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軍事領域的一則消息引發(fā)廣泛關注。據阿拉伯防務網報道,埃及方面以技術問題為由,取消了殲 10CE 戰(zhàn)機交易,聲稱該戰(zhàn)機存在安全漏洞,具體表現為可能遭受軟件攻擊,為保護敏感軍事數據和通信,避免飛行員和系統面臨重大作戰(zhàn)風險,故而取消交易。埃及方面還表示,即便中方可以提供軟件更新和保障,但修復未來漏洞或重大系統漏洞后果的成本將高得多。
然而,俄羅斯聯邦新聞網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稱這實際上是迫于美國的壓力,殲 10CE 戰(zhàn)機既沒有技術故障,也沒有安全漏洞?;仡欉^往,美國在軍事交易施壓方面可謂劣跡斑斑。2019 年,正是美國施壓,迫使埃及放棄了訂購 26 架蘇 35 重型戰(zhàn)機計劃。當時,美國、法國等國媒體大肆宣傳蘇 35 戰(zhàn)機技術性能不行,不能執(zhí)行現代化空戰(zhàn)行動,美國還拿出《通過二級制裁反擊美國對手法》法案進行壓制。最終,法國趁機推銷陣風戰(zhàn)機,聲稱陣風戰(zhàn)機可以拯救埃及空軍,而背后實則是以色列在推動,以色列一直想盡辦法阻止埃及獲得現代化戰(zhàn)機。
此次埃及取消殲 10CE 戰(zhàn)機交易,與當年蘇 35 戰(zhàn)機交易受阻事件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從表面看,埃及似乎是基于技術安全考量做出決策,但背后美國施壓的影子卻難以抹去。美國為了維護其在中東地區(qū)的軍事霸權和戰(zhàn)略利益,不惜動用各種手段干涉他國軍事交易。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正常的軍事貿易秩序,也凸顯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霸道行徑。埃及在這場博弈中,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既要考慮自身的軍事需求和安全保障,又不得不權衡美國施加的壓力,其處境著實尷尬。
《阿拉伯軍隊困境:裝備依賴與體系缺失之殤》
阿拉伯國家在軍事發(fā)展道路上,長期以來面臨著諸多困境。阿拉伯國家?guī)资陙肀灰陨袎褐?,在軍事建設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許多阿拉伯國家總以為裝備一些美國、法國和俄羅斯的重武器就能充門面,建立起現代化軍隊,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他們根本不會認真長期進行軍隊建設,也缺乏適合自己國情的國防戰(zhàn)略。
以武器裝備為例,阿拉伯國家購買的西方武器,基本上都存在后門問題,這使得他們在作戰(zhàn)中可能面臨信息泄露、系統被控制等風險。而俄羅斯武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性價比優(yōu)勢,但近年來在技術更新換代方面相對滯后,已經逐漸落后于時代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阿拉伯國家想要依靠這些武器打敗以色列,無疑是天方夜譚。
要打敗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必須建立起一支輸得起的軍隊。首先,要有現代國防工業(yè),能夠進行持久戰(zhàn)。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以色列的幾波閃擊戰(zhàn)打垮,避免打兩個敗仗就退出戰(zhàn)爭的尷尬局面。其次,阿拉伯國家必須擁有獨立于美國和西方的武器系統。目前,他們購買的西方武器受制于人,俄羅斯武器又難以滿足現代化戰(zhàn)爭需求,這使得他們在軍事對抗中處于被動地位。
而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為阿拉伯國家提供獨立于西方的現代武器系統、幫助其建立現代軍工產業(yè)以及提升組織性和紀律性的國家,似乎只有中國。巴基斯坦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它拿到了 JF - 17 梟龍戰(zhàn)機生產線以及各種坦克和炮彈生產線,軍事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美國卻利用人性和軍事力量控制了中東地區(qū)大部分國家。在中東這個四分五裂、不團結的地區(qū),美國通過金錢拉攏和宣傳忽悠民眾,將一些國家綁定在親美道路上。對于不易忽悠的民眾,美國則直接駐軍,扶持親美政權壓制反美民意。美國在中東地區(qū)不僅有以色列這個“第一打手”,還在敘利亞、沙特、約旦、卡塔爾、巴林、伊拉克、阿聯酋和科威特等國駐扎軍隊,在埃及等國派駐軍事顧問,一旦這些國家有走向獨立自主道路的跡象,美國就會出手阻攔和破壞。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