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這次真急眼了,被美國軍火商當"冤大頭"耍了這么多年,終于拍桌子要討個說法。
(臺當局因美軍火商交貨延遲不滿,要求退還8353萬美元)
1、8353萬打水漂!臺當局氣不打一處來
消息顯示,臺當局罕見地向美國開出天價罰單,要求退還8353萬美元軍購款,折合人民幣近6個億。這事兒還得從臺方的"海鯤"號潛艇的糟心經(jīng)歷說起——這艘被臺媒吹上天的"自制"潛艇,關(guān)鍵部件光電潛望鏡居然被美國供應商放了鴿子。
說來諷刺,該項目最核心的觀測系統(tǒng)卻要仰人鼻息。更氣人的是,美國軍火商臨時"施舍"了一套備用潛望鏡應付測試,搞得臺方像接了別人穿過的舊鞋還得感恩戴德。
試想測試通過后又要拆裝重來,這波操作簡直是把臺當局當猴耍。島內(nèi)輿論早就炸鍋,有網(wǎng)友毒舌評論:"花大錢當小白鼠,這波操作很“臺”!"
(“海鯤”號潛艇因光電潛望鏡延遲交貨,影響測試進度)
深扒歷史賬單更觸目驚心:光是過去兩年,臺方就因索賠超期被美國拒賠64萬美元。審計報告曝光的數(shù)據(jù)顯示,臺軍開箱驗收率低得可憐,活像閉著眼睛簽收快遞。
最離譜的是,竟有17筆軍購案拖欠超過20年,其中3筆到現(xiàn)在還沒結(jié)清。這些陳年爛賬背后,藏著多少不可告人的貓膩?
2、黑賬本曝光,3大漏洞觸目驚心
這份臺審計部門曝光的"黑賬本"簡直能拍成軍購版《官場現(xiàn)形記》。3個觸目驚心的管理漏洞,活脫脫就是臺軍被美國當提款機的血淚史:
價格稽核形同虛設——美國軍火商報價單往桌上一拍,臺當局連砍價的勇氣都沒有。某型導彈系統(tǒng)采購時,同款裝備日本采購價比臺軍低12%,這筆冤枉錢夠買20輛最新主戰(zhàn)坦克。
預付款變"無息貸款"——臺當局提前支付的定金經(jīng)常在美國賬戶躺足180天。要知道去年臺方光是滯納金損失就相當于2000名士兵的年薪,這些錢夠給全體官兵每人換套新式防彈衣。
(美臺軍售,存在致命問題)
老舊案件成糊涂賬——有筆1998年的直升機配件采購案,直到2023年還在"等待交貨"。25年這可是,當年負責的官員都退休了,配件還沒到貨,這種效率放在商業(yè)領(lǐng)域早該破產(chǎn)八回了。
最諷刺的是索賠機制:美國規(guī)定收貨后1年內(nèi)必須申訴,可臺軍驗收拖拖拉拉,等發(fā)現(xiàn)問題早過了"七天無理由退換期"。去年30起索賠被拒的案件里,有17起是因為經(jīng)辦人員忘了看日歷!
3、喊得越兇,跪得越響?
這場軍購鬧劇最精彩的戲碼,莫過于臺當局突然"揭竿而起"的戲劇性轉(zhuǎn)折。要知道,過去二十年臺當局面對美國軍火商,活像被PUA的冤大頭——交貨延期?忍了!以次充好?認了!坐地起價?認栽!但這次臺當局居然敢拍桌子要賬,背后藏著三重算計:
首先看技術(shù)層面的貓膩。美國軍火商這次玩的"設備租賃"把戲堪稱商業(yè)欺詐教科書案例:先借你一套測試設備應付檢查,等正式設備到了還得拆了重裝。這套操作,等于花雙倍人工做單倍的事。
(臺當局試圖提升其公眾形象,但實際上仍然依賴美國的軍事支持)
更絕的是,潛望鏡作為潛艇的"眼睛",臨時拼裝的設備萬一測試數(shù)據(jù)有誤差,將來實戰(zhàn)就是拿官兵性命開玩笑。
政治層面的表演就更耐人尋味了,臺當局的支持率最近跌得比股票熔斷還慘,這時候突然對美國強硬,活像溺水者抓救命稻草。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出戲的劇本早寫好了結(jié)局——現(xiàn)在喊得越兇,將來跪得越響。不信看看歷史記錄:2016年臺當局也曾高調(diào)索賠,結(jié)果美方一個"供應鏈問題"的借口,就讓索賠案不了了之,最后反倒加價買了更多武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