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張文秋買槍到武昌,不僅遇到了愛情,還見到了毛主席、楊開慧和他們的3個兒子
張文秋童年全家福,右起:張文秋、父張楠、母孔慶蘭、懷抱弟弟張振甲、孿生妹妹、后排哥哥張振鰲
張文秋(1903~2002)出身湖北京山一官宦家庭,在湖北一師上學(xué)時,結(jié)識了董必武、陳潭秋、惲代英等老師,參加了革命,1926年加入了共產(chǎn)黨。
1927年初,張文秋因為膽大心細受京山縣委指派去武昌買100條槍。
在等槍期間,經(jīng)惲代英介紹去聽一場演講,演講者正是高大帥氣、滔滔不絕、激情澎湃的年輕軍官陳謙初,他時任北伐軍第11軍政治部宣傳科社會股長,是宣傳隊總教官。
陳謙初的演講贏得了張文秋的芳心,他們相戀了。
此時,另一個重要人物也來到了武昌,他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是1927年2月中旬來的,10天后,楊開慧、楊開慧的母親楊老太太、岸英、岸青和保姆陳玉英,也一同到了武昌,住在都府堤四十一號靠左邊的房里。
1927年,毛主席楊開慧在武昌的住所
這里出門的右邊就是武昌農(nóng)民運動講習(xí)所。
當(dāng)時的農(nóng)民運動講習(xí)所
1927年4月4日,毛澤東創(chuàng)辦的中央農(nóng)民運動講習(xí)所舉行開學(xué)典禮。劉謙初邀請張文秋一起去聽“農(nóng)運王”毛澤東的演講,這是她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遺憾的是,那天的人太多,他們根本無法接近毛澤東,劉謙初不甘心,他們又專程到都府堤41號毛澤東的家中去拜訪。
在他們談話中間,楊開慧從房里走出來,倒了茶,端來了花生和瓜子。岸英和岸青緊緊跟在她的身后,一個大約四五歲,一個大約兩三歲,很討人喜歡。
張文秋給他們一人抓了一把花生。岸英很有禮貌地說:“謝謝!”岸青也跟著哥哥說:“謝謝!”
為了不影響大人談話,保姆把兩個孩子領(lǐng)了出去。張文秋怎么也沒想到,這兩個孩子以后會成為她的女婿。當(dāng)時,剛出生不久的毛岸龍還睡在搖籃里。
令張文秋更沒想到的是,楊開慧1930年10月被敵人殺害,撇下了3個幼子,她的丈夫劉謙初1931年4月5日犧牲,撇下了沒有見過面的女兒劉思齊。
34歲的張文秋在西安辦事處,偶遇了賭氣離開延安的賀子珍,還遇到了第二次愛情
陳振亞、張文秋和女兒劉思齊在延安,思齊有了新爸爸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張文秋奉命從上海經(jīng)西安去延安。
她帶著女兒在西安辦事處停留期間,張文秋見到了鄧穎超,認識了賀子珍、賀炳炎等同志,還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陳振亞,他也來到西安準(zhǔn)備去延安。
賀子珍因為長征時負過重傷,又和毛主席因誤會吵了架,賭氣離開延安準(zhǔn)備去上海做手術(shù)。
張文秋看她們沒有便服,就送給鄧大姐一件綠綢絲棉旗袍和一條茄色的毛褲,送給賀子珍一件紫紅色絨衣和一條淡青色的毛褲,還拿出一條灰色毛圍巾,送給在長征戰(zhàn)斗中失去了一條胳膊的賀炳炎師長。
因為張文秋在上海一直做的地下工作,經(jīng)常變換身份,這些衣服都是工作需要。
賀子珍還約張文秋到西安城內(nèi)去理發(fā),在理發(fā)館賀子珍問張文秋:“你在白區(qū)呆過那么長時間,白區(qū)的婦女留什么樣的發(fā)型?你看我理什么發(fā)才合適呀?”
張文秋建議賀子珍燙發(fā),她自己因為要去延安,就剪了短發(fā)。
沒想到,賀子珍因為上海淪陷去了蘇聯(lián),張文秋到了延安,和敬佩的殘疾紅軍陳振亞結(jié)了婚,生下了次女張少華(后改名邵華)。
1939年,張文秋帶著2個女兒隨丈夫陳振亞去蘇聯(lián)治病,被盛世才扣留新疆8年,1941年,陳振亞被謀殺,死于新疆。
張文秋又失去了丈夫,剛剛享受了幾年慈父之愛的孩子,轉(zhuǎn)眼又成了無父的孤兒。
張文秋在獄中生下了第3個女兒張少林,3個女兒和媽媽一起度過了4年的牢獄生活。經(jīng)組織營救,于1946年7月回到延安。
1946年剛回延安時,張文秋(右二)和戰(zhàn)友合影,前排右起:少林、少華、思齊
邵華曾說:在姐妹三人中,我是最幸運的,姐姐和妹妹都是在還沒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就飽嘗了牢獄之苦,最殘忍的是,她們都從未見過自己的生身父親!
可幸福的日子總不長久,磨難又接踵而至。
張文秋永遠忘不了那個晚上,女婿毛岸英來向她深情告別
毛岸英和劉思齊結(jié)婚照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
10月14日晚上11點多鐘,毛岸英匆匆忙忙地來到岳母家里,說:“媽媽,我明天清早要出國,要離開北京。我是來向您告別的,并且有一件事情要拜托您,希望您答應(yīng)我的要求?!?/p>
張媽媽急忙問:“你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什么時候回來?你有什么事?盡管說!”
岸英說:“爸爸讓我到蘇聯(lián)去。事情是保密的,我不能多講。我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就可以回來了。我要走了,就是對我弟弟岸青很不放心。我爸爸工作忙,無法照顧他。您是知道的,江媽媽連我爸爸都不管,她是不會照顧岸青的。因此,我特意來拜托您,請您看在我母親和我的份上,幫我照顧他。如果他在經(jīng)濟上有困難,請您幫他解決?;硕嗌馘X,請您記下賬,我回來再還。我已經(jīng)告訴過岸青,叫他仍和以前一樣,同思齊一道去看望爸爸后,就到您這里來過星期天。希望媽媽接受我這個要求,我走就放心了?!?/p>
毛岸英一邊說,一邊流下了眼淚。
他對弟弟極有情義。他們流落上海的四年里,他自己不吃要讓給弟弟吃,自己不穿要讓給弟弟穿。他要走了,就擔(dān)心弟弟沒人管。
哥哥看弟弟寵膩的眼神
張媽媽對岸英說:“既是你爸爸叫你去國外辦事,你就放心去好了。照顧岸青的事,我負責(zé)。岸青是供給制,錢很少。我現(xiàn)在是薪金制,錢比較多。今后,他的衣服鞋襪和零用錢,都由我管,他的生活,都由我照顧。你放心去工作好了,不必擔(dān)心?!?/p>
張媽媽答應(yīng)了岸英的委托。
令張媽媽沒想到的是,這個承諾要用一生去完成。
岸英又說:“媽媽,我還有一件心事,希望媽媽對岸青的婚事多操操心?!?/p>
張媽媽說:“你放心吧!我會留意的。”岸英把思齊和弟弟托咐給媽媽,他非常高興。
他停了停,又說:“現(xiàn)在北京有好多機關(guān)干部,都在報名參加志愿軍。我想從蘇聯(lián)回國以后,將來也去報名參加志愿軍、去抗美援朝、你贊不贊成?”
媽媽表示不贊同,岸英就停住了,他在試探要不要告訴疼他愛他的張媽媽。
毛岸青、邵華、張媽媽
當(dāng)岸英走時,又說:“媽媽,我以前看到您有一塊手表,是帶有日歷的自動夜光表。因為工作需要,我想向您借用一下,回國后還您,好嗎?”
媽媽說:“這塊表就送給你了,拿去用,不要還了!”
做夢也沒想到,這塊手表和斯大林送給他的那支小手槍,以后會成為烈士遺體的辨認標(biāo)志。
更沒想到,在特殊年代,又因此遭到江等人的陷害又入了共產(chǎn)黨的監(jiān)獄。這是她一生第3次坐牢。
1960年,在毛主席的攝合下,邵華和毛岸青結(jié)婚了。
邵華陪姐姐來到朝鮮,在岸英哥墓前,她哭著告訴了岸英哥這個好消息:“岸英哥,岸青現(xiàn)在很好,你不要太牽掛了。你當(dāng)年最喜歡的小妹妹和你最放心不下的弟弟結(jié)婚了,這回你應(yīng)該放心了吧。岸青身體很好,喜歡讀書、學(xué)習(xí),興趣廣泛,多才多藝。我和岸青互敬互愛,互助互諒,生活非常幸福。”
毛岸英、毛岸青兄弟是不幸的,不幸中的萬幸,他們又遇見了2個好媽媽。
蘇聯(lián)8年,賀子珍媽媽以博大的胸懷給予兄弟倆超乎母愛的關(guān)心,張文秋當(dāng)了岳母后,直到99歲逝世,張媽媽更是給予岸青無微不致的照顧,讓岸青品嘗到了久違的“家”的溫暖。
這是對偉人的回報,對楊開慧烈士的致敬,對女婿毛岸英的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