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廣東網(wǎng)友發(fā)帖,考上肇慶學院也辦理了升學宴。
初看覺得有點搞笑,又不是考上了985,211但細想在偏遠山區(qū)地方,能出個二本大學生,也是不容易的事,值得慶賀。
對于很多人覺得肇慶學院可能很一般,但是也可能是不少學子夢想的高校。上了大學,繼續(xù)努力就好了。
根據(jù)該網(wǎng)友提供的圖片顯示,在一村民門前,一條紅色的橫幅格外耀眼,恭喜某某榮昇廣東肇慶學院。
地面上零星的爆竹碎片,印證著這家主任滿心的歡喜。幾個身著紅衣的老者,正在門口聚集就餐。
針對此事,有網(wǎng)友認為,能上公辦二本你孩子已經(jīng)打敗90%的孩子。而且考上肇慶學院也不錯呀,至少是公辦學校!為家庭解決了不少學費問題,值得慶賀。
有網(wǎng)友評論,沒讀過書的人才會認為公辦本科容易考,因為他沒考過也沒有經(jīng)歷過,不了解其中的滋味。要想上公辦本科,至少已經(jīng)超越90%的同齡人。
有網(wǎng)友分析,農村就這樣,之前大家都這么辦,也要隨禮,自己孩子考上了也得辦,不辦是吃虧的。如果辦酒席不隨禮的話,就會好很多。
- 說到底,“升學宴”三字在七八月刷屏,主因不是孩子真爭氣,而是賬本在說話。
大學擴招后,本科生多如麥粒,家長把酒席當簡歷,用一桌菜告訴鄰居:我家沒掉隊。
城市一桌兩千起跳,回村五百就搞定,所以人擠回鄉(xiāng)辦,省錢還能收紅包。收禮才是重點,酒菜只是門票。
農村講究“回禮循環(huán)”,你家不辦,過去送出去的錢就收不回來,于是咬牙也得擺。政策想限規(guī)模,可限不住人心里的算盤。升學宴成了人情債的清算日,教育成了賬本的封面。
有網(wǎng)友質問,當宴席變成回本工具,孩子考上什么學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請?zhí)馨l(fā)到誰手上。這樣的慶祝,還配叫慶祝嗎?
當然,也有網(wǎng)友認為,辦酒不賺錢。這名網(wǎng)友舉例,辦升學宴是為了撈錢?昨天我表哥家孩子辦升學宴,我所坐的這桌,總計四家,其中一家為長輩(長輩不收禮),把我坐這一桌的費用明細列舉出來讓大家看看:
一、收入:
每家隨禮500元,合計1500元。
二、支出:
1、 一桌菜(含兩瓶古8、兩大瓶飲料)合計1280元,
2、隨家長參加酒席的孩子每人回禮紅包一百,總計400元。
3、每桌放置黑徽商細支兩包,每包90元,合計180元。
4、每家回禮禮盒,內置一包黑細支徽商,一盒巧克力及糖果,按120元計算,合計480元。
支出合計:2340元
收支相減:倒貼840元
以上,你能說人家舉辦升學宴是為了撈錢嗎?現(xiàn)如今人與人之間雖人情弱于往年,但還是有很多人在乎情親的,很多人舉辦升學宴等等,并不是為了撈錢,而是給孩子12年寒窗苦讀的一個總結和紀念,為了讓親人在一起聚聚、開開心心,所以,別多想!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