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廣元
您觸手可及的朋友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7月18日至21日,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劍門尋跡承紅色 蜀道躬行礪初心”實踐團隊赴廣元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以“三進三走”為主線,在蜀道千年脈絡中感悟紅色血脈與生態(tài)智慧的交融共生。
7月18日,實踐團在劍閣縣下寺鎮(zhèn)雙旗村參觀了村史館、“天空之鏡”和鄉(xiāng)村民宿,從戲班子、豆腐非遺、實景演藝中感受“守護”熱望,從村民奮斗中體會“跨越”力量,更從鄉(xiāng)村發(fā)展里讀懂文化振興的堅韌智慧,明白最動人的史詩書寫在沾著泥土味的平凡托舉中。
7月19日,實踐團來到“紅軍攻克劍門關遺址”,在紀念館凝望飽經(jīng)戰(zhàn)火的軍號、在紀念碑前仰望紅軍戰(zhàn)士匍匐攻堅的浮雕,感受不屈不撓的長征精神、不勝不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隨后,團隊攀登了劍門關鳥道,親見“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的奇景,走過的不僅是蜀道天險,也是三國要塞和革命豐碑。接著,實踐團沿著總書記足跡來到翠云廊參觀學習、感悟自然、汲取力量。
7月20日,實踐團來到千佛崖和皇澤寺及女皇文化陳列館,感受到文物保護工作的艱辛。隨后,團隊在四川省劍門關高級中學校與師生面對面交流,宣講四川大學招生政策、分享學習經(jīng)驗和實踐成長感悟,在思想碰撞中傳遞知識力量與青春責任。
7月21日,在劍閣縣下寺鎮(zhèn)政府會議室,組織開展“農(nóng)文旅融合發(fā)展”交流座談會。會上成員以本次實踐的所見所聞,分享在廣元這片熱土孕育的紅色基因、歷史底蘊、生態(tài)思想,積極探討青年一代在古柏保護制度、文旅融合路徑以及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的使命擔當。
此次實踐讓川大學子領略到廣元大地上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歷久彌新的紅色文化、淳樸無私的鄉(xiāng)村文化、葳蕤蓬勃的生態(tài)文化。新時代的長征路,他們將大力發(fā)揚蜀道精神,做文化根脈的守護者、紅色基因的傳薪人,以青春之我,筑山河長青!
重走,方知先輩篳路藍縷;躬行,始覺吾輩使命在肩。
- End -
撰稿 |劉芷妤
編輯 |徐韓丹
校審 | 陳 嵐
初審 | 蒲洪旭
值班編委 | 董 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