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時間來到1949年之際,隨著我軍在解放戰(zhàn)場上相繼解放了一些城市之后。國民黨軍逐漸喪失在解放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國民黨軍已經(jīng)再無回天之力了。就在這個時候老蔣麾下的胡宗南以及宋希濂卻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
但是所幸這個想法老蔣沒有同意,最后也沒有得以實施。
晚年宋希濂回憶道,要是當時真的做了,那么自己與胡宗南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了。究竟是什么想法呢?
一、一步一步走向敗局
對于老蔣而言此生最重要的就是權利與地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徒勞,只有這兩點是他人生所追求的。
所以也就是因為這,才導致了他之后的失敗。對于一個領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向。
但是從最開始的“四一二政變”到之后的“解放戰(zhàn)爭”沒有一次是老蔣能夠聽進去百姓的意愿的。
但是其最重要的還是國民黨軍內(nèi)部的原因其一就是國民黨內(nèi)部不團結,大家都各自為營。不為勝利不為未來。
為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再加上老蔣狐疑的性格。導致他在解放戰(zhàn)場上寧愿用一些能力根本就不行的將領,也不愿用一些虎將。
本來國民黨內(nèi)部就派系林立再加上老蔣心胸狹隘,國民黨軍不失敗誰失???
時間來到1948年,這是解放戰(zhàn)爭中最重要的一年。也是徹底定下勝負的一年,隨著三大戰(zhàn)役的進行。
東北華中接連失去大城市,老蔣能夠擁有的越來越少了。這也就預示著他即將走向失敗。
二、破釜沉舟
前文也說到了,現(xiàn)在的國民黨軍已經(jīng)是敗局已定了。但是在當前的戰(zhàn)場上,依舊有不少的國民黨將領如同困獸一般。
想要打,打不過我軍想要撤,不能撤。其實不用說大家也都可以想象到,依照老蔣的性格,怎么會允許手下的將領撤退,怎么會允許自己撤退。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一些將領只能是在戰(zhàn)場上做無用功。并且在這個時候國民黨軍中有一部分人已經(jīng)開始想著怎樣為自己謀出路了。
他們也已經(jīng)逐漸的意識到,要是一味的聽老蔣的。結果定是兵敗身死。
其實蔣介石雖然說是一把搞政治的好手,但是在將星如云的解放戰(zhàn)場上他確實有一些不夠看的。
戰(zhàn)敗之后他的心腹愛將杜聿明就曾經(jīng)說過:國民黨能有今日之局面,其中一部分就是因為蔣介石亂指揮造成的。
于是這個時候奉命固守西南的胡宗南以及宋希濂就產(chǎn)生了自己的想法。由于在中原地帶節(jié)節(jié)敗退于是老蔣就產(chǎn)生了想要利用西南地區(qū)作為自己的后盾。
利用西南的地勢,來進行休整以備之后再次進行反擊。
于是就有了之后的宋希濂與胡宗南一起固守西南的事情。其實二人還是很有淵源的,因為他們都是黃埔軍校一期的學子,雖然說在校期間可能二人并不是關系很好,但是有著同學的友誼總歸是不一樣的。
對于老蔣的莫名自信以及看不清局勢,這二人顯然就冷靜多了。面對當前的局勢,他們也是十分的發(fā)愁。
于是在談話之際,二人就說起來當下應該如何做才能打破這一局面。在他們看來老蔣這個固守西南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
他們手下這些臨時征來的兵根本就不是我軍戰(zhàn)士的對手,真的打起來來也不過就是白白的為國民黨軍犧牲罷了。
說到這胡宗南詢問宋希濂的有什么好的想法,于是宋希濂就說出了一個自己早就想好的方法——移緬。
簡單來說就是保留當前的有生力量,讓現(xiàn)在他于胡宗南手中的兵力都移到緬甸境內(nèi)。在那里進行修養(yǎng)。
等到時機成熟之后再進行反擊,這樣即使是華中地區(qū)的國民黨軍戰(zhàn)敗。那么他們手中還有在緬甸的幾十萬大軍。
即使是卷土重來也有資本,聽完宋希濂的計劃之后,胡宗南直點頭稱好。他也覺得宋希濂此舉可行。
說干就干,之后的二人就開始進行籌備工作。但是這兩人現(xiàn)在籌備的十分的積極,但是也有一個最致命的原因他們都忘記了。
那就是關于這個計劃老蔣是否會同意,要是同意了還好說。要是不同意,這兩人真的能夠勸得了老蔣?
這邊當胡宗南以及宋希濂剛剛把這個計劃告訴老蔣的時候,就遭到了老蔣的一頓訓斥。將二人這種撤退的行為貶低的無一是處。
對于胡宗南以及宋希濂兩人也是被罵得狗血淋頭。說二人被我黨的幾次勝利嚇破了膽,不配為一名將領……
之后更是給二人下了最后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西南!
三、晚年回憶
接到命令的二人也逐漸明白了。當前他們已經(jīng)是別無選擇了,宋希濂不愧為黃埔名將,在他到達西南之后,就開始大張旗鼓的整頓。
這個時候老蔣的電文也是一封接著一封的送到西南宋希濂已經(jīng)胡宗南的手中。老蔣看來這已經(jīng)是他的最后一條路了。
如果此次再次失敗,那么國民黨軍真的是再無回天之力了。在大陸真的是再也沒有反攻的可能了。
之后的老蔣甚至親自來到西南進行戰(zhàn)略部署。但是只能說現(xiàn)在的國民黨軍無論做什么都是無用功。
當前的大局勢就是這樣,老蔣最引以為傲的五大主力早就在戰(zhàn)爭中被我軍全殲。這個時候老蔣麾下的多位將領都在戰(zhàn)爭中犧牲或者是被捕。
老蔣是連將用都沒有,杜聿明、王耀武、黃百韜……
所以現(xiàn)在的西南已經(jīng)是老蔣最后的退路了,所以應該只能說宋希濂二人被罵的也不算虧。
但是即使是有宋希濂以及胡宗南二人一同指揮,也無法挽回當前的敗局。
果不其然,在之后的戰(zhàn)爭中,我軍勢如破竹直接將二人的防御線打斷。之后兩人只能分開突圍,在同年12月宋希濂被捕。
胡宗南乘坐飛機逃往臺灣與老蔣會合。
戰(zhàn)敗之后的宋希濂就被關押到功德林中進行改造。在改造期間由于態(tài)度良好、積極,在第一批功德林戰(zhàn)俘釋放中,與杜聿明一起得以回到社會。
晚年的宋希濂也曾經(jīng)感嘆過,幸好當年的計劃老蔣沒有同意。不然現(xiàn)在的他早就是國家的罪人,哪能還有會回到社會的一天呢?
結語
即使當年的老蔣同意了宋希濂的計劃,需要克服的因素還是很多。最后這幾十萬大軍到了緬甸之后能剩多少都是一個問題。
并且即使是逃到了緬甸依舊不是我軍的對手,只不過是解放時間再晚一些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