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8日俄美雙方宣布特朗普與普京將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州舉行關于“俄烏和平”問題的會晤之后,全球各大媒體尤其是歐洲媒體發(fā)出的“在阿拉斯加逮捕普京”的呼吁聲就不絕于耳。
2023年3月17日,國際刑事法庭以普京在俄烏沖突中涉嫌“戰(zhàn)爭罪”為由對普京發(fā)出逮捕令。
2025年8月11日,歐洲媒體《金融報》發(fā)表《普京應該在阿拉斯加被逮捕,而不是被宴請》的評論文章,呼吁“普京周五抵達阿拉斯加會見美國總統(tǒng)時,他應該被逮捕而不是像某些英雄那樣受到款待和稱贊。”
該文還喊話特朗普:“特朗普總統(tǒng),如果你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協調停戰(zhàn)者,那么請在阿拉斯加逮捕普京,烏克蘭戰(zhàn)爭將在本周五就可以立即結束?!?/p>
甚至在一些西方論壇中,有人建議直接利用普京離開本土的機會對其實施威脅其人身安全的危險行動。
面對西方鋪天蓋地的喊打喊殺,這次普京的阿拉斯加之行是否危機重重呢?
國際司法專家卡特琳娜·拉舍夫斯卡在一篇評論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從安全角度看,選擇阿拉斯加作為普京與特朗普的會面地點是合理的。從俄羅斯到美國經由白令海峽有一條直接的近路,且美國并非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因此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不能成為在美國領土上逮捕普京的依據?!?/p>
拉舍夫斯卡認為,由于阿拉斯加最近距離俄羅斯本土只有3.8公里,普京能夠選擇最安全的路線,將飛機被迫降落的風險降至最低,俄羅斯也可以在必要時快速響應任何突發(fā)狀況。
即便普京選擇不太可能走的大西洋路線,類似普羅塔塞維奇案的飛機迫降事件重演的可能性也極低。
拉舍夫斯卡還指出,盡管國際刑事法院于 2023年3月對普京簽發(fā)了逮捕令,但美國無義務執(zhí)行《羅馬規(guī)約》。
特朗普此前也曾接待過其他面臨國際犯罪逮捕令的領導人。例如他曾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面。去年11 月國際刑事法院因加沙地帶的涉嫌戰(zhàn)爭罪,對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簽發(fā)了逮捕令。
至于對普京實施威脅其人身安全的危險行為,專家認為即使烏克蘭成功刺殺普京,也難以阻止俄烏戰(zhàn)爭持續(xù),根本原因在于戰(zhàn)爭已超越個人意志,演變?yōu)榻Y構性沖突與大國博弈的復合體。
目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zhàn)略,包括控制烏東、阻止北約東擴,這已經是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共識。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等高層多次強調“安全緩沖區(qū)”的必要性,并劃定了涵蓋烏克蘭90%領土的緩沖帶范圍。普京若死亡,繼任者大概率延續(xù)既有戰(zhàn)略,甚至可能以“復仇”為由升級戰(zhàn)爭。
地理上的接近,法律上逮捕令在美國失效,政治上特朗普需“和平峰會”光環(huán)加持并確保貴賓安全以維系國家信用。正是基于對安全、地緣與國際政治現實的多重把握,普京才敢毫無顧忌地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