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8月8日電,8月7日,一天兩起襲擊,一張中東局勢的鮮血地圖再次被染紅。
以色列無人機的尾翼呼嘯穿過黎巴嫩的天空,死亡與傷痛在安靜的東部小鎮(zhèn)炸裂開來。
貝卡谷地,這片視野遼闊卻命運起伏的土地,再次成為了沖突的火藥桶,事發(fā)地點毗鄰一處邊境檢查站,那是一輛普通汽車,看上去毫無特別之處,然而天空中的機械死神卻毫不留情,在無人察覺的片刻間沖著地面俯沖。
瞬間,爆炸聲響徹山谷,一切都被撕碎:車子被凌空掀翻成碎片,人們絕望的喊叫聲夾雜在沖天的濃煙中,根據(jù)現(xiàn)場傳來的報道,這次襲擊造成了5人死亡,10人受傷,這些數(shù)字在戰(zhàn)火紛飛的中東并不顯眼,但對于“受害者”來說,這就是世界的盡頭。
地面上的救援可能還在混亂中摸索,但以色列無人機明顯毫無停歇的意思,它們繼續(xù)尋找下一目標,就在同日,黎巴嫩東部的卡夫丹鎮(zhèn),再一次陷入了悲劇的陰霾,這里本該是一座平靜的小鎮(zhèn),但災禍擊穿了街道的寧靜。
一名男子只是在自家住宅旁活動,卻在以色列無人機“冷酷判斷”的鏡頭下成了死亡的信號,一枚打擊精準的導彈毫無氣息地墜下,男子被當場炸死,熟悉他的鄰居記得,這人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地方農(nóng)民,不曾參與任何暴力或政治沖突,卻最終淪為來自天外的致命攻擊目標。
整個貝魯特以東的黎巴嫩地區(qū),7日當天都籠罩在巨大的恐懼之中,貝卡谷地和卡夫丹鎮(zhèn)相隔并不算遠,但這兩起襲擊卻像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噩夢,直戳人心的每一根神經(jīng),掀翻的汽車殘骸、破碎的土木磚瓦、無法清理的血跡、哭嚎著的家屬,這些場景讓人陷入絕望無法擺脫。
無人機再一次成為人命代價背后沉默的終極殺手,以色列的無人機技術(shù)可以說“精準致命”,可問題是,它到底打的誰?為何普通的汽車、毫無威脅的普通人家、甚至一個毫無標志的小住宅旁,都成了“以色列合法目標”?
黎巴嫩政府還未完全處理上一輪沖突帶來的創(chuàng)傷,這次襲擊的后果像一處新裂開的傷口,再次讓東部地區(qū)血流如注,地方的醫(yī)療機構(gòu)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應對這樣連番激烈的襲擊,傷者哭喊著涌入,卻缺乏醫(yī)療資源來救治,場面痛苦到難以直視。
以色列政府對襲擊的緣由并沒有給出明確回應,也尚未證實是否存在具體軍事目標,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取人性命”或許并不是因為真有不可替代的抹殺理由,只是手段過于隨意,無論導彈的落點是有意還是偶然,它都無法洗脫殺戮的冷血事實。
,無人機用那種機械化的精準操作,將“平民”和“敵人”攪成了一團灰燼,而今的黎巴嫩東部,那里的人們恐怕已經(jīng)難以入眠,因為戰(zhàn)爭的幽靈本就從未遠離,這一件件發(fā)生的死亡事件被鳥瞰的目光冷冷記錄下來,而地面上,黎巴嫩人卻只能用肉眼嗎啡化自己眼中的絕望。
談什么和平進程?談什么國際秩序?在貝卡谷地和卡夫丹的實際情緒里,只不過是積累的新一輪屈辱、不甘與淚水罷了,可能對遙遠的旁觀者來說,這一次襲擊或許只是中東沖突中的一次例行插曲,甚至都不會成為主流報道的。
而在掩映著黎巴嫩東部山川的灰蒙煙幕里,那些受害者的家庭卻是實實在在地遭受了一生也難以平復的劇痛,
天在陰霾下愈加昏暗,山谷在火光之后更顯幽暗,無人機即使遠離了,但長長的陰影卻濃重地籠罩在那里,久久無法散去,讀者們可以踴躍評論區(qū)留言,寫出自己觀點呦?。?!
參考資料
以色列襲擊黎巴嫩東部致16人傷亡,2025-08-08 10:36·中國新聞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