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亮證姐”侯某某被行政拘留5日,這一處罰結果大快人心,也再次給所有人敲響警鐘:個人證件不是用來耍威風的工具,更不能淪為全家人狐假虎威的虎皮。
更值得關注的是,有對個體囂張行為的懲戒值得肯定,但要真正攔住基層“拿證件狐假虎威”的歪風,恐怕不能僅靠這一例處罰。這起事件暴露的,從來不是某個不懂事的家屬,而是某些地方公權力運行中“證件異化”的沉疴——當證件從“履職憑證”變成“特權通行證”,當“工作人員家屬”覺得能憑證件高人一等,“一人持證,全家沾光”,單靠個案懲處,難以根治病灶。
更值得警惕的是,“證件狐假虎威”的土壤往往與監(jiān)督缺位相關?;鶎訄?zhí)法場景分散、流程彈性大,若內部監(jiān)管流于形式,外部監(jiān)督渠道不暢,很容易讓亮證施壓成為某些人解決私人問題的“捷徑”。就像“亮證姐”事件中,若非視頻曝光引發(fā)輿論關注,恐怕很難有如此迅速的處理結果。這意味著,大量未被曝光的“微特權”,可能仍在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公眾對公平的信任。
“亮證姐”被拘的意義,不應止于平息一場輿情,更該成為撬動基層權力規(guī)范的支點——讓每個手持證件者明白,證件的分量,在于守護公平,而非制造特權。
唯有如此,才能讓“亮證”只出現(xiàn)在該出現(xiàn)的履職場景里,而不是私人糾紛中的“壓制工具”。
撰文|向玲 主編|李錦 審核|朱宗威 *文章為主編有態(tài)度原創(chuàng)出品,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出品 | 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