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櫻
桃子上市的時節(jié),老王如約而至。看到他,就像鄉(xiāng)下來了遠房親戚,他穿白色短袖上衣、藏藍色短褲,扎一根褪色的牛皮腰帶,身上嗆鼻的旱煙味撲面打過來,讓人不禁踉蹌后退幾步。
小區(qū)門口有一處早市,他從南山過來賣鮮果,也捎帶著賣些馬齒莧。他姓王,年過七旬,山上種有果園,兩個女兒已出嫁。和附近的人相處久了,大家都稱他“老王”。
桃子與人一樣,擁有不同的性格。最早上市的是小白桃,個頭有雞蛋那么大小,頂著一層細細的絨毛,汁豐、味甜,我喜歡叫它“小毛桃”。然后,是夏輝、紅冠、紅甘露、久保,夏輝有拳頭大小,滿面醉紅;紅冠果大皮紅,沁有玫瑰的香氣,吃起來又脆又甜;紅甘露離核,用手“咔嚓”一掰兩半,放到最后也不變軟,適合牙口好的人。
我最鐘愛大久保,果肉為白色,表面有鮮紅色條紋,卻是酸甜口的,一個桃子管飽,吃起來過癮。
老王守著攤子賣桃,不用吆喝,不到中午就能賣完回家?;@子里的桃子,好比他親生養(yǎng)育的一群小兒女,如數(shù)家珍,又疼愛有加,磕碰的、摔傷的、雀鳥啄過的帶疤桃子,他也不舍得吃,帶回家給小外孫。
“老王眼里沒壞桃!”有老顧客調侃說。
早上不到5點,老王騎著機動三輪車“篤篤篤”準時到來,卸車、擺貨。抽支煙的工夫,街道對面的煎餅果子也出攤了,晨練的、遛狗的、打球的居民陸續(xù)出來,他的生意就在天色熹微的朦朧之中開張了。
他脾氣倔,不還價,不讓挑揀,一籃一籃的,按順序往袋子里拾,好像生怕弄疼了桃子。
“挑到最后,賣到最后,哪有不讓動手的?”有人和他說理,他不理這茬兒,裝作沒聽見。見攤前圍滿了人,你一滿兜、我一袋子的,不時冒出來一只泰迪犬探探腦袋,他也不再僵持。但他有原則,一個桃子也不讓。
小區(qū)里年過八旬的老太推著小車過來買桃,坐在馬扎上,抬手舉著桃子,挨個兒相面,堪比給桃子選美,上秤、交錢,慢騰騰從口袋里掏出一卷紙幣?!皠e找零了,給添個桃子吧!”老太的話音剛落地,老王的嗓門咣咣砸過來,“不行不行!”語氣里夾雜著一萬個不情愿。等老太挪步走出老遠,他又大步流星地追了上去,“送給你的,回去先吃這個軟桃?!?/p>
老王摳門、小氣,卻有著鄉(xiāng)下人的樸實??柿?,抱起軍用水壺仰脖猛灌;累了,鋪上涼席躺在地上打盹兒。樓上熱心的鄰居拎著保溫壺給他送去解暑的綠豆湯,但買桃時執(zhí)意推讓不肯少給錢。
老王不怕吃苦,但怕鬧天氣,每次說這句話時,那個“鬧”字都拖著一副幽怨的長腔,像是小蝌蚪的尾巴。
有一天,他早上來了剛卸完車,眼看烏云集體翻起筋斗,天空黑壓壓一片,驀地大雨傾盆,把他淋成了落湯雞,籃子里的桃子卻完好無損,被他及時轉移,蓋到車廂里面。他披著破油氈雨衣,站了三個鐘頭。
臨近中午,桃子賣了一大半,雨羞答答地停了?!斑@老天爺凈和我對著干,哪塊云彩有雨啊,誰也不知道?!彼煌ūг?,幾綹頭發(fā)濕成了一坨“手搟面”,腳上的塑料涼鞋斷了一根帶,兀自向上翹著,引人發(fā)笑。
老王進城賣桃,老伴在果園里發(fā)桃,批發(fā)給水果販子。有時候,老伴和他一塊進城賣桃,她比老王小幾歲,短頭發(fā)、紅臉膛,穿著短袖花褂衩,說話也是高嗓門,但她很會張羅生意,兩麻袋玉米棒子,十元六個,任挑任揀,不一會兒就被一搶而光。老王坐在三輪車后面,蹺著二郎腿抽旱煙,難得的清閑。
偶爾,老王也有出岔子的時候。
那個周末,有個騎摩托車的年輕人買了兩兜桃子,沒有下車,讓老王給裝袋,買完忙不迭地走了。這時候,老王發(fā)現(xiàn)掃碼付款沒有到賬,心里涼了半截。“這上哪里找人去?”他氣得憋紅了臉,一直紅到耳根子,像是火燒云蔓延。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來,老王急得來回走動,舉起煙袋往鞋底上磕了一下,又用力磕了一下。
此后一連幾天,老王早上都沒有來。到了那個時間點,大家不約而同跑出來望望,見老王沒有出攤,就像過日子少了點什么似的。
第八天,老王來了,還是一車桃子,大久保,一搶而光,好像大家買的不是桃子,而是一份信任。幾天后,那個年輕人出現(xiàn)了,還錢、道歉,又買走兩袋桃子。原來,那天早上,他回老家,走得急,回來后立馬過來,但老王沒出攤,這次終于碰到了。“大爺,謝謝你的桃子!”
老王愣在那里,語無倫次,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恍若生日蛋糕上的裱花。那天,他破天荒地買了個煎餅果子,旁若無人地啃起來,街上的人誤以為他買彩票中了獎,他咧嘴傻笑,露出大黃牙板子,直說:“比中獎還恣兒!”
隔三岔五,老王會單獨留出兩袋桃子,擱在一邊,收攤后給人送到家里去。原來是留給他的一位“貴人”——閨女讀書時的班主任老師。二閨女在省城讀書,師范畢業(yè)后,如今也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巴短覉罄睢?,桃子里躍動著一顆感恩的心。老師腿腳不便,收拾家里閑置的衣服打包讓兒女送來,老王逢人便說,“這是俺閨女老師的心意?!?/p>
南山的桃子又稱“仙桃”,得泰山山脈、地下甘泉、沙土土壤之天然恩賜,甜脆、味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十一回中寫道:“鳳姐兒未等王夫人開口,先說道:‘老太太昨日還說要來著呢,因為晚上看著寶兄弟他們吃桃兒,老人家又嘴饞了,吃了有大半個?!辟Z母因貪吃桃子兩次腹瀉,沒有等到賈敬的生日宴,寓意大觀園中短暫而美好的青春。
回到現(xiàn)實中,我生活的這座城市里還有很多“賣桃的老王”,他們一年到頭打理果園,果子熟了時也是他們的節(jié)日,指望賣個好價錢,讓日子過得寬裕。
我經(jīng)常想起汪曾祺先生的一句話“人間送小溫”,老王和他的果園,就是城里人的“小溫”,那份甜蜜永遠貯存在記憶的匣子里。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