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大爺別急,咱們慢慢說。”“放寬心,事情一定可以解決?!?/p>
類似的場景,簡齊恒重復了3.6萬余次。
作為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長江路派出所一級警長,每一次出警,簡齊恒都用同樣的耐心,在群眾與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架起微笑的橋梁。
“因為熱愛,所以執(zhí)著。因為執(zhí)著,所以奉獻。”簡齊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做的。
3.6萬余起警情“零投訴”、收到錦旗40余面、群眾書面、12345熱線等表揚500余次……在平凡的接處警崗位上默默耕耘奉獻8年,他始終保持著一股干勁。
那么,這8年來,發(fā)生過怎樣難忘的事情?又是什么支撐他一直堅持至今?
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簡齊恒的工作日常,在家長里短的絮語里,在急難愁盼的求助中,在晝夜不息的堅守中,讀懂新時代人民警察用忠誠與熱血譜寫的“微笑篇章”。
深耕8載,熱愛成就夢想
“小時候男孩子都有警察情結,后來,我自己也在部隊待了十幾年,一直身著軍裝,也有軍人情結在里面。在轉業(yè)時,我堅定地選擇了警察這一崗位,也算是完成兒時的一個夢想吧?!?/p>
簡齊恒表示,他2000年參軍入伍,于2016年退役轉業(yè)至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長江路派出所。
轉業(yè)以來,一直晝夜奮戰(zhàn)在110處警一線。他所在的長江路派出所,接處警數(shù)量居全市派出所之首,單輛警車每日警情多達60余起。然而,在這高壓的工作環(huán)境下,他卻創(chuàng)造了群眾“零投訴”的優(yōu)異成績。
“110是公安機關的第一窗口,是群眾遇到困難時最先想到的求助熱線。我們作為執(zhí)法者,情緒直接影響警情的發(fā)展和走向。微笑是最美的語言,保持微笑面對群眾,使用接地氣的語言溝通,很多小矛盾、小糾紛就能當場解決?!焙嘄R恒說道。
據(jù)悉,面對轄區(qū)面積大、警情量大的實際,簡齊恒依托長江路派出所警地融合和警情分流新模式,參與推動街道與派出所、警區(qū)與社區(qū)網(wǎng)格工作融合,派出所將矛盾糾紛警情、網(wǎng)絡輿情、政務熱線訴求通過平臺流轉至屬地,形成工作閉環(huán),實現(xiàn)群眾訴求多元辦理、部門協(xié)同履職,高效聯(lián)動部門處置糾紛類警情3000余起,確保群眾訴求有落腳點。
8年來,他累計收到群眾贈送錦旗40余面、群眾書面、12345熱線等表揚500余次,始終用行動踐行著“把每起警情當家事,把每位群眾當家人”的承諾。
在他看來,3.6萬起警情背后是3.6萬個家庭的期待,每一次成功處置都是對初心最好的詮釋。
實踐突破,創(chuàng)新推出“133工作法”
簡齊恒的工作忙碌而辛苦,他們沒有節(jié)假日概念,一年到頭都在崗位上。
“轉業(yè)之前,我想象的從警生活是抓歹徒、破命案,但實際上我從事的110工作,更多的是老百姓急難愁盼的事情,這些事情瑣碎繁雜?!北寂茉?10處警一線的簡齊恒,每天像個陀螺一樣忙個不停。
值得一提的是,結束每天的工作后,簡齊恒都會在筆記本上記錄當天的警情進行復盤,看看有沒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長江路派出所日均警情繁多,商戶糾紛、家庭矛盾、突發(fā)求助交織成一張復雜的網(wǎng)。面對日均60起的出警任務,簡齊恒獨創(chuàng)的“133工作法”成為其破局密鑰。
而這“133工作法”,具體來看為一研判三必問三必調:首先要對警情進行研判,提高處置效率。其次接警前電話問,問清現(xiàn)場情況,報警人訴求;到達現(xiàn)場重點問,跳過繁瑣環(huán)節(jié),直奔主題開展詢問工作;出警后跟進問,處置完警情后跟報警人保持溝通聯(lián)系,確保事情徹底解決。簡單的矛盾現(xiàn)場必調,矛盾易升級的必調,有隱患風險的必調。
這套工作法背后,是簡齊恒對“小事不小”的深刻認知:“每個警情都是群眾生活的驚濤駭浪,我們多問一句、多調一次,或許就能讓一個家庭免于風浪?!?/p>
據(jù)悉,該工作法已在在全市公安機關進行推廣學習。
除此之外,他還參與建立了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方會診”制度,創(chuàng)新“背靠背調解”“圓桌議事”等工作法,三方累計開展聯(lián)合調解189次,化解疑難復雜糾紛43起。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簡齊恒并未停下自我提升的腳步,積極學習法律法規(guī)、心理學等知識,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邊界,更將所學融入日常工作實踐,為更好地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筑牢根基。
堅守初心,滿腔熱情為人民
在簡齊恒看來,公安工作不是冰冷的執(zhí)法機器,而是“用專業(yè)精神傳遞人文關懷”的溫暖通道。
2024年2月,他接到一位群眾報警,稱家中孩子因賭氣離家出走。警情就是命令,簡齊恒迅速投入搜尋工作。經(jīng)過2個小時的不懈努力,他終于在轄區(qū)某山下找到了走失的孩子。
然而,簡齊恒的工作并未就此結束。他敏銳地意識到,孩子正處于青春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心理敏感且易沖動。為了避免類似極端情況再次發(fā)生,他主動聯(lián)系孩子的父母,耐心地引導他們以更加理性和溫和的方式教育孩子,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而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簡齊恒的善意總在細微處流淌。談及榮譽時,這位民警更珍視一張照片——曾有青年因檔案遺失無法落戶,他輾轉多地協(xié)調四個多月,最終幫助其補全材料。后來,小伙發(fā)來一張穿警服的微笑照片,他找到了喜歡的輔警工作。簡齊恒表示,“這比任何錦旗都珍貴!”
看著照片里的人從前在人生路口徘徊,如今已找到熱愛的事業(yè),從此前的迷茫到如今眼中有光的轉變,的確讓人感慨萬分。
這樣的“雙向奔赴”并非孤例。2025年春節(jié)前夕,農民工討薪難題尤為棘手。簡齊恒輾轉協(xié)調多次,終促使包工頭補齊欠薪,讓工人們得以揣著工錢踏上歸鄉(xiāng)路。途中,曾受助的農民工發(fā)來微信:“簡警官,我要回老家了,你是好警察,好人一生平安?!?/p>
看著這條質樸的信息,他眼眶微熱,“作為公安,我們出面協(xié)調往往更有效——無論是與其他部門對接,還是與包工頭溝通,都更有分量。當真正幫他們解決問題,收到這份發(fā)自內心的肯定時,那種踏實感,遠勝過任何榮譽?!?/p>
從海軍藍到警察藍,褪去的是軍裝,不變的是本色。八年寒暑,簡齊恒始終以軍人脊梁撐起警察擔當——當走失孩童在山腳下找到歸途,當農民工攥著工錢踏上歸鄉(xiāng)列車,當補辦檔案的青年穿上警服露出笑顏,那些比錦旗更珍貴的瞬間,早已化作這座城市的溫暖注腳。
此刻,街頭巷尾的燈火里,無數(shù)個“簡齊恒”正用腳步丈量著人間煙火。他們的故事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像春溪融雪般浸潤著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他的故事,便是人民警察最動人的初心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