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手機,不再是簡單的通話設(shè)備,而是你的數(shù)字命脈:個人信息、照片、社交圈,甚至所有“財產(chǎn)”都在里面。
但手機的“無所不能”,也成了最大的破綻,被壞人瞄準,讓你血本無歸。
近期央視曝光了3款極其危險的APP,它們不僅能遠程操控手機,還會再在不知不覺中遭遇轉(zhuǎn)賬、網(wǎng)貸等經(jīng)濟損失。
偽裝的“官方”軟件
騙子們最擅長玩的,是兩種情緒游戲:一是制造焦慮,二是利用信任。
你有沒有接過這種電話?“您的快遞異常,請聯(lián)系客服?!被蛘呖吹蕉绦艔棿埃骸岸兑魰T今晚自動扣費800元,取消請點擊……”
北京的安女士,就是一條“快遞放家門口”的短信,讓她心頭一緊,在沒看到包裹后,急匆匆回撥了那個號碼,結(jié)果一步步掉進深淵。
還有65歲的徐女士,被“開通800元保險”的客服電話攪得寢食難安,只想立刻擺脫。
看明白了嗎?無論是包裹問題還是莫名其妙的扣費,騙子們總能精準拿捏你最關(guān)心、最容易慌神的事。
那種突如其來的焦慮,會讓你大腦一片空白,只想立刻止損。這正是他們下一步行動的完美鋪墊。
當你的情緒被成功點燃,騙子會立刻遞過來一份“解藥”,這份解藥通常披著一層“權(quán)威”的外衣。
他們會讓你下載看似正規(guī)的APP,比如什么“中銀會議”、“銀聯(lián)會議”。
“中銀會議”詐騙軟件
這些名字是不是聽起來特別靠譜?我們下意識地認為,冠以大機構(gòu)名頭的軟件,總不至于是騙子吧?
恰恰相反,這正是騙子最陰險的套路——用我們對品牌的信任,送來一個名為“特洛伊”的惡意程序。
根據(jù)官方網(wǎng)站爆料,“中銀會議”、“銀聯(lián)會議”等國字開頭的APP,全都是詐騙集團精心炮制的“詐騙軟件”,要的就是大家傻傻分不清楚。
而即便你的存款被洗劫一空,騙子也不會就此收手。他們會立即拋出新的彌天大謊:“你的資金已經(jīng)被安全部門暫時凍結(jié),需要驗證你的還款能力才能解凍?!?/strong>
這時候的你,早已心急如焚,急于挽回損失,很容易就信了這套荒謬的說辭。
接下來,他們會順理成章地誘導(dǎo)你,去各大網(wǎng)貸平臺申請貸款。讓你貸個幾萬塊錢,美其名曰“走個流水”,或者“做個資金證明”。
不用說,這些你剛背上高額利息的錢,會立即被他們用之前同樣的手法再次卷走。
北京的安女士,就是在積蓄被騙光后,又不明不白地背上了2.5萬元的網(wǎng)貸,雪上加霜。
然而,故事還遠沒完。那些在你手機里潛伏過的惡意軟件,早已悄悄打包偷走了你的通訊錄、通話記錄、短信等所有敏感信息,轉(zhuǎn)手賣給其他的詐騙團伙。
這意味著,就算你這次僥幸逃出,你和你的親朋好友,都將成為下一波詐騙的“精準目標”。
謹防電信詐騙
貪圖“免費”請來的隱私殺手
很多中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機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各種問題,身邊有沒有年輕人幫忙,所以很喜歡安裝各類“助手”,其中就包括“遠程控制類”APP。
詐騙團伙打著免費提供幫助的噱頭,制作出“云服務(wù)”類APP,用來解決各種疑難雜癥。
但央視在近期曝光,讓“云服務(wù)”類APP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這類APP看似是提供遠程協(xié)助的正規(guī)工具,實則是隱藏極深的木馬程序。
一旦你點擊下載了那些偽裝的APP,并按照騙子的指引打開了某個關(guān)鍵功能,那么恭喜你,你的手機已經(jīng)被實時監(jiān)控。
“屏幕共享”聽起來像是幫助操作,但它的可怕遠超你想象。
你在手機上的一舉一動,包括輸入銀行卡密碼,跳出的短信驗證碼,甚至是人臉識別時攝像頭捕捉到的神態(tài),都會毫無保留地實時同步到對方的屏幕上。
北京的安女士被騙過程中,騙子讓她把所有銀行卡的錢都集中到一張卡里,然后在輸入密碼時,特意“好心”叮囑:“慢一點,輸完后停幾秒?!?/strong>
這個看似體貼的指導(dǎo),其實就是為了讓騙子能通過屏幕共享,一個數(shù)字不漏地記下你的密碼。
更絕的是“遠程控制”不只是能看,他們甚至可以像操作自己的手機一樣,打開你的銀行APP,輸入剛才偷窺到的密碼,然后把錢輕松轉(zhuǎn)走。
整個過程,你可能只是無助地看著屏幕上的光標自己移動,卻什么都做不了。
一些詐騙軟件還會自帶“隔音墻”功能,悄無聲息地攔截所有來電。就在你被騙子忽悠得暈頭轉(zhuǎn)向時,銀行的風控電話或者反詐中心的預(yù)警電話,可能根本打不進來。
此外,還有一種隱蔽的招數(shù),是濫用NFC功能。
NFC,就是你平時刷公交、刷門禁的那個技術(shù)。一些惡意軟件,比如之前曝光的“DAI-NFC”,能在后臺神不知鬼不覺地啟動它。
當你按照騙子指示,把銀行卡貼近手機時,你的錢可能就在你眼皮底下,在不需要密碼的情況下,像刷POS機一樣被瞬間盜刷。
遠程轉(zhuǎn)賬
保護個人信息及財產(chǎn)安全的三道防線
面對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設(shè)局的新型騙局,我們該怎么保護自己?
其實,想要不上當受騙,需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并牢牢記住三道防線。
不輕信——任何“主動上門”的,都是陷阱。
所有通過電話、短信、陌生鏈接主動聯(lián)系你,自稱平臺客服,告訴你“出問題了需要處理”的,請立刻在心里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快遞出問題?去官方APP查。銀行出狀況?直接打銀行官方客服電話。
記住,真正的官方客服,絕不會引導(dǎo)你去下載一個在應(yīng)用商店里都找不到的“私有APP”。
不授權(quán)——“屏幕共享”等同交出家門鑰匙。
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點擊開啟“屏幕共享”或“遠程控制”功能。
把這兩個功能想象成你家的銀行卡密碼,你會隨隨便便交給一個剛在電話里認識的陌生人嗎?
切記,賬戶密碼是保護你財產(chǎn)安全的最后一道紅線。
警惕不合理權(quán)限——不要隨意同意小應(yīng)用的請求。
養(yǎng)成定期檢查手機APP權(quán)限的習慣。
看看那些手電筒、計算器這類小工具,是不是悄悄申請了讀取你通訊錄、短信、甚至開啟攝像頭之類的敏感權(quán)限。
如果一個應(yīng)用的功能,跟它索取的權(quán)限完全“牛頭不對馬嘴”,那就要立刻高度警惕,果斷卸載,絕不姑息。
結(jié)語
騙子的技術(shù)在進步,套路也在翻新。但他們永遠利用的,是人性的弱點。
一份警惕,一分心眼,在慌亂中能讓自己冷靜片刻去核實,這短短的一分鐘,足以擊碎絕大多數(shù)的騙局。
守住你的數(shù)字人生,從此刻開始。
信息來源:
新華報業(yè)網(wǎng) 2025-06-11《 快遞異常+自動扣費+屏幕共享 遇到詐騙“三件套”快跑》
央視新聞 2025-07-16 《快卸載這三個軟件!已經(jīng)有人被騙,賬戶余額全被轉(zhuǎn)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