正面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東方紅一號、嫦娥一號;背面豎版構圖,嫦娥奔月、噴氣式飛機、噴氣式火箭“三線并行”,首次采用豎版設計。
2.第 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鈔(2008)
發(fā)行背景:北京奧運會永恒名片,央行發(fā)行量最小紀念鈔。面值/發(fā)行量:10 元/600 萬張。
票面主景:正面國家體育場“鳥巢”;背面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及運動員群像,中英雙語“第 29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3.人民幣發(fā)行 70 周年紀念鈔——“七零鈔”(2018)
發(fā)行背景:人民幣誕生 70 周年,記錄從“第一套人民幣”到“第五套人民幣”的演變。 面值/發(fā)行量:50 元/1.2 億張。
票面主景:正面年輪紋理+人民幣符號演變;背面中國人民銀行大樓、第一套人民幣布告、城市剪影。
4.第 24 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鈔——冬奧鈔(2021)
發(fā)行背景:北京 2022 年冬奧會,央行首次發(fā)行“對鈔”形式。面值/發(fā)行量:20 元/2 億套(一套 2 張:冰上運動塑料鈔 + 雪上運動紙鈔)。
票面主景:冰上運動:花樣滑冰運動員+“冰立方”;雪上運動:自由式滑雪運動員+“雪如意”。
首套對鈔+塑料鈔升級,刀貨、標十、首發(fā)冠、補號冠、熒光號段熱度持續(xù)。
生肖長卷啟航
1.2024 甲辰龍年賀歲紀念鈔
發(fā)行時間:2024 年 1 月 9 日預約,1 月 15 日兌換。面值/發(fā)行量:20 元/1 億張,塑料基材。
票面主景:正面騰龍破壁,龍鱗暗刻甲骨文“龍”字;背面兒童舞龍燈,背景北京四合院,輔以宮燈、雪花剪紙。
2.2025 乙巳蛇年賀歲紀念鈔
發(fā)行時間:2024 年 12 月 16 日公告,2025 年 1 月 3 日啟動預約。面值/發(fā)行量:20 元/1 億張,塑料基材。
票面主景:正面靈蛇盤玉,蛇身以“回”字紋暗刻“乙巳”;背面兒童貼春聯(lián),背景山西大院、燈籠、柿子樹,寓意“事事如意”。
以上信息取自泰平評級(TPG)發(fā)布信息,
央行已明確“生肖系列將連續(xù)發(fā)行 12 年”,蛇鈔作為第二枚,承載“系列龍頭二號”預期。
正如無數藏友所言:“有泰平在,紀念鈔收藏不再是一場信息焦慮的賽跑,而是一段安心、舒心、開心的旅程。”
泰平評級——用專業(yè)與溫度,陪伴您收藏路上的每一次心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