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西北野戰(zhàn)軍發(fā)動的西府戰(zhàn)役,是彭總建國后總結軍事生涯時,明確指出“教訓很深刻”的戰(zhàn)例。眾所周知西北地廣人稀,難以養(yǎng)住大規(guī)模的作戰(zhàn)部隊,彭總帶兵與胡宗南集團、青寧二馬勢力長期周旋,很不容易。
為了獲得補給、同時也是減輕領導機關的壓力,48年4月彭老總決定西野主力大舉出擊,發(fā)起西府戰(zhàn)役,核心自然就是奪取寶雞城。那里是國民黨軍的物資補充、集散中心,如果西野打下寶雞,將一舉獲得可支撐兩年有余的充沛糧彈,意義不言而喻。
打寶雞,本身或許不太難,但是卻極為冒險。那里是馬家軍與中央軍的防區(qū)結合部,遠離西野立足的解放區(qū),如果敵人及時派兵增援,從雙方的兵力對比來看,西野很難硬拼。所以兵貴神速,必須要抓緊奪得寶雞的物資補給,并安排好阻援行動,為主力爭取時間。
打主力的是西野1縱和2縱,其中2縱司令員王震因病缺陣,由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張宗遜親自下部隊指揮。4縱和6縱承擔關鍵的阻援任務,壓力非常大。4月26日,彭總帶領西野主力拿下了寶雞城,同時國軍裴昌會兵團、及馬繼援統(tǒng)率的青馬騎兵也在迅速逼近寶雞。
很快不好的消息傳來:西野4縱、6縱的防線相繼被突破,彭老總面臨多達12萬敵軍夾攻!情勢太危急了,顯然大批繳獲物資已經無法帶走,只能就地銷毀。這個決定是艱難的,我軍好不容易取得的戰(zhàn)果,全部被放棄掉,并且能否順利突圍回到解放區(qū),都得打一個問號,部隊只得趕快行動。
另一方面,此前張宗遜帶著2縱已經占據荔堡,這是全軍轉移的要道。但相比于肖金鎮(zhèn),荔堡路線遠、被敵人包圍的危險性相對就更高。因此彭總向張宗遜發(fā)出了指示,要求2縱放棄荔堡、快速搶占肖金鎮(zhèn),確保主力撤退道路暢通。
緊張作戰(zhàn)狀態(tài)下,各部信息存在不對稱的情況:張宗遜當然知道肖金更好,但最新情報顯示,馬家軍在那里部署了2個騎兵團,戰(zhàn)斗力非常強,如何能輕易奪下來?一旦2縱陷入苦戰(zhàn),即便獲勝也會消耗大量時間;而時間對于此時的西野是最寶貴的,若因此被敵人給合圍了,后果不堪設想。
一番斟酌后,張宗遜做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先不管彭總的指示,全力守好荔堡通道!張宗遜邊部署部隊、邊給彭總回復,“要求”總部和一縱盡快朝荔堡方向前進,會合后返回解放區(qū)。彭總那邊接到電報,感到張宗遜態(tài)度反常,一時間也弄不清怎么回事。他知道張宗遜這樣緊急安排,里邊必然有玄機,便先同意下這個撤退方案。最終西野主力成功脫險,但整個戰(zhàn)役損兵過萬,還是傷了元氣。
戰(zhàn)后總結會上,老總痛心疾首,嚴肅批評了王世泰、張文舟等相關責任人,并且對部分干部撤職、降職處罰。這次不成功的戰(zhàn)役,唯一一個受到彭總表揚的西野干部,就是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張宗遜。彭總指出:張宗遜同志當機立斷,做出了正確的戰(zhàn)場決策,使野戰(zhàn)軍免受滅頂之災!講到動情處,彭總甚至主動走上去,使勁攥了攥張宗遜的手。
確如彭總所言,張宗遜體現(xiàn)出了軍事經驗和高級指揮員的擔當。一般下屬都很敬畏彭總,不敢不聽命令;張宗遜作為老總的副手,更是十分敬重他。然而西府戰(zhàn)役期間,他沒有簡單機械地執(zhí)行上級指示,而是結合戰(zhàn)場實際進行合理判斷,保住了全軍,顯然是有功勞的。建國后,張宗遜被評為正兵團級上將,軍內地位很高。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zhàn)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yè)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jié)。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