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明星,卻總能“搶鏡”。它行蹤隱秘,卻似乎格外偏愛與人類“邂逅”。
“又看到它了!”
這樣的信息,在吉林琿春、汪清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qū),出現的頻率似乎格外高。
地處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核心區(qū)的吉林琿春,日前多次發(fā)生當地居民及游客與東北虎正面相遇的事件。經過北京師范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專家確認,幾起“遇虎”事件中被拍攝到的老虎,為同一只,編號為170的2歲雌性東北虎。
“170號”,仿佛自帶“流量”,成為了這片山林里最常被人類“偶遇”的虎。
這頻頻的“不期而遇”,是巧合的疊加,還是守護與共存的微妙故事?記者嘗試解碼“170號”的“偶遇”之謎。
在央視新聞的畫面中,是一名網友今年7月份在331國道與一只東北虎正面相遇的情景。碰巧的是,去年年底的一次巡護期間,總臺央視記者和當地巡護員在附近林道駕車行駛時,曾路遇一只東北虎,經專家鑒定后確認,記者當時遇見的東北虎與這次出現在國道上的東北虎,是同一只。
報道稱,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經過國道G331的多位司機都遇到過這只東北虎。除此之外,布設在路邊沿線的監(jiān)測系統,更是多次拍到這只雌虎。
專家解釋,這是一只編號為170號,現約2歲的年輕雌虎,剛剛開始獨立生活不久。根據北京師范大學虎豹團隊長期研究發(fā)現,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雌性東北虎長大后,通常會離開母親,在距離它們的出生地較近的地方,尋找一片尚未被別的老虎占領的棲息地,建立自己的領地。
國家林草局東北虎豹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馮利民介紹:“接下來,它應該是順著這條道跨過琿春河,到331國道對面這片山林里面去發(fā)現一塊好的棲息地,最后會在那里定居下來?!?/p>
在吉林琿春,為何人們與東北虎正面相遇的概率如此之高呢?
對此,專家介紹,一方面這里作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核心區(qū),得益于嚴格的保護政策,當地東北虎豹的數量實現了連年穩(wěn)定增長,另一方面也和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的區(qū)域特點息息相關。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它不是一個無人區(qū),實際上在這里,人的生活區(qū)域分布在國家公園的很多地方?!瘪T利民表示。
專家介紹,虎、豹作為貓科動物,行蹤一般十分隱蔽謹慎,會盡量避免與人類的正面相遇。然而,如果虎豹分布密度高或者定居區(qū)域與公路、村屯靠近,那么其與居民或者行人相遇的情況會時有發(fā)生。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成立以來,野生東北虎豹的高頻亮相,一定程度上,正是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生態(tài)系統逐步完善的縮影。
而這些年,東北虎數量變化一直牽動人心。2024年,在國家林草局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有一組數據,讓人為之振奮:目前,穩(wěn)定生活在園區(qū)內的野生東北虎、野生豹數量分別達70只、80只左右。
這些“王者”的家園主要在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園區(qū)的重要使命,就是保護以東北虎、東北豹為旗艦物種的生態(tài)系統,實現生態(tài)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記者檢索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有關信息獲悉,針對虎豹公園內“人獸會相遇”的現實情況,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已制定分級處置流程及應急預案。
“天空地”一體化監(jiān)測系統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今,遍布園區(qū)內的紅外相機可通過該系統24小時發(fā)布虎豹預警信息,并可直達村屯和社區(qū)一線住戶,有效提升主動預警能力。
一些地區(qū)不僅建立了網格化包保責任體系,還構建紅外探測、振動光纖、無人機驅離三道屏障,一旦虎豹靠近村屯就會立即報警,監(jiān)測員、村民委員會主任、巡護隊同步信息群,做到快速響應,保證虎豹等猛獸入侵早發(fā)現、早預警、早驅離。
在琿春市楊泡鄉(xiāng)煙筒砬子村的周邊,總長度40多公里、高度在4米左右的安全網,用最直接的方式守護著村民的生產生活。
“170”號,這只年輕的“偶遇明星”,它的每一次悠然現身,都在提醒我們:
真正的保護,不僅是讓虎歸來,更是學會如何與歸來的虎,在這片共享的山林里,保持一份充滿敬畏的、安全的距離,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篇章。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陳志文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虎嘯山林何以再現》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虎豹衛(wèi)士”專項行動,守護人虎兩安全》
農民日報
央視新聞
新華網
綜合整理
初審:劉星彤
復審:曲翱
終審:陳尤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