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鵬北京召開的這場演唱會可謂一波三折,爭議不斷。
而就在最近,在觀眾的質(zhì)疑聲浪中,一組后臺花絮悄然刷屏。
滿頭銀發(fā)卻腰板筆直的岳媽媽,在姐姐的鏡頭下,與兒媳并肩而立。
雖然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但笑容滿面,精神矍鑠。
家人傾巢出動的力挺,瞬間將大家的目光從舞臺拉回家庭。
網(wǎng)友感慨:“這孝順沒得黑!”
但也有人直言:“這是演唱會被嘲,開始打感情牌了?”
演唱會陷入爭議,家人出面力挺
最近一段時間的岳云鵬,因為演唱會一事口碑大跌。
跨界演唱會的消息一出,唱功、誠意、票,無一不成為熱議焦點。
批評聲如潮,觀眾質(zhì)疑他是否“忘了老本行”、是否實在“消費觀眾情懷”。
而在大家的質(zhì)疑聲中,岳云鵬的幾個姐姐也是出面力挺,專門從老家到北京,參加演唱會。
給弟弟,加油助威。
從姐姐們放出的照片來看,他們身穿應(yīng)援服,擠在內(nèi)場,為臺上的弟弟用力鼓掌吶喊。
姐姐們神態(tài)驕傲,看得出,是真的很為這個弟弟開心。
而在之后的慶功宴上,一家人的笑容更是毫不摻假。
姐姐們此行,既是力挺弟弟的演藝事業(yè),也是一次難得的團圓,探望久居北京的老母親。
而隨著姐姐們照片曝光,觀眾們的目光也隨之遷移。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讓很多觀眾心生感慨。
這風(fēng)雨同舟的親情,在輿論的漩渦中,的確彌足珍貴,令人羨慕。
孝順的小岳岳
透過岳云鵬五姐分享的片段,我們能夠看到,小岳岳一家生活很是愜意。
寬敞明亮的居所、溫馨的氛圍清晰可見。
岳媽媽雖已是滿頭白發(fā),但精神矍鑠,腰背挺直,全然看不出是一位曾經(jīng)歷重病且需要定期做腹透的老人。
在岳云鵬還未成名之前,老母親就已經(jīng)疾病纏身。
那時,岳云鵬沒錢,只能求助師傅郭德綱。
也是在郭德綱的幫助下,老母親才順利做了手術(shù)。
而如今,兒子岳云鵬有了錢,生活水平更好,老人的狀態(tài)也是好了許多。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份精氣神,離不開精心的照料。
兒媳鄭敏功不可沒。
多年來,老太太與鄭敏同住一個屋檐下,婆媳關(guān)系融洽得讓人羨慕。
從穿著打扮到生活起居,岳媽媽的狀態(tài)都透著一股舒心和滿足。
連岳云鵬的姐姐都曾公開感謝過鄭敏的用心。
這份融洽并非偶然,鄭敏用行動詮釋了何謂“孝”,讓這位操勞一生的老人,在兒子的豪宅里找到了晚年的愜意與尊嚴。
有時想閨女了,老母親會被接回老家小住,之后再被妥帖地送回北京。
兒子孝順、兒媳貼心、女兒們惦記,兒孫繞膝,岳媽媽的晚年,在物質(zhì)與精神的雙重保障下,十分幸福。
有網(wǎng)友看到,也表示:岳媽媽這是苦盡甘來了。
回首過去,岳媽媽的確不容易。
岳媽媽是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為了養(yǎng)活七個孩子,她和丈夫日夜操勞,以做饅頭、賣饅頭為生。
長年累月超負荷的勞作,曾讓她兩天兩夜沒合眼,恍惚間手指被壓面機碾傷,至今仍有四個指頭是扁的。
這份苦,是刻在骨頭里的記憶。
丈夫獨自扛起養(yǎng)家重擔(dān),寒冬酷暑推著獨輪車叫賣饅頭,一賣就是二十年。
岳云鵬14歲執(zhí)意北漂時,母親憂心忡忡,在他離家的那些年,竟夜夜等到兒子下班的點才敢合眼。
也是在那時候,白發(fā)越來越多。
而那份牽腸掛肚的煎熬,直到岳云鵬成名后才從母親口中得知。
更深的痛,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
當(dāng)岳云鵬終于有能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時,含辛茹苦的父親卻早早離世。
一首《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道盡了他心中無法彌補的遺憾與思念。
這份錐心之痛,讓他更堅定了要讓在世的母親安享晚年的決心。
他給母親在老家裝了帶地暖的房子,可節(jié)儉了一輩子的老人舍不得用,直到水管凍裂;他把母親接到北京,帶她去看從未見過的景色。
可當(dāng)遼闊的海面展現(xiàn)在眼前,這位勞碌一生的老農(nóng)婦脫口而出的竟是:“這要是澆地多好??!”一句話,辛酸得讓人鼻酸,那是烙在骨子里的農(nóng)民本色,也是她為家庭犧牲掉的全部遠方夢想。
如今,大家看到岳媽媽被照顧得很好,對小岳岳也是十分欣賞。
孝心濾鏡下的“初心”
不可否認,岳媽媽幸福晚年的曝光,以及岳云鵬刻在骨子里的孝心,確實為他挽回了不少路人緣。
“百善孝為先”,他在這點上做得足夠好,網(wǎng)友的“這錢他該賺”的評論,某種程度上是對這種傳統(tǒng)美德的肯定。
鄭敏作為兒媳的榜樣作用,也收獲了大片贊譽。
孝順父母,善待家人,這本就是社會最推崇的價值觀,岳云鵬在此交出了高分答卷。
然而,濾鏡雖暖,卻無法完全遮蔽所有問題。
不少清醒的網(wǎng)友指出:孝順,和專業(yè)能力、對觀眾的真誠,是兩碼事。
對父母好,是為人子女的本分,有了名氣和財富后更好地盡孝,更是理所當(dāng)然。
但這不應(yīng)成為模糊焦點的“擋箭牌”。
作為以相聲成名的藝人,岳云鵬跨界開演唱會本身自帶話題和爭議。
觀眾買票進場,期待的是與之票價相匹配的音樂享受和舞臺誠意。
當(dāng)部分觀眾反饋體驗不佳,覺得“不值”、“不夠真誠”、“專業(yè)度欠奉”時,這種批評理應(yīng)被正視。
網(wǎng)友的評論很犀利:“母親是母親,舞臺是舞臺。孝順值得點贊,但演唱會的‘水’該擠還得擠?!?/strong>
這并非苛責(zé),而是提醒:名氣是把雙刃劍,它能帶來優(yōu)渥的生活讓家人安享晚年,但也伴隨著觀眾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對父母好是本分,對觀眾好是本職?!?/p>
不能因為盡了本分,就模糊了對本職的要求。
岳云鵬從底層一路打拼上來的故事固然勵志,他回饋家庭的行動也足夠感人,但這不應(yīng)成為舞臺上松懈或止步不前的理由。
觀眾喜愛的,始終是那個在相聲舞臺上帶來純粹快樂的“小岳岳”,這份“初心”,不應(yīng)在跨界和名氣中迷失。
對舞臺的敬畏,對觀眾的真誠,才是藝人長久立足的根本。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岳媽媽的一生,是無數(shù)中國勤勞堅韌母親的縮影。
她沒有文化,卻用最樸實的行動教會子女做人;她吃盡苦頭,晚年終在子女的反哺中嘗到甘甜。
這份兒孫滿堂、安享晚年的福氣,是她用一生的付出“掙”來的福報,值得所有人的祝福。
但岳云鵬也應(yīng)明白,盡孝的公眾形象雖然的確能讓他挽回部分口碑,家庭也的確是他強大的后盾。
但這份力量,更應(yīng)當(dāng)成為他前進的動力,而非掩蓋問題的手段。
網(wǎng)友的“兩碼事”論調(diào),雖直白,卻懇切。
孝心是本分,值得頌揚;但舞臺上的表現(xiàn),是專業(yè),需經(jīng)得起推敲。
處理好這兩者的關(guān)系,在盡孝的同時不忘舞臺初心,用更扎實的功底、更真誠的態(tài)度回饋那些曾將他捧上云端、如今也可能提出批評的觀眾,或許才是岳云鵬未來真正需要面對的課題。
岳媽媽愜意的笑容背后,是兒子奮斗的成果,也承載著觀眾的審視。
這份審視并非苛責(zé),而是期待那個帶給大家無數(shù)歡笑的“小岳岳”,能在任何舞臺上,都不負這份沉甸甸的愛與期待。
畢竟,孝心溫暖的是小家,不忘初心才能照亮更大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