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美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美國”),
憶及2025年5月12日達成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日內瓦聯(lián)合聲明”);以及
考慮到雙方2025年6月9至10日倫敦會談和2025年7月28至29日斯德哥爾摩會談;
雙方憶及日內瓦聯(lián)合聲明下所作承諾,并同意于2025年8月12日前采取以下舉措:
一、美國將繼續(xù)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guī)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商品)加征從價關稅的實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規(guī)定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關稅。
二、中國將繼續(xù)(一)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guī)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的實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關稅;并(二)根據日內瓦聯(lián)合聲明的商定,采取或者維持必要措施,暫?;蛉∠槍γ绹姆顷P稅反制措施。
本聯(lián)合聲明基于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討論情況。本次會談是根據日內瓦聯(lián)合聲明所建立的機制框架下召開的會議。中方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完)
專家:特朗普或被迫讓步 宣稱重大勝利后部分撤銷關稅
8月1日關稅休戰(zhàn)期結束后,特朗普已簽署行政令對66國加征10%-50%不等的關稅。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如英國、澳大利亞)適用10%基準稅率;展現盟友姿態(tài)并提供能源采購與投資協(xié)議的經濟體(包括歐盟、日韓及東南亞國家)適用15%-20%稅率;未按特朗普要求讓步的國家則面臨懲罰性高稅率:加拿大35%、瑞士49%、巴西50%。中國與墨西哥作為例外獲得談判寬限期。
雖然平均稅率較“解放日”宣布水平有所下調,但18.3%的關稅水平仍遠超特朗普執(zhí)政前2.4%的歷史均值,創(chuàng)194年以來新高。盡管新關稅將于8月7日生效且多國仍在談判,但學界亟需思考這個關鍵問題:這場關稅博弈的終局何在?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與未來走向如何?
耶魯大學8月1日報告:美國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達到18.3%,創(chuàng)下1934年以來的世紀新高
特朗普將關稅視為絕對權力的體現。盡管其征稅權曾受法律質疑,但憑借《1937年貿易法》和《緊急經濟法案》,他“成功”實現了四項戰(zhàn)略目標:
其一,關稅作為財政工具。特朗普懷戀麥金萊時代關稅占聯(lián)邦稅收主體的歲月,雖曾失言要求亞馬遜等美企“消化關稅”,但始終鼓吹“外國支付論”。
然而政府引用的學術研究顯示,95%的關稅成本通過進口商品價格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本質上成為主要由低收入群體承擔的累退性消費稅。這種設計旨在抵消主要惠及富人的減稅政策(即所謂“大而美法案”)。2025年上半年87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其中6月266億美元,達常規(guī)水平四倍)印證了該策略成效。
隨著稅率攀升,美國家庭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將背負更沉重的稅負,加劇財富不平等。
其二,關稅作為產業(yè)保護傘。美國制造業(yè)自1950年代起持續(xù)萎縮,1980年代金融化浪潮加速了這一趨勢。在股東價值最大化原則驅使下,企業(yè)普遍采取“裁員-外包-并購-回購”的資本運作模式,而非“保留-再投資”的實業(yè)路徑。要逆轉去工業(yè)化趨勢,需根本性重構經濟結構——削弱金融資本話語權,加大基礎設施、新能源、人力資本與研發(fā)投入。
圖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但特朗普選擇簡單歸咎他國,將關稅作為“美國優(yōu)先”的核心政策。缺乏結構性改革的情況下,關稅只會推高工業(yè)品價格、擾亂供應鏈、抑制投資信心、加劇就業(yè)不穩(wěn)定與通脹壓力。
結合其削減聯(lián)邦支出、取消新能源補貼、大規(guī)模驅逐移民等政策,這套組合拳幾無可能重振美國工業(yè)競爭力。
其三,關稅作為談判籌碼。特朗普秉持“零和”貿易觀,要求各國擴大對美采購與投資。盡管他吹噓獲得萬億美元投資承諾,但現實堪憂:蘋果所謂“四年5000億美元投資”與其2024年全球1004億美元股票回購相比杯水車薪;日本5500億美元承諾中僅1-2%屬真實投資;沙特、卡塔爾的“投資”實為采購合同;韓國3.5年1000億美元計劃不過維持其2024年232億美元的年投資規(guī)模。
這些數字游戲掩蓋不了實質:若特朗普堅持擴大出口卻不提升生產率,等于變相縮減美國民眾消費份額。更危險的是,其關稅政策正在加速動搖美元霸權根基——當各國不再愿用實體資源換取美元紙鈔時,美國戰(zhàn)后建立的金融特權體系將面臨崩塌。
其四,關稅作為地緣武器。稅率差異暴露其政治算計:歐盟、日本獲15%優(yōu)惠稅率(原定30%),而金磚五國均遭重創(chuàng)(印度25%、中國與南非30%、巴西50%)。特朗普企圖借此脅迫中印放棄采購俄油,迫使巴西、南非調整內政議程。但這種威逼注定徒勞——中國等大國必將反制,中等強國將尋求新貿易聯(lián)盟,就連歐盟等傳統(tǒng)盟友也在加速“去美元化”布局。關稅博弈反而成為構建“去美國中心化”多邊貿易體系的催化劑。
美國7月就業(yè)數據下探至歷史新低
這場“殺跌一千自毀八百”的關稅戰(zhàn)能否持續(xù)?歷史表明,關稅政策若實施超兩年便可能永久化。雖然特朗普早年前就鼓吹“關稅萬能論”,但經濟現實終將迫其讓步:2025年二季度消費支出增速驟降至1.4%(僅為2024年一半);7月非農就業(yè)僅增7.3萬人,五月、六月數據累計下修26萬;制造業(yè)PMI創(chuàng)九個月新低;CPI同比漲幅從5月2.4%升至6月2.7%。
面對經濟失速壓力,素有“TACO”(特朗普總認慫)綽號的特朗普,很可能在宣稱“重大勝利”后部分撤銷關稅。但即便及時糾偏,美國政策信譽與多邊體系根基的損傷已不可逆,一個沒有美國霸權的新多極世界秩序正在加速形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