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有多少人拼命工作,卻依然背負著高額的債款,有人大肆揮霍,然而還是享受著奢華的生活。在日本有一男子卻不同以往:他過著極為節(jié)儉的生活,節(jié)儉到每天只吃米飯配咸菜,住廉價的公寓,然而他的存款竟然高達9470萬日元。
有人說他貧窮,可是銀行卡的余額是真實存在,有人說他富有,然而他的生活卻沒有人愿意去過,他被日本的網(wǎng)友紛紛稱為躺平仙人。那他難道是繼承了財產(chǎn)或者中了彩票嗎,然而并不是,這一筆筆錢都是他一分一厘省下來的。
苦修生活
他的故事大概要從他25歲時候說起,當時他只是公司一個普通的職員。然而隨著日本經(jīng)濟蕭條,公司的經(jīng)濟一天比一天衰落,常常有好幾個月都拿不到工資,但是盡管這樣,他還是得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歸。
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和工資的不匹配讓他身心俱疲,他想逃離這個惡循環(huán),但是身上的余額卻不夠他揮霍多久。于是他心中便有了一個想法:只要我攢夠一億日元,那我以后就可以提前退休,徹底享受生活了。說干就干,他便開始了自己的苦修生活。
第一件事便是換了住宿的地方,他本來居住在市中心一個老破小里,租金并不高,但是他覺得這樣還是太浪費了,于是他利用下班的時間去郊區(qū)看中了一套破公寓。
郊區(qū)租金比市中心的要低好多,但是環(huán)境也很差,最離譜的便是床頭便是馬桶,換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但是因為租金低,他還是住了下來。房間不到20㎡,里面幾乎沒有任何家電,即使在大夏天他也不會去開空調(diào),冬天則憑借“一身正氣”去抵御寒冷。
第二件事便是節(jié)省自己的開支,他不管是上班還是在家,都穿著那些多年前從二手店淘來的衣服,有幾雙鞋子甚至都磨破了洞,他都舍不舍得換,內(nèi)衣褲更是縫縫補補又三年。當同事們都炫耀自己穿的名牌衣服時,他卻毫不在意。
上班已經(jīng)很累了,一個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攝入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去維持自己的身體運轉(zhuǎn),但是他為了省錢,每天的早餐是米飯配咸菜,午餐晚餐便是便利店打折的飯團。有時運氣不好,買不到便宜的飯團,他便會給自己灌個水飽。
別人改善生活是高級餐廳里的大餐,但是他不一樣,他改善生活的方式只不過是加雞蛋或者一些菜市場遺留下的菜葉。他從來不吃肉并不是因為自己是素食者,只是因為肉比其他的東西要貴。
大概有很多人疑惑,難道只靠節(jié)省就可以攢下這么多錢嗎?其實并不是,他有一個好的習慣便是會將生活中的每一筆開支都記個賬。
每次公司發(fā)了工資之后,他會將大部分工資存入銀行,并且用于購買一些國債或者基金這些風險低的投資,對于風險高的炒股之類的投資方式,他是從來都不碰。
這樣節(jié)儉的生活他一過就是20年 加上多年的工資存款以及投資的收益,銀行卡存款達到了驚人的9470萬日元。
躺平仙人
看著銀行卡里的余額一步步接近自己定下的目標時,他激動的心情已經(jīng)抑制不住了。于是在很普通的一天,他辭去了自己干了20多年的工作,45歲的他正式開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大概是節(jié)儉慣了,即使有高額的存款,他也不敢胡亂揮霍,而且還是保持著記賬的習慣。他曾算過一筆賬,便是即使他以后不再工作,這筆巨款的利息也夠他維持基本的生活了。后來的他偶爾會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他旅行的照片,他的經(jīng)歷也讓日本的廣大網(wǎng)友熟知,而且還稱他為“躺平仙人”
他本身便是熱愛自由的人,退休之后他便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品茶,看書,散步,旅行。以前的他摳摳搜搜,現(xiàn)在的他自由灑脫。
當他的事跡被越來越多的網(wǎng)友知道之后,迅速在網(wǎng)絡(luò)上掀起一股浪潮,而且還有不少的媒體開始報道他的故事。
支持他的人則認為如今這個社會只要有錢才能夠保證生活,大多數(shù)的人一輩子都在為錢奔波,但他只用了20年就保障了后半輩子的財富自由。幸福的生活并不是體現(xiàn)在名牌的手機和面積大的房子上,只有擁有足夠高的財富才能讓人更加自由的享受剩下的生命。
他的這種行為雖然極端,但也是另一種證明他的方式,他能夠忍受二十多年的極端節(jié)儉,就證明他并不是一個懶散的人,這種超高的自律性換做其他人其實很難做到。
也有不少人提出這種生活是一種非人類的生活,反對這種行為影響大眾的三觀。他們認為人生本來就只有幾十年,如果要用二十年去過這種摳摳搜搜,緊巴巴的日子,沒有任何質(zhì)量可言,就算退休之后又能享受到什么樂趣呢。
甚至有人指出,他的這種自由,其實并不是自由,反而是一種思想上的枷鎖。他想要躺平只是為了擺脫乏味的工作,但是退休之后即使擺脫了工作,多年以來節(jié)儉的性格很難改變,這樣的生活又有什么樂趣,又何談自由。
其實他的故事之所以引發(fā)這么多網(wǎng)友的爭議,正是因為他打破了以往大眾的價值觀消費觀。在消費主義如此盛行的今天,我們是不是被太多的物質(zhì)欲望綁架了?奢侈生活固然好,但那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當社會推著人前進時,也在潛移默化中給我們灌輸了一種觀念,只有名牌的物品,奢侈的生活,才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的幸福,但是這些用物質(zhì)堆積出來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嗎?
他的生活沒有對錯之分,我們要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這種行為。當我們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時,何嘗又不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呢?
參考文獻
[1]李威威,龍騰.年輕人緣何“躺平”?——社會壓力對就業(yè)意愿的影響研究[J].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5,16(02):69-77.
[2]滄平.力戒“躺平心態(tài)”[N].滄州日報,2025-04-09(P01).
#頭號創(chuàng)作者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