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的四川官場,一則消息讓人唏噓不已。南充市委書記劉宏建被判刑三年,罪名是玩忽職守。
這個曾讓南充 GDP 飆升的 "能人書記",自身清廉到連商人送的生日禮都原封不動退回,最終卻因下屬貪腐栽了跟頭。
1965 年,劉宏建出生在江蘇。他是典型的技術型人才,在南京航空學院從本科讀到碩士,畢業(yè)后一頭扎進國企車間。從工程師到工藝科長,他總能把技術圖紙上的參數變成車間里的高效生產流程。
1998 年,成都市委想從企業(yè)選一批懂技術的干部。劉宏建抱著 "換個賽道服務社會" 的想法報了名。他的專業(yè)背景和企業(yè)管理經驗,在一眾應聘者中格外亮眼,順利進入市機械工業(yè)局,后來還當上了局長。
在機械工業(yè)局的五年,劉宏建干得風生水起。他跑遍成都的大小工廠,把高校的實驗室和車間的生產線連起來,推動產學研結合。那些年,成都的機械制造業(yè)產值年均增長 15%,成了實打實的經濟支柱。
2003 年,38 歲的劉宏建升任成都市委副書記,成了當時四川最年輕的正廳級干部之一。同事們說他有個習慣,開會時總帶著個筆記本,里面記的全是企業(yè)的難題和百姓的訴求。
2007 年,劉宏建主動申請去南充。那時的南充,農村人口占比超 70%,GDP 還不到成都的十分之一。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班子成員跑遍全市 12 個區(qū)縣,鞋底磨破了三雙。
南充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卻一直沒形成產業(yè)鏈。劉宏建拉著成都的企業(yè)家實地考察,承諾 "只要企業(yè)來,手續(xù)我來跑"。他在開發(fā)區(qū)旁搭了個臨時辦公室,白天接待客商,晚上研究政策,三個月瘦了 15 斤。
兩年下來,南充的工業(yè)園區(qū)從一片荒地變成了聚集著 200 多家企業(yè)的產業(yè)新城。2009 年,南充 GDP 突破 1400 億,較他上任時翻了近一番,財政收入足夠蓋起 20 所學校和 10 家醫(yī)院。
當地人說,劉書記有 "三不":不赴私宴,不收禮品,不替人打招呼。有次上海老板借著生日名義送來一箱子珠寶,他讓秘書原封不動送回,還附了張紙條:"南充的發(fā)展就是最好的禮物。"
建筑承包商想塞給他一個 "秘書",被他指著鼻子罵:"把心思用在工程質量上,別搞這些歪門邪道!" 在南充的幾年,他的工資除了養(yǎng)家,剩下的全捐給了貧困學生。
但這位 "不粘鍋" 書記,卻沒能管好身邊的人。市委常委楊建華,仗著是本地干部,拉幫結派,挪用公款吃喝,甚至打壓不同意見的下屬。
有干部向劉宏建反映過楊建華的問題,他總說 "先把發(fā)展搞上去,內部問題慢慢理順"。他以為只要自己行得正,班子就不會出大問題,卻沒料到楊建華的膽子越來越大。
2014 年,幾位老干部實在看不下去,聯(lián)名向省紀委舉報。專案組一查,竟牽出了楊建華挪用 2000 多萬公款的大案。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作為市委書記,劉宏建因 "對下屬失察" 被停職。審訊時,他反復說:"是我沒盡到責任,該罰。"
2015 年,楊建華被判 20 年,劉宏建因玩忽職守罪獲刑 3 年。宣判那天,南充不少老百姓自發(fā)去法院門口,舉著 "劉書記是好官" 的牌子。
2018 年劉宏建出獄后,拒絕了所有采訪。有人在成都的菜市場見過他,穿著普通夾克,和攤主討價還價,像個再普通不過的退休老人。
南充的開發(fā)區(qū)里,他當年引進的企業(yè)還在運轉,提供著上萬個崗位。當地人提起他,總說:"要是他能狠點心整肅班子,說不定能當更大的官。"
這個故事像面鏡子,照出了官場的復雜。一個自身清廉的干部,若不能及時清理身邊的污泥,終究會被拖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