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剛把辭職信放在老板桌上,還沒來得及說話,辦公室的門就被推開了。進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公司的三位高層:CEO林總、COO張總,還有財務總監(jiān)王姐,全都黑著臉。
"小李,你這是什么意思?"林總拿著我的辭職信,語氣有些激動。
我冷靜地說:"兩年了,說好的股權分紅一分錢都沒見到,我不想再等了。"
張總急忙說:"小李,你聽我解釋,股權的事情有些復雜......"
然而,接下來王姐說的話,讓我整個人都震驚了......
兩年前,我從一家傳統(tǒng)企業(yè)跳槽到了這家叫"未來科技"的公司。當時我在原來的公司做了三年的產品經理,工作穩(wěn)定,月薪1.2萬,但總覺得沒什么發(fā)展前景。
正好那時候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很火,我也想出來闖闖。未來科技是一家專門做企業(yè)管理軟件的公司,成立才一年,但發(fā)展很快。
面試我的是CEO林總,一個三十五歲的海歸,看起來很有魄力。他對我的背景很滿意,當場就決定錄用我做產品總監(jiān)。
"小李,我很看好你。"林總說,"我們公司正處在快速發(fā)展期,需要像你這樣有經驗的人才。"
談到薪酬時,林總開出的條件讓我很心動。
"基本工資1.5萬,年終獎至少兩個月工資。最重要的是,公司會給你0.5%的股權,每年都有分紅。"林總認真地說,"我們公司去年營收已經500萬了,今年預計能達到1500萬。按照5%的分紅比例,你一年能拿到幾萬塊的股權分紅。"
我心里算了一下,如果真如他所說,股權分紅確實很誘人。而且,0.5%的股權,如果公司將來上市或者被收購,價值就更大了。
"股權的事情怎么操作?"我問。
林總從抽屜里拿出一份合同:"都寫在這里了,你看看。"
合同上確實寫著:乙方(我)在公司工作滿一年后,享有公司0.5%的股權,每年按照公司凈利潤的5%進行分紅。
我?guī)缀鯖]怎么猶豫就簽了合同。
剛入職的時候,我對公司的前景很樂觀。未來科技的主打產品是一套企業(yè)OA系統(tǒng),功能很全面,在市場上也有一定的競爭力。
我負責產品的迭代升級,工作很忙但也很有成就感。公司的氛圍很不錯,大家都很年輕,充滿干勁。
第一年,公司的業(yè)績確實不錯。我們簽了好幾個大客戶,營收達到了1200萬。雖然沒有達到林總說的1500萬,但也算超出了我的預期。
年底發(fā)年終獎的時候,我拿到了三個月的工資,比承諾的兩個月還多。我心里很高興,覺得跳槽的選擇是對的。
但我詢問股權分紅的事情時,財務王姐說:"小李,你工作才一年,按照合同,要滿一年才能享受股權權益。而且分紅是在第二年才開始的。"
我翻看了一下合同,確實有這個條款。雖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畢竟股權這種東西確實需要一定的工作年限。
第二年,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公司推出了幾個新產品,市場反應都不錯。我主導的那套CRM系統(tǒng),還獲得了行業(yè)獎項。
林總經常在公司會議上表揚我:"小李是我們公司的核心人才,產品能做得這么好,他功不可沒。"
年中的時候,我主動找林總詢問股權分紅的事情。
"林總,今年上半年公司業(yè)績不錯,年底的股權分紅大概能有多少?"
林總想了想說:"小李,你別著急。公司今年要擴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可能暫時沒有太多利潤用來分紅。但我保證,明年一定會有的。"
我有些失望,但想著公司要發(fā)展,需要資金也能理解。
年底,我又拿到了三個月的年終獎,但股權分紅依然沒有。王姐的解釋是:"公司今年雖然營收不錯,但因為擴張投入太大,凈利潤很少,所以分紅暫時取消。"
"那我的股權呢?"我問。
"股權證書我們正在準備,很快就給你。"王姐說。
但直到第二年結束,我也沒看到什么股權證書。
進入第三年,也就是今年,我開始對公司的承諾產生懷疑。
我注意到,公司雖然營收在增長,但利潤情況我們這些員工完全不知道。財務報表從來不公開,王姐總是說"商業(yè)機密"。
更讓我疑惑的是,我發(fā)現林總開上了豪車,張總也換了更大的辦公室,公司高層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了,但我們普通員工的待遇卻沒什么變化。
年中的時候,我再次找林總談股權分紅的事情。
"林總,我已經工作兩年多了,股權分紅的事情是不是該落實了?"
林總有些不耐煩:"小李,你怎么老是想著分紅的事情?公司給你的待遇已經很不錯了,你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可是當初簽合同的時候,您親口答應的。"我據理力爭。
"合同上寫的是凈利潤分紅,但公司這兩年都在投入期,哪有什么凈利潤?"林總的語氣有些冷淡。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當初正是因為股權分紅的承諾,我才選擇了這家公司,現在卻成了一紙空文。
最讓我憤怒的是,前段時間我無意中聽到林總和張總的對話。
那天我去林總辦公室匯報工作,門沒關嚴,聽到里面在說話,我就在門外等著。
"公司今年的利潤應該不少吧?"張總說。
"嗯,大概有300萬。不過賬面上要做虧損,這樣稅少交一些,員工也不會鬧著要分紅。"林總回答。
"那些簽了股權分紅協(xié)議的員工怎么辦?"
"拖著唄,反正合同寫的是凈利潤分紅,賬面上沒利潤,他們也沒話說。"
聽到這里,我氣得渾身發(fā)抖。原來公司有利潤,只是故意做成虧損,就是為了不給我們分紅!
當天晚上,我就決定辭職。
今天早上,我寫好了辭職申請,直接找到林總。
"林總,這是我的辭職申請。"我把信放在他桌上。
林總看都沒看,就說:"小李,你這是怎么了?工作不順心嗎?"
"林總,我們都是明白人,股權分紅的事情您心里清楚。"我直接說道,"我不想再等了,準備離職。"
林總臉色一變:"小李,你別沖動。股權分紅的事情可以再商量。"
"沒什么好商量的,我已經決定了。"我轉身準備離開。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張總和王姐一起走了進來。三個人的表情都很嚴肅。
"小李,你先別走,我們好好談談。"張總說。
我冷笑一聲:"有什么好談的?說好的股權分紅,兩年了一分錢都沒見到,我還留在這里干什么?"
三個人對視了一眼,然后王姐開口了,她說的話讓我徹底震驚:
"小李,實話告訴你吧,公司這兩年確實有利潤,而且不少。但分紅的事情不是我們不想給,而是股權結構出了問題。"
我愣愣地看著王姐,不明白她說的股權結構問題是什么意思。
"什么股權結構問題?"我問。
王姐看了看林總和張總,似乎在征求他們的意見。林總點了點頭,王姐才繼續(xù)說:
"小李,你知道我們公司的真正股東是誰嗎?"
我搖搖頭。我一直以為林總是大股東,張總和王姐也有股份。
"實際上,我們三個都只是職業(yè)經理人。"王姐的話讓我更加疑惑,"公司真正的大股東是一家投資公司,占股70%。"
"那跟我的股權分紅有什么關系?"
張總接過話:"問題就在這里。投資公司在投資協(xié)議中規(guī)定,在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購之前,所有利潤都要用于再投資,不允許分紅。"
我感覺腦子有點亂:"那你們當初為什么要答應給我股權分紅?"
林總有些尷尬:"因為我們也沒想到投資公司會有這樣的條款。當初簽投資協(xié)議的時候,我們太急于拿到資金,很多細節(jié)都沒仔細看。"
"所以你們就欺騙我?"我憤怒地說。
"不是欺騙,是我們確實想給你分紅,但被投資公司的條款限制了。"張總解釋道。
我冷笑:"那為什么不早點告訴我實情?"
三個人又對視了一眼,王姐咬了咬牙,說出了一句讓我震驚的話:
"因為如果你知道真相,肯定會離職。而你一旦離職,公司就面臨一個巨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