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大明王朝1566》中,一個極其重要人物。
他是呂芳最貼心暖心的干兒子;是嘉靖眼中,蠢直到無需戒備的“好奴婢”;是同僚眼里,有著菩薩心腸的好人;也是陳洪上位之后,唯一敢跟其叫板的司禮監(jiān)新任“二把手”。
領導的身邊往往會站著三類人:
其一,類似呂芳這樣,高情商、高智商的聰明人。
安排工作或是交代事情不必言明,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文可出謀劃策,武可落實實事,業(yè)務能力滿分。
其二,類似陳洪這樣,有野心,有手段的人。
這樣的人就像是一把刀,專門用來對付難纏的對手,收拾不聽話的“敵人”,總之退可防身,進可打狗。
其三,類似黃錦這樣,忠心有余,能力不足的直人。
這樣的人,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與心計,只可辦小事,往往辦不了大事。但優(yōu)點是,只有忠心,沒有私心,所以是最令人放心安心。
能夠成為晚年嘉靖最信任,甚至沒事還能嘮嘮家常的人,黃錦走的是“低配版”呂芳的路數(shù),道行不夠,忠直來湊。
只不過,一個人的優(yōu)點與特點,在某些情況下,會成為這個人致命的弱點,黃錦的“蠢直”,就差點要了他的命。
導語: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嘉靖第二次遷宮吉時快要到了,以徐階為首的百官齊刷刷的跪在精舍外,惴惴不安的等著海瑞的那份賀表。要是這最后一道賀表沒來,別說遷宮又得泡湯,到時如何平息嘉靖的怒火才是難事。
另一邊的精舍里,早已換上“道服”的嘉靖,也在等著前去催促的陳洪的回話。
此時,整個大明朝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海瑞的那份賀表上。
而當趙貞吉捧著海瑞的“賀表”,氣喘吁吁的趕來時,所有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氣。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這份遲來的“賀表”,會在幾分鐘后將整個大明朝攪得天翻地覆。
給自己挖坑
陳洪一個滑跪,將海瑞的賀表呈到了嘉靖面前。
別看嘉靖這時一臉嚴肅,其實內(nèi)心也跟外面跪著的百官一樣,松了一口氣,畢竟之前因為賀表沒上齊,已經(jīng)鬧過一次了,這一次如果還不齊,他這個皇帝的臉就真的沒處擱了。
可看著看著,嘉靖的表情越來越難看……
“反了,反了!”
嘉靖的怒吼聲從精舍里傳出,面前的陳洪被嚇得直接跪倒,一旁看著時辰的黃錦也嚇得轉(zhuǎn)過頭望向嘉靖的方向,至于跪在精舍外的徐階等人,更是將頭深埋一動不敢動。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黃錦,他帶著哭腔問道:
“主子,您怎么了?主子……”
嘉靖這時哪有心思理黃錦啊,看完海瑞的賀表,嘉靖滿腦子只有兩個字:逼宮。
為啥這么說?
注意劇中一個細節(jié):嘉靖看海瑞賀表的時候,腦子里浮現(xiàn)出黑白畫面的人影,不是海瑞,而是他的孫子,也就是后來的萬歷帝。
這說明了啥?
這是在明晃晃的告訴我們,嘉靖此時懷疑海瑞這道“賀表”,是裕王與清流上下一心的杰作,目的是換班奪權,逼他退位。否則,一個小小的戶部主事,怎敢在他“大喜”的日子里整事,還大罵他是無道昏君。
也就是說,嘉靖一開始并沒有把海瑞的賀表,當成文臣的諫書看,而是當成了兒子逼他退位的通知書,所以他才會憤怒到失去表情管理。
有了明確的懷疑方向,下一步就是先把當事人抓起來調(diào)查問話,收集證據(jù),驗證猜想,于是,嘉靖向陳洪發(fā)布了第一個指令:
“陳洪,抓,抓住這個人,不要讓他跑了。”
這件事,本來與黃錦無關,嘉靖再疑心也懷疑不到他的頭上,可黃錦偏偏自己主動送人頭,連哭帶跪的生生攔下了要去抓人的陳洪,給出的理由是:
“天大的事,也比不過主子龍駕喬遷吶。主子今日若不遷居新宮,那便會天下震動。一個小小的主事,他跑不了,也不會跑?!?br/>
前半句沒啥毛病,后半句卻出現(xiàn)了致命的問題,一句“他跑不了,也不會跑”,黃錦成功把自己搭里了——不會跑,說明你知道,你知道,卻沒提前匯報,說明你參與其中。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嘛。
本來正在氣頭上的嘉靖沒注意黃錦話里的漏洞,可架不住旁邊有陳洪啊。
因為呂芳的緣故,陳洪與黃錦積怨已久。黃錦瞧不上陳洪忘恩負義,心狠手辣、小人得志的嘴臉,而陳洪則對黃錦仗著嘉靖寵信,處處與自己作對,一點沒把他這個“頂頭上司”放在眼里早已心存怨恨,他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踩死黃錦的機會。
果然,黃錦話音剛落,陳洪連忙往嘉靖跟湊了湊,反問道:
“你怎么知道那個海瑞跑不了,也不會跑?”
陳洪這話明顯是在給黃錦下套,故意引嘉靖懷疑。而黃錦的回話,再一次證明了他有多“蠢直”:
“我知道?;刂髯?,那個戶部的海瑞,幾天前他就送走了家人,還買好了棺材,他這是死諫吶,主子?!?br/>
看到這兒,我都替黃錦著急。
如果說,在這句話之前,嘉靖對黃錦是剛有了些許懷疑,那么黃錦說完這段話,嘉靖的疑心程度直接飆到了百分之九十,連問兩句“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實也不怪嘉靖對黃錦起疑,現(xiàn)在他連兒子都不信,別說黃錦這個奴婢了,況且黃錦的回話確實存在問題。
黃錦錯就錯在,對自己有利事實和重點是一句沒說,不利的信息卻說了一大堆。
告訴嘉靖海瑞一家的動向與情況,黃錦本是想解釋他為何會說“海瑞不會跑”,可關鍵點他卻一字沒提。
關鍵點是啥?
自然是他的信息來源——東廠與鎮(zhèn)撫司的日報、月報。
明確說明信息來源,嘉靖就能明白,所謂的“海瑞不會跑”,只是黃錦基于信息的一種判斷。可一旦沒有明確這一點,那么嘉靖耳朵里聽到的,就變成了事先知情,且隱瞞不報。
這是黃錦犯的第一個錯誤。
黃錦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那句“他這是死諫吶?!?/strong>
要知道,所謂“死諫”對文官來說,是忠的表現(xiàn),是褒義詞,即“文死諫,武死戰(zhàn)”。可嘉靖此時正懷疑海瑞受人指使,要逼他退位呢,黃錦直接將海瑞的行為定義為了“死諫”,聽了這話嘉靖只會更生氣,甚至會懷疑,倆人是一伙的。
更讓人著急的是,嘉靖把懷疑都問出口了,黃錦你是怎么知道的,黃錦還是打死不提“日報”的事,我就納悶了,“日報”兩個字可能燙嘴吧,所以該說的時候硬是挺著不說。
這恰好給了陳洪拱火補刀的機會:
“主子,有預謀,有人指使?;刂髯拥脑挘瑧舨康氖履闶窃趺粗赖??知道了為什么不陳奏?”
潛臺詞是:領導,他黃錦連戶部的事都知道,還故意瞞著您,不是同謀又是什么??傊?,陳洪勢要坐實黃錦的“同謀”之名。
嘉靖顯然是認同了陳洪的話,轉(zhuǎn)頭對黃錦進行了三連問:
你告訴朕,誰指使的海瑞?是誰指使的海瑞?朕不會追究你的,告訴朕!
此時,嘉靖擺明了已經(jīng)將黃錦列為了同謀之一,畢竟只有同謀才會知道背后的主使是誰。而黃錦的回答依舊沒給人任何驚喜,只重復著說他不知道。
黃錦是真的不知情,更沒有參與其中,可對于他的表現(xiàn),嘉靖卻有另一番解讀:誓死維護效忠背后的新“主子”。
到這里,黃錦徹底被嘉靖打上了“同謀”的標簽。
在陳洪繼續(xù)拱火,揪著問題不放的時候,黃錦終于提到了東廠與鎮(zhèn)撫司的日報、月報,也開始明志解釋,說他阻止陳洪抓海瑞,不是幫海瑞開脫,而是不想耽誤了遷宮的大事,是出于一片忠心。
可有些話,該說的時候不說,就沒有意義了。那時的嘉靖已經(jīng)聽不進去黃錦的任何話了,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解釋就成了包藏禍心的掩飾。
隨后,嘉靖對整個事件進行了定性與總結:
“朕明白了,天下的臣民等了很多年了,就等著有這么一個人出來罵朕。接著,逼朕退位,上下一心,內(nèi)外勾結,朕居然被你們蒙在鼓里面,黃錦,背后的主使是誰!”
這完全是一件有計劃,有組織,且預謀已久的“逼宮行動”,行動的領導人是裕王,策劃人是徐、高、張三人等,內(nèi)應是黃錦,外應是文武百官,主攻手則是海瑞,所有人就等著遷宮這天,海瑞痛斥他的種種罪狀,然后統(tǒng)一戰(zhàn)線,逼他退位。
聽完嘉靖的話,黃錦徹底懵了,愣在原地不知如何回答。
能不懵嘛,他想不通,自己正常回話,怎么回著回著,就成了“內(nèi)外勾結”里的“內(nèi)”了呢。
一句話,一條腿
其實從一開始,黃錦的想法就很簡單:
海瑞既然寫了這道“賀表”,還買了棺材,就說明海瑞壓根就不準備跑,既然不跑,那就沒必要為了抓海瑞,耽誤了嘉靖遷宮的大事。
至于嘉靖懷疑裕王的事,在他看來,那完全是陳洪在一旁拱火加引導的結果,等遷完宮,嘉靖的情緒也就冷靜的差不多了,到時有些事自然就想通了。
此外,黃錦不想讓陳洪立刻去抓海瑞,也是擔心陳洪的手段海瑞挺不住(黃錦并不了解海瑞的為人與性格),萬一屈打成招了,或是直接打死了都是個麻煩事——前者可能會牽連裕王,后者則會影響嘉靖圣名。
只不過,黃錦卻忽略了大明最高決策者嘉靖當時的感受與想法,以及自己的處境。從某種角度來說,黃錦是當時最該站出來發(fā)聲的人,至于原因:
其一,黃錦是呂芳走后,嘉靖最信任的人。
從劇中很多細節(jié)都可以看出,嘉靖對黃錦是十分信任的,這份信任甚至超過了對呂芳。
呂芳是個聰明人,可太聰明就會遭忌憚,用嘉靖的話說,這個世上只有兩種人靠得住,不必費盡心機的防著:一種是直人,一種是笨人,直人不使心眼,笨人沒有心眼。
黃錦便是集兩者于一身的代表,又直又笨,嘉靖自然放心。
也正是因此,黃錦是最該阻止陳洪抓海瑞的人。
為啥?
代入下嘉靖當時的視角就知道了。
對于那時的嘉靖來說,唯一的兒子裕王背叛了他,他倚重的大臣背叛了他,所有人合起伙來逼他退位,嘉靖再有謀略,帝王之術玩的再溜,他也是個人,還是一個已經(jīng)步入暮年的人,他的情緒可不僅僅是憤怒,還有震驚、孤獨、無助……
就在這時,最信任的黃錦,也站在了他的“對立面”,不讓他抓海瑞,他會怎么想?除了更憤怒,更失望,更想大開殺戒,沒了,總之,于事態(tài)發(fā)展并不利,于己更不利。
畢竟,無論是對裕王,還是對清流,嘉靖一直是心存提防的,只有黃錦,他是真的沒對其使過心眼。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為海瑞求情開脫,可以出言阻止陳洪抓海瑞,唯有黃錦不能。
尤其是事發(fā)第一時間,他更應該站在嘉靖這邊,先與領導“同仇敵愾”,事后等嘉靖發(fā)泄完情緒,冷靜下來之后,再適時諫言,這才是聰明之選,也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其二,提防背后拿著刀的陳洪
當時屋里只有三個人,嘉靖、黃錦、陳洪。
如果只有嘉靖一個人,黃錦說點啥犯忌的話,可能還有回旋的余地,可陳洪在一旁,就不一樣了,沒事的時候,陳洪都想整點事,背后捅黃錦一刀呢,何況是這種時候。
再說,即便黃錦不提海瑞,陳洪都會想方設法的把事情往黃錦身上扯一扯,更別說他黃錦主動開口了,陳洪豈會放棄這個打壓異己的絕佳機會?
而這也是黃錦不該站出發(fā)聲的另一個原因。
當然,如果想到了這兩點,黃錦也就不是那個“蠢直”到讓嘉靖不設防的黃錦了。
因為不會說話,因為說錯了一句話,黃錦成了嘉靖眼中,“內(nèi)外勾結”、“吃里扒外”的人,落到了陳洪的手里。
等事情告一段落,嘉靖從東廠、鎮(zhèn)撫司處的日報、月報,確定了海瑞此舉與裕王無關,與其他人更無關之后,黃錦這才回到嘉靖身邊伺候。
可那條一瘸一拐的腿,卻再無法恢復如初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