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對著鏡頭,把話說得斬釘截鐵:“印度絕不會為了妥協,傷了農民、牧民、漁民的利益?!?這話聽著硬氣,背后卻是一肚子火——特朗普最近的操作,快把這位印度總理逼到“擺爛”了。
南亞這攤渾水,被特朗普攪得更渾:一邊給巴基斯坦19%的“友好關稅”,一邊給印度疊到50%;一邊吹噓“調解印巴沖突”,一邊攛掇“巴基斯坦賣油給印度”。莫迪怕是想不通:說好的“朋友”,怎么比對手還狠?
特朗普的“印巴迷之操作”,把莫迪氣笑了
7月30日那天,特朗普的一條帖子,差點讓莫迪摔了手機。
這位美國前總統宣布:“剛和巴基斯坦達成協議,幫他們開發(fā)石油儲備,說不定哪天他們能把油賣給印度呢!” 這話在印度聽來,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印巴之間的貿易,早就冷到冰點了。
官方數據擺在那:2024年4月到2025年2月,印度對巴基斯坦出口跌了56.91%,只剩4.91億美元;從巴基斯坦進口更是“零”。想當年2019年,印度對巴出口還能到20.6億美元,如今連零頭都不夠,大部分交易還得靠第三國轉口。兩個加起來16.5億人的大國,貿易量還不如個小國,特朗普卻覺得“賣油”是件容易事?
更讓莫迪窩火的是,特朗普似乎完全不懂印巴的“死結”。宗教、領土爭端扯了幾十年,別說賣油,就連正常的邊境貿易都時斷時續(xù)。印度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罵開了:“他以為這是美國和加拿大呢?沒常識也別瞎攛掇!”
關稅“雙標”太刺眼:巴基斯坦19%,印度50%
8月1日,美國甩出的關稅清單,徹底撕碎了莫迪的“友誼幻想”。
巴基斯坦拿到19%的關稅,印度呢?先是25%,沒過幾天又疊了25%,合計50%。這意味著,印度商品想進美國,成本直接漲一半——紡織、醫(yī)藥這些主力出口行業(yè),基本沒法做了。
莫迪想不通:論“合作”,印度答應買美國能源、開放工業(yè)品市場;論“立場”,印度雖然買俄油,但也沒像巴基斯坦那樣跟美國對著干。怎么到了特朗普這兒,對手成了“香餑餑”,自己成了“出氣筒”?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還總把“調解印巴沖突”掛在嘴邊,仿佛自己是兩國的“和平使者”??稍谀峡磥?,當初印度本想借著沖突“敲打”巴基斯坦,是特朗普橫插一杠子把事情摁下去的?!扒肺业娜饲闆]還,倒先給對手好處,這叫哪門子調解?”印度官員私下吐槽。
50%關稅壓頂,莫迪只能“擺爛式反擊”
面對50%的關稅,莫迪的回應透著股無奈:“絕不犧牲農民、牧民的利益?!?這話翻譯過來就是:農業(yè)、乳制品這些美國想進的領域,絕不讓步。
其實印度不是沒讓步過。談判時,他們答應把40%的美國工業(yè)品關稅降到零,汽車、酒精關稅也逐步降,甚至忍著國內壓力搞配額制??商乩势找母啵绕涫寝r業(yè)市場——印度農民占了人口的60%,誰動他們的利益,誰就得丟選票。莫迪再想談,也不敢拿選票開玩笑。
如今關稅漲到50%,印度反而“擺爛”了。外交部發(fā)聲明:“美方行為不公平、沒依據,印度會采取一切措施護利益。” 至于措施是什么?暫時沒說。有人猜是報復性加稅,有人說要減少美國能源采購,但說到底,印度能打的牌不多。
就像一位印度商人說的:“50%的關稅,跟禁運差不多了。反正都做不成生意,不如硬氣到底?!?/p>
南亞這鍋粥,被特朗普攪得更渾
特朗普的操作,不止讓印巴關系更僵,還把南亞的水攪得更渾。
巴基斯坦拿到19%的關稅,自然樂意跟美國走近,甚至有人提議“把石油先運到第三國,再轉賣給印度”,故意膈應莫迪。印度則把氣撒在貿易上,悄悄收緊了對巴基斯坦的邊境管控,連之前勉強維持的轉口貿易都卡得更嚴了。
更麻煩的是,其他南亞國家也看傻了眼。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本來還想跟著印度“抱美國大腿”,現在一看“朋友”待遇還不如“對手”,趕緊轉頭找歐盟、東盟談合作。特朗普這一通操作,愣是把美國在南亞的“朋友圈”拆得七零八落。
莫迪最近在公開場合話少了,更多時候是強調“保護本國利益”?;蛟S他終于明白:在特朗普的“贏學”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用”。至于南亞的穩(wěn)定?那怕是比不上一句“我促成了石油交易”的噱頭重要。
(據印度商工部數據、特朗普社交平臺帖子、美國關稅清單、印巴貿易協會報告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