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消耗,西方制裁的絞索,使得俄羅斯茍延殘喘,孤掌難鳴。聯(lián)合軍演是國家友好親密的最高表現(xiàn)。在俄最需要外援時,中俄海上聯(lián)演來了。俄羅斯期盼的不是演習課目,而是“我有強援”的對外宣示。
2025年8月3日~5日,中俄“海上聯(lián)合-2025”演習在俄羅斯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域啟動。
中俄海上聯(lián)合2025演習
俄方總導演海軍中將別列佐夫斯基強調,此次演習將強化兩國海軍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增強戰(zhàn)略互信。
在俄羅斯官方鏡頭下,這場聯(lián)演無疑是一場期盼已久的“及時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背后,這個龐大國家正深陷經濟泥潭,美西方的步步相逼,壓迫得這個“北方大熊”喘不過氣來。
克林姆林宮所等的,或許不僅是演習的轟鳴,更是“我有靠山我怕誰”的對外宣示。
俄羅斯的經濟寒冬
國際機構預測,俄全年通脹率飆升至9.8%,遠超央行4%的目標,超市貨架價格標簽更換的速度趕不上盧布購買力縮水。
作為一個能源大國,俄生命線遭多重絞殺:美國二次制裁關稅重壓下,歐洲退縮、土耳其轉向,俄能源出口收入慘遭腰斬。國際油價跌至62美元/桶深淵——每下跌10美元,俄國庫便流失300億美元!而戰(zhàn)場化身吞金巨獸,每天瘋狂吞噬3億美元。煤炭行業(yè)深陷絕境:2024年虧損13.9億美元,2025年預計虧損暴增至43億美元。
俄羅斯石油管道
電力短缺迫使居民家庭“卡點洗澡”,市場商品供應捉襟見肘。
經濟部長列舍特尼科夫在圣彼得堡的公開警告已成現(xiàn)實:“俄羅斯經濟處于向衰退過渡的邊緣”。冰冷的數(shù)字與民眾排隊購物的身影,勾勒出這個資源大國深陷的凜冬圖景。
西方對俄絞殺再收緊
美歐正構筑一道窒息式制裁鐵幕。俄烏沖突打了三年,俄羅斯靠著能源出口支撐戰(zhàn)爭,這一次美國祭出致命殺招——“俄油二次關稅”,誰要采購俄油,面臨100~500%的關稅制裁。
歐盟對俄實施第18輪制裁,包含降低俄石油價格上限,每桶跌破60美元,額外關稅自動觸發(fā),徹底封堵俄油利用低價搶市場的退路。同時加速推進“全面禁運俄液化天然氣”立法。
特朗普宣布對俄油實施二級制裁
金融制裁方面,美西方將超200名個人實體列入黑名單,重點打擊規(guī)避制裁的“影子艦隊”及第三國中介。美國同步升級出口管制,半導體、機床等關鍵工業(yè)物資輸俄通道被進一步掐緊。
與此同時,對烏軍援再次加碼,美國國會通過超610億美元緊急援烏法案后,F(xiàn)-16戰(zhàn)機、ATACMS遠程導彈及百萬發(fā)炮彈正源源不斷運抵前線。五角大樓啟動“烏克蘭防務聯(lián)絡小組”機制,50余國合力協(xié)調武器輸送。
歐洲突破防務紅線。德國批準移交18輛豹2A7主戰(zhàn)坦克及金牛座巡航導彈;法國加速提供SCALP遠程導彈(即“風暴陰影”);英國追加5億英鎊軍援,含硫磺石-2型精確制導炸彈。
從關稅利刃到軍火列車,西方正以制裁與武器的雙重重錘,試圖壓垮克里姆林宮的戰(zhàn)爭機器。
中國成為俄“撐下去”的靠山
當西方制裁絞索收緊,中國正以龐大市場與穩(wěn)定采購成為俄羅斯經濟的關鍵生命線。
能源輸血。2025年1-7月,中國日均進口216萬桶俄原油,占俄石油出口總量超60%!俄油超三分之一流向中國,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占比突破90%。而且以高于國際均價的長期合同價采購(布倫特62美元時仍按約68-70美元執(zhí)行),為俄財政筑起防波堤。
中國頂住壓力購買俄油
貿易遞增。2025上半年中俄貿易額破1380億美元,但中國對俄出口僅510億,近900億美元逆差,實質是中方對俄能源與資源的巨量采購,直接填補西方市場崩塌的缺口。
民品補充。2025上半年中國商品占俄進口比例飆升至45%,超市里超50%的家電和電子產品都是中國制造,支撐著俄民眾基本生活。
金融避風港。俄央行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占比激增至35%以上(戰(zhàn)前不足1%),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幣日均交易量超美元,中國銀行體系成為俄規(guī)避SWIFT制裁的關鍵通道。
這組數(shù)據背后,是中國以市場體量承接俄能源出口、以工業(yè)產能維持俄社會運轉的雙重支撐。
“好兄弟不一定拜把子”
中俄關系始終在“不結盟、不干涉內政、不針對第三方”三原則框架下運行,形成獨特的大國互動模式。
中國對俄羅斯“只做經貿生意,不搞軍事同盟”,這是我們的恪守立場。以中國現(xiàn)在的制造能力和軍備水平,如果我們軍援俄羅斯,戰(zhàn)場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這是我駐聯(lián)合國大使耿爽的原話。
黑瞎子島公路口岸建設開工
如果我“拉偏架”,對俄軍援,那么我國重大利益將嚴重受損:超10萬億美元的海外資產會被美歐凍結,3萬億美元外匯儲被限制使用,美元歐元結算通道被全面封鎖,觸發(fā)人民幣匯率暴跌,對華高科技禁運擴大至全產業(yè)鏈。北約正式將中國列為“系統(tǒng)性挑戰(zhàn)”,加速在日韓部署中程導彈。印度、越南借機強化美日同盟。南海爭端烈度陡增。全球南方國家集體疏離。臺海危機提前引爆。
這些都是我不能承受的。
當前,我們既維持俄經濟不崩潰(避免政權解體導致核擴散),又守住戰(zhàn)略自主權,在美俄戰(zhàn)略對耗中保持“背靠背協(xié)作”,才是符合中國利益最大化的清醒抉擇。
“背靠背”不是“無上限”
由于歷史陰影作祟,部分俄精英擔憂中國強大后追索沙俄時期侵占的150余萬平方公里領土,這種焦慮催生對華合作中的“防范性動作”。
中歐班列
如,中歐班列在俄境內遭遇“額外審查”,運輸效率受挫。
再如,圖們江鐵路橋高度刻意壓低至7米,阻擋中國船只進入日本海,俄朝鐵路橋2025年建成后仍未改造。
還有,2025年7月30日,俄突然禁止銷售占市場90%的中國重卡(東風、一汽等),借“安全風險”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面對復雜態(tài)勢,中國需以“以我為主”戰(zhàn)略定力破局:
經濟抓手筑牢基礎。持續(xù)擴大能源采購(2025年1-7月日均216萬桶俄油),不以美方恫嚇而動搖。
強化紅線守住底線:堅持不軍援、不結盟,杜絕給西方“中俄軍事集團”的口實。
博弈智慧化解鉗制。以市場反制應對貿易壁壘(如減少非必需消費品出口),推動圖們江通航等議題談判。徐圖推進參與遠東開發(fā),不急不燥,不主動,不迎合。
中俄海上軍演
中俄關系本質是“大國利益驅動的有限協(xié)作”——唯有保持清醒認知,方能避免“兄弟”名義下的戰(zhàn)略透支,在美西方圍堵中開辟自主空間。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風,吹不散俄羅斯經濟的凜冽寒意。西方制裁的絞索、戰(zhàn)場無底洞般的消耗、內部結構性頑疾,合力將俄羅斯推向衰退懸崖。中國提供的經濟支持雖如氧氣般珍貴,但絕非無條件擁抱。
軍演的炮聲背后,是俄羅斯不得不面對的冰冷現(xiàn)實:它“終于等到”的并不是這場常態(tài)化演習,而是“大國支撐、大俄不倒”的對外宣示。
【后記】我曾3次參加中俄海上聯(lián)演、上合聯(lián)演,聽到俄方指揮員說的最多的是:我們就想讓外界知道,中國和我們在一起,中國軍隊來了就行,演不演、演什么無所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