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記憶在黑暗中顯影
——《南京照相館》觀后感
翁鄭榕
走出電影院,我的眼前仍浮現(xiàn)出那盞暗房里的紅燈。在那片昏紅中,一張張底片緩緩浮現(xiàn)——不是風景,不是笑容,而是同胞的尸骸、江邊的血水、孩童被摔向墻壁的瞬間。電影《南京照相館》沒有用血腥畫面刺激感官,卻用“顯影”這一過程,將歷史的痛感一寸寸注入我的心里。
這部影片最打動我的是,它講的不是英雄,而是普通人如何在絕境中找回尊嚴。阿昌最初只是為了活命,冒充學徒,顫抖著為日軍沖洗照片;林毓秀被迫在敵人面前唱曲求生;老金一家躲在地窖,連天空都不敢看。他們不是戰(zhàn)士,只是想活下去的凡人??烧沁@些人,在看到底片上無法掩飾的暴行后,一個個選擇了“不再沉默”。他們偷偷把底片證據(jù)縫進衣服,用生命傳遞真相。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怕死,而是在恐懼中依然選擇做對的事。
最讓我淚目的是,老金在出城前那句:“誰能活下來,就把照片交給法庭?!边@不是豪言壯語,而是一個父親、一個被侵略的中國人對正義最后的托付。他最終倒在槍口下,但那張底片,卻成了后來審判戰(zhàn)犯的關(guān)鍵證據(jù)。
這讓我想到今天——我們每天拿著手機,看熱搜,刷短劇,可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些不該被遺忘的名字?當歷史逐漸遠去,記憶正在被稀釋,這部電影像一記警鐘:真相不會自己浮現(xiàn),它需要有人堅持沖洗,有人愿意傳遞。
影片中,日軍強迫百姓拍“良民照”,背景是“中日親善”的布景,而鏡頭外卻是刺刀與哭喊。這種荒誕與殘忍的并置,讓我心頭一緊。更諷刺的是,多年后,幸存者林毓秀站在戰(zhàn)犯面前,舉起相機,拍下了他們低頭受審的瞬間。曾經(jīng)被拍攝的受害者,終于成了歷史的記錄者。
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影像泛濫的時代。人人有手機,隨時能拍照錄像。可越是這樣,我越覺得這部電影的珍貴。它提醒我們:影像不只是娛樂,它可以是證詞,是抵抗,是照亮黑暗的光。當某些國家試圖篡改教科書、否認歷史時,當網(wǎng)絡(luò)上有人輕描淡寫地說“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我們更應(yīng)記得,那間小小的照相館里,有人曾用生命守護一張底片。
影片結(jié)尾,眾人在以為獲得生路時,齊聲哼起《城門城門幾丈高》。幕布上閃過故宮、長城、城隍廟……那一刻,照相館成了中國的縮影。他們笑著合影,像在慶祝團圓,卻走向死亡。這一幕讓我泣不成聲——他們守護的,不只是自己的命,更是文化的根。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中國。但我們?nèi)孕杈瑁汉推侥甏挠洃?,最容易被消解?!赌暇┱障囵^》告訴我們,記住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每一個記得的人,都是歷史的顯影液;每一次講述,都是對亡靈的告慰。
愿我們永遠記得:在黑暗中堅持顯影的人,才是真正的光。
來源:海絲商報
編輯:吳明瑜
一審:尤逸群 | 二審:蘇敬元 | 三審:林培元
點亮和
轉(zhuǎn)發(fā)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