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oanne Ho
最近有一個風聲傳得挺緊:
9月15日起,房東出租房子,必須交稅了。
昨天就有好幾個讀者問起:
一
其實,這不是新鮮事。
租金收入本來就要交稅的。
大家翻開個稅APP:
收入納稅明細,就有 「財產租賃」這一項。
當然,雖然在個稅APP上可以查詢到它,但它不算綜合所得,并不影響咱的個稅稅率。
所以說——
房東收租要交稅,不是新鮮事。
只是以往管得不嚴,官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日子也就這么過去了。
那這次新發(fā)布的《住房租賃條例》,9月15號開始施行。
它新鮮在哪呢?
強調備案
條例說了:
房東和房客,應當實名簽訂租房合同、并完成備案
房東不備案的話,房客可以備案。
出租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等方式將住房租賃合同向租賃住房所在地房產管理部門備案。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提高住房租賃合同備案服務水平,不得就住房租賃合同備案收取任何費用。 出租人未辦理住房租賃合同備案的,承租人可以辦理備案。
備案了,官方更好管理。
租房更正規(guī),租客們能少踩坑。
就是房東慘了,收租要被監(jiān)管盯得更嚴啦。
很多人關心:那會不會從嚴收稅?
不知道,邊走邊看。
客觀來說——這方面的稅收,會更好征收了。
但,會從嚴收、廣泛收嗎?
這個就看官家的評估了
畢竟稅收要考慮輿論反彈,要“拔最多鵝毛,聽最少鵝叫”
這次條例說了:
要“和稅務...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信息都共享了,房東在稅務面前裸奔。
就,老老實實做人。
如果房東——哪天收到了稅務等部門短信、電話,或者個稅APP上彈出了交稅信息。
提示要交/補稅。
就遵紀守法,做納稅好公民就是了。
二
說回來。
出租房子,要交多少稅呢?
情形有點復雜。
我簡要說下,大多數房東會遇到、租客也關心的,做完減免后——
主要是房產稅和個稅。
房產稅的法定稅率是4%,但普遍減半按2%。
個稅明面是按10%,實操中,很多地方核定在0.5%。
匯總下來,如果房東門去窗口辦理交稅,可能會面對2.5%的“一刀切”稅率。
一套月租金5千塊、年租金6萬的房子。
一年交1500塊的稅錢。
或者,落在這個值附近——各地執(zhí)行有差異。
注意了——地區(qū)不同,交稅主體不同,房產類別不同,會有差異。 我說的這種情形,更適合將名下自有商品房,出租給個人,且租金少于10萬/月的情況。
聽上去這個稅也還行?不算太多?
但問題是:
這是減免過后的稅率。
會不會將來有一天不減免了?那稅會直接上升。
10%、或更多,也有可能。
總之,如果未來房租稅收強化,出租回報率會打折扣。
三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
假如要交稅了, 有的房東琢磨著——要不漲漲房租?
租客琢磨著——房東會不會把稅的成本,加在我身上?
現實很復雜。
這關系到兩人之間,誰更強勢,誰更弱勢。
大家也知道,現在經濟下行,租房市場也不夠火熱。
房東并沒那么硬氣。
很難把這口稅收大鍋,完全扔給租客。
不僅如此,有了條例的“支援”:
租客也更硬氣了,沒有以前那么好拿捏了。
如果遇到了無良黑心房東,比如故意刁難租客,克扣押金。
租客們可以考慮用“備案”來制約房東。
有的地方,可以直接查詢,房東有無備案。
比如北京這邊,在住建委官方就能查詢。
很難說,誰比誰更厲害...
雙方互相博弈。最終,大家坐下來好好聊聊,和和氣氣的...
生活不易,大家就不要彼此為難了
PS.
最近幾個稅收方面的傳言和新聞,給人的感覺就是——
先把各種工具備齊,把風聲放一放。
看看大伙的反應...
就像健身:
先上一點力度,可以承受,再上一點力度,也可以承受。
慢慢地,耐受度就上來了
PPS.
前幾天有人問我:
最近拖拉機能不能開了,好久沒玩套利了,都落灰了。
這兩天,有點機會了。
幾個原油LOF,像161129、160723、501018、它們今天的溢價率都在3%上下。
也就是有3%左右的套利空間。
算是微微薄利吧,溢價隨時可能放大,也隨時可能消失。
小伙伴們自行決定要不要參與吧。
我自己今天是開了幾車,倒騰了一下。
要參與的話,建議看看這篇:
最好是像我一樣,給集思錄充個值,能看到盤中的“實時溢價率”。
套利更準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