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準賣這種東西給中國人,不管你是誰,只要敢賣,就得坐3年牢。
這到底是啥東西?越南為何如此寶貝?
不管是在河內(nèi)還是芽莊,只要掛著“沉香”字樣的招牌,門口準有一張顯眼的告示,用中文寫著“售假沉香給中國游客,最高判刑3年”。
沉香這東西是沉香樹受傷后,流出來的樹脂結成的,在咱們這邊一直被當成好東西,能入藥,也能當收藏品,好的沉香比黃金還貴。
越南中部一些地方產(chǎn)沉香,是當?shù)芈糜蔚囊粔K金字招牌。2019年越南旅游部門統(tǒng)計過,中國人在越南花的錢里,有三成多是買特產(chǎn),其中差不多一半都花在沉香上。
看著能賺這么多錢,不少不法商販就動了歪心思:用普通木頭泡上香精,就敢冒充沉香賣。成本才幾十塊的東西,賣給游客就能要幾千塊。
更有人跟導游串通好,靠著假鑒定、語言不通這些辦法騙錢,一騙就是上萬塊。
假貨越來越多,帶來的麻煩也慢慢暴露出來。2021年越南那邊接到的外國游客投訴里,八成都是說買沉香上當了。
很多人回國后發(fā)現(xiàn),買的“寶貝”其實就是劣質木頭,味道刺鼻不說,有的因為化學東西放多了,還讓人皮膚發(fā)癢。
這些糟心事在網(wǎng)上傳開后,大家越來越不敢買越南高檔特產(chǎn)了。更糟的是,大家連腰果、咖啡這些普通特產(chǎn)也不敢輕易買了。
眼看市場越來越差,越南政府在2023年底開始下狠功夫整治。
新改的消費者保護法里加了條規(guī)矩:賣給外國游客假的貴重特產(chǎn),輕的罰6萬到30萬人民幣,重的要關3年。要是導游幫著騙錢,執(zhí)照會被吊銷,以后再也不能干這行了。
為了讓規(guī)矩落到實處,越南很多部門一起行動:旅游警察在景區(qū)巡邏,市場監(jiān)管的人帶著儀器隨時抽查,海關還能幫帶沉香出境的游客免費鑒定。
他們還從中國請了懂沉香的專家,在河內(nèi)、胡志明市這些大城市設了“中越雙語鑒定點”,游客買了東西能免費檢測,發(fā)現(xiàn)是假貨,馬上就查商家。
不過,想重新讓大家相信,可不是件容易事。有旅游平臺最近調(diào)查,63% 的中國游客說“不會在越南買貴的特產(chǎn)”,大多覺得“短時間整治,改不了長時間形成的印象”。
這想法也合理,畢竟就算現(xiàn)在管得嚴了,大家心里的疙瘩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開的。
其實越南這事兒,在東南亞旅游圈挺常見的。泰國的假寶石、馬來西亞的假燕窩,都讓中國游客頭疼過。
這些國家出臺嚴規(guī)矩,說到底是明白:靠騙一次錢做不成長久生意,得實實在在讓人信得過,才能留住客人。
現(xiàn)在越南街頭,“不賣假貨”已經(jīng)從商家自己說說,變成了法律規(guī)定。只是對游客來說,從“不敢買”到“放心買”,可能還得看一陣子。
畢竟,暫時沒生意不可怕,怕的是永遠失去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