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在山東東營的能源版圖上,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軟科技”)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脫胎于中國石化勝利石油,卻試圖以“獨立第三方”的身份市場上拼出一條路來。
勝軟科技的創(chuàng)始人徐亞飛——這個江西籍數(shù)學系高材生,在山東用23年時間將一家油田信息化服務公司打造成中國智慧油氣田領域的“隱形冠軍”。
然而,在光環(huán)背后亦有“陰影”:勝軟科技年營收5.25億元卻超半數(shù)依賴中石化、毛利率持續(xù)下滑至24.6%、應收賬款周轉天數(shù)飆至1662天……
當這家公司再次沖刺IPO,他們未來能否擺脫“大客戶依賴”的枷鎖及解決上述經營層面的隱憂,值得重點關注。
1、IPO前多次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徐亞飛曾因管理問題收到警告
勝軟科技成立于2002年1月,最早由中石化勝利石油、其聯(lián)屬公司及徐亞飛領導的一批原中國石化勝利石油信息中心的主要技術人員成立,作為中國石化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2004年,中國石化退出勝軟科技的股東行列,公司隨即由雇員全資擁有,徐亞飛也成為勝軟科技的控股股東,截至IPO上市前,他持有勝軟科技40.81%的股份。
現(xiàn)年59歲的徐亞飛是江西人,他在1986年7月獲得了江西師范大學數(shù)學學士學位,此后兩年曾在華東地質學院(現(xiàn)稱東華理工大學)擔任助教,1991年3月從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現(xiàn)稱上海大學)的計算機數(shù)學專業(yè)獲得碩士學位。
1993年至2002年,徐亞飛擔任勝利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2002年1月之后創(chuàng)辦勝軟科技走上創(chuàng)業(yè)之路。
2015年8月,徐亞飛帶領勝軟科技在全國股轉系統(tǒng)掛牌,正式登陸新三板,還曾在2023年6月向北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請。
隨后,勝軟科技遭到北交所問詢,主要問題包括對中石化的客戶依賴風險、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高及收入確認的合規(guī)性、毛利率水平的合理性披露不充分、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的情形、油田業(yè)務成長性及非油田業(yè)務拓展情況等等。
經過3輪問詢與回復之后,勝軟科技最終還是在2024年8月份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同年11月終止上市進程。
在北交所上市計劃擱淺后,勝軟科技決定轉戰(zhàn)港交所:2025年1月23日,其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但在6個月后相關資料已失效;7月25日,其再次更新招股書,繼續(xù)沖刺IPO。
值得注意的是,勝軟科技從2021年以來,有過5次前期會計差錯更正。
2022年4月,該公司對2020年年報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確認公司2021以前年度存在部分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初始計量及后續(xù)計量、處置存在錯誤,存在跨期確認收入、成本及費用情形,最終導致調整后的2020年營收下滑了13.82%,凈利潤下滑了52.81%。
因此,公司董事長徐亞飛、財務總監(jiān)范勇受到了全國股轉公司采取自律監(jiān)管措施的處理。
一年后的2023年4月,勝軟科技再次發(fā)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承認公司前期計提的工資薪酬存在跨期、通過報銷形式發(fā)放獎金、存在費用跨期、2020和2021年存在應收賬款賬齡區(qū)分不準確等情況。
經調整后,公司2021年的營收微增了0.55%,但同期的凈利潤下降了15.34%。
2個月后的2023年6月,勝軟科技又發(fā)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原因是該公司決定對部分項目的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調整為凈額法核算。
這一變更導致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連續(xù)3年的營收和營業(yè)成本等數(shù)據有變動,公司隨后在6月12日和13日兩天內連發(fā)14條財報更正公告。
(圖 / 勝軟科技官方公告)
2023年8月,勝軟科技也曾發(fā)布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宣布對2022年半年度數(shù)據進行更正。董事長徐亞飛、財務總監(jiān)范勇再次受到監(jiān)管部門的處理,這次是給予他們口頭警告通知函。
2025年1月,勝軟科技又發(fā)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表示采用追溯重述法對2022年、2023年財務報表進行更正。
此外,勝軟科技在2021年以來也曾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2021年2月5日,公司改聘北京國富會計師事務所,原本是中審眾環(huán)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進行審計服務。當時,勝軟科技稱變更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前任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團隊加入擬變更的會計師事務所;第二個是實際控制人、股東或董事提議或自身發(fā)展需要。
2022年1月19日、2025年1月6日以及2025年4月28日,公司又三次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是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其中,勝軟科技與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僅3個多月就終止了,而公司這三次更換給出的原因是實際控制人、股東或董事提議或自身發(fā)展需要。
勝軟科技過往財務數(shù)據的頻繁更正與會計師事務所的頻繁更換,這兩個問題相互交織,共同指向了勝軟科技薄弱的財務內控體系。監(jiān)管層對該公司董事長及財務總監(jiān)的處罰,也印證了公司內部治理的硬傷,或為其上市之路蒙上陰影。
2、營收增速大幅放緩,業(yè)績依賴中石化
勝軟科技最早以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起家,2017年開始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2021年又將業(yè)務拓展至智能制造。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按2024年收益計算,勝軟科技是唯一名列中國智慧油氣田解決方案市場前五名的獨立解決方案提供商,在中國獨立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二。
招股書披露,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3.91億元、5.02億元及5.25億元,其中2023年和2024年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28.4%及4.7%。
可見,其2024年營收增速大幅放緩。勝軟科技對此解釋原因有兩個:
一方面,該公司對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客戶資料及預期付款周期實施全面的合作前評估,以提高長期整體盈利能力及資金流動性。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自2021年推出以來,初期擴展階段收益2022年至2023年有大幅增長。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在智慧城市項目上挑選客戶更嚴格了,更看重對方的回款速度。同時公司的智能制造業(yè)務前兩年發(fā)展增速較快,目前相對更穩(wěn)定了。
(圖 / 招股書)
在具體業(yè)務方面,勝軟科技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一直貢獻了較大比例的營收,報告期內分別約為2.94億元、3.06億元及3.6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75.2%、60.9%及69.4%。
另外兩塊業(yè)務,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過去3年的營收占比分別為5.6%、12.4%及12.8%;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9.2%、26.7%及17.8%。
(圖 / 招股書)
在2023年沖刺北交所時,勝軟科技就曾被問及依賴中石化的風險,當時數(shù)據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勝軟科技對中石化集團的銷售占比分別為74.55%、53.03%和64.94%,銷售占比較高。
如今沖刺港交所,這種情況略有改善,但依然占比依然超過半數(shù)。2022年至2024年,勝軟科技對中石化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64.9%、51.4%及51.6%。
該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依賴風險很高,報告期內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4.3%、64.3%及70.3%。
正因為客戶集中,也使得勝軟科技面臨一些信貸風險。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勝軟科技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以及合約資產總額的58%、50.8%及45.5%均來自其最大客戶中石化集團。
而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及合約資產總額的68.5%、58%及55.5%,則來自其各年度的前五大客戶。
而且,勝軟科技的業(yè)務也十分依賴山東一省的收入,報告期內過半營收來自山東省內,具體分別為57.5%、61.2%及51%。
這種在單一地區(qū)高度依賴單一客戶的情況,如同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公司與中石化的合作出現(xiàn)任何問題,比如中石化削減信息化建設預算、更換供應商,或者自身業(yè)務調整減少對勝軟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勝軟科技的業(yè)績將遭受重創(chuàng)。
勝軟科技表示,公司一直在豐富自己的客戶群,過去3年其客戶數(shù)量分別為268名、407名和403名。
其中,經常性客戶分別為86名、96名及130名,經常性客戶的收益貢獻占同期總收益的64.5%、55.3%及60.4%。
未來,勝軟科技仍需要在拓展客戶數(shù)量,降低客戶集中風險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3、業(yè)績變臉趨勢加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shù)飆至1662天
勝軟科技曾披露,公司的業(yè)務受季節(jié)性影響比較明顯,第四季度產生大部分收益。
2022年至2024年第四季度,基于未經審核管理賬目,該公司分別確認收益約3.09億元、3.45億元及3.63億元,分別占同年總收益的約79.1%、68.7%及69%。
又因為該公司收益確認時間與全年的經營開支產生的時間不匹配,進而導致該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出現(xiàn)季節(jié)波動。
這種情況雖然可以理解,不過勝軟科技的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業(yè)績變臉的趨勢在2025年前四個月有加劇的跡象。
數(shù)據表明,2025年前四個月,勝軟科技出現(xiàn)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營收為3069.9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2952.1萬元同比增長了約4%,而其2025年前四個月的期內虧損則有2049.9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1176.1萬元虧損同比擴大了74.2%。
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的毛利率呈現(xiàn)持續(xù)下滑的趨勢,分別為41.4%、38.1%及37.1%。2025年前四個月毛利率也降至24.6%,較上年同期的30.9%下滑6.3個百分點。
勝軟科技的核心業(yè)務——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其毛利率從2022年的42.7%降至2024年的39.6%,2025年前四個月的毛利率更是低至26.9%。
(圖 / 招股書)
此外,公司在2025年前四個月的凈利潤率為-66.8%,上年同期為-39.8%。而勝軟科技過去3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9.6%、10.7%及11.3%。
值得一提的是,勝軟科技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凈額規(guī)模越來越大,2022年至2024年分別約為3.18億元、3.9億元及4.62億元,分別占公司資產總值的比例約為53.9%、60.2%及67.5%。
(圖 / 招股書)
2025年前四個月,勝軟科技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凈額降至2.74億元,占同期公司資產總值的48.9%,依然接近半數(shù)。
這說明勝軟科技的資產結構中“沉淀資金”占比較大,可能會導致公司可自由支配的流動資金受影響,同時也可能導致壞賬風險積聚。
招股書還披露,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個月,該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shù)分別為278天、286天、333天及1662天。
對于2025年前四個月公司周轉天數(shù)猛增至1662天,勝軟科技解釋是因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結余較大,而2025年前四個月的確認收益又因為季節(jié)性因素相對較低,最終計算出這一結果。
1662天的周轉天數(shù)指標因季節(jié)性因素被放大,雖不能全面反映其全年水平,但也非??鋸垼摂?shù)字背后也體現(xiàn)出勝軟科技存在客戶依賴癥、客戶付款拖延的弊病,值得管理層警惕相關的經營風險。
在招股書中,勝軟科技還提及2024年1月公司曾推出首個油氣行業(yè)垂類大模型“識油大模型”,不過該公司也透露,這是一款在開源大模型基礎上,通過內部研發(fā)工作隊模型進行訓練和微調而實現(xiàn)的產品。
未來,在勝軟科技IPO募資計劃中,也將會有部分資金用于“識油大模型”的進一步研發(fā)。
2023年,勝軟科技沖刺北交所IPO時,曾選擇中科信息、久遠銀海、山大地緯及眾誠科技作為同行業(yè)可比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四家上市公司2024年的研發(fā)費用率分別為7.91%、12.8%、19.03%及7.46%,平均值為11.8%。
而勝軟科技2024年的研發(fā)費用率僅為6.2%,顯著低于同行業(yè)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未來勝軟科技需要加大研發(fā)投入,以確保公司在行業(yè)有足夠的競爭力。
回顧勝軟科技的發(fā)展歷程,從2002年的創(chuàng)業(yè)起步到如今沖擊港交所IPO,徐亞飛和他的團隊的確走了很長一段路。
然而,勝軟科技在追求規(guī)模擴張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公司的內控問題、在外部市場上對中石化單一大客戶的依賴以及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戰(zhàn)。
未來,勝軟科技能否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并成功上市,「創(chuàng)業(yè)最前線」也會持續(xù)關注。
*注:文中題圖來自勝軟科技官網;其余未署名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xié)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