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6月份,美國一家名為“新美國安全中心”的智庫組織發(fā)布了其新一輪的“臺海沖突兵棋推演”結果。
此次兵棋推演設定在2027年時中國大陸方面開啟武統(tǒng),美國積極介入后的場面。
美國智庫推演中美開戰(zhàn)
在該兵棋推演中,解放軍以位于珠海三角洲的造船廠為依托,以空軍、火箭軍為掩護,出動了大約2000艘民船和登陸艦艇,對臺島進行了搶灘登陸。
美國方面則以日韓、菲律賓等地的軍事基地為依托,出動大量防區(qū)外打擊力量對解放軍登陸部隊進行打擊。
美國駐日空軍基地
當美軍軍事力量對臺灣海峽上的解放軍登陸力量、后勤補給線進行打擊時,解放軍以東風-21、東風-26為首的彈道導彈對日韓、菲律賓、關島上的美軍軍事基地進行了打擊。
同時解放軍以珠海三角洲的造船廠為基地,對受損的船只進行快速修復,以維持自己長期的作戰(zhàn)能力。
美國方面因為本土距離戰(zhàn)場太遠出現(xiàn)了補給困難的情況,因此無法長時間的維持這種高烈度戰(zhàn)爭。
在中美大戰(zhàn)差不多7天后,最終美軍在亞太地區(qū)有10多個軍事基地被解放軍摧毀,美國超過90%的遠程導彈消耗殆盡,大量以F-35為首的戰(zhàn)機被擊落,大約2.1萬人陣亡,并且其還被擊沉了2艘航母。
美軍承受了巨大損失
在受到這種損失后,美軍因為供應鏈問題無法快速恢復戰(zhàn)爭能力,其在第一、第二“島鏈”上的軍事存在基本失去了戰(zhàn)斗力,不得不退出戰(zhàn)斗。
不過在這份推演中,解放軍也同樣“不好受”。
解放軍100艘軍艦、登陸艦艇被摧毀,跨越臺灣海峽以及完成登陸的解放軍“超過4萬人陣亡”。
不過因為中國大陸方面距離戰(zhàn)場更近,以及其本土存在大量后勤力量和軍工廠,可以在短時間內補充損失的軍事力量。因此在美國退出戰(zhàn)斗后,解放軍依舊保持著足夠的戰(zhàn)斗力。
但是解放軍在遭遇如此巨大的“損失”后,也無力繼續(xù)調集大軍登陸并武統(tǒng)臺島,這場武統(tǒng)也就這么僵在了這里。
可以說就結果來看,中美雙方都在這場軍事對峙中“損失慘重”。
在兵棋推演中,中美兩敗俱傷
解放軍兩棲登陸作戰(zhàn)力量基本被“摧毀殆盡”,也遭受了“大量傷亡”。美軍方面以2艘航母為首的艦艇被擊沉,也承受了巨大傷亡,其全球霸權遭受了重大打擊。
兵棋推演之后的場景
就兵棋推演的結果來說,解放軍沒有在這場兵棋推演中成功武統(tǒng)臺島。但問題是,在兵棋推演之后呢?
要知道這場兵棋推演只推演了中美發(fā)生沖突后的7天時間。在這7天時間里中美都遭到了沉重打擊,但是解放軍恢復作戰(zhàn)能力的速度要遠快于美國。
解放軍恢復戰(zhàn)斗力的速度遠快于美國
這份兵棋推演自己也說了,美軍在軍事沖突中消耗了大約90%的遠程導彈,還被擊沉了以2艘航母為首的大量軍艦。
以美國的軍工產(chǎn)能,這些遠程導彈要補充完畢需要以“年”為單位的時間。美國海軍要想重新組織一支“遠征軍”,再次投入到臺海沖突中,至少也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相比較之下解放軍這邊重新調集火箭軍、空軍,以及(民船)登陸力量只需要幾天時間。
解放軍重新調集登陸力量只需要幾天時間
畢竟美國本土距離臺海地區(qū)太遠了,如此漫長的距離使得美國很難快速再投入軍事力量到臺海戰(zhàn)場。
相比較之下大陸距離臺島只有100多公里的距離,以大陸本土的交通網(wǎng)絡,短時間內就能從其它幾個戰(zhàn)區(qū)抽調來足夠的軍事力量,進行“第二次武統(tǒng)作戰(zhàn)”。
所以在中美大戰(zhàn)7天之后,美國將失去再次介入臺海的能力,但解放軍可以迅速集結部隊再來第二次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
解放軍可以快速集結部隊“二次登陸”
美國沒有在亞太發(fā)射大量遠超導彈的能力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智庫這個兵棋推演是過于理想化了,它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軍事介入臺海戰(zhàn)場的支點被破壞后,它哪來的能力能繼續(xù)軍事介入臺海地區(qū)?
在兵棋推演中,美國能擊沉100艘解放軍的艦艇,讓解放軍“陣亡”4萬人,靠的是用飛機掛載遠程導彈進行防區(qū)外打擊。
美國要獲取以上戰(zhàn)果,需要用戰(zhàn)機發(fā)射大量遠程導彈
但問題是,它的飛機從哪起飛?
以解放軍手里的各類東風導彈,一旦中美爆發(fā)軍事沖突,解放軍只需要幾十分鐘時間就能摧毀第一、第二“島鏈”上的美國軍用機場。
而這個兵棋推演自己也說了,解放軍在短時間內就摧毀了美軍在日韓、菲律賓的10多個軍事基地。
在解放軍摧毀這些機場后,美國要想讓其恢復功能需要對其進行修復。但是解放軍同時有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轟炸機群,有超過200架的轟-6。
中國有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轟炸機群
不管是“第一島鏈”還是關島,都在轟-6的打擊范圍之內。
解放軍第一波東風導彈將這些機場摧毀后,轟-6就能每隔1~2個小時,甚至是每隔半小時出動一次,對這些美軍機場進行打擊。
在解放軍連續(xù)不斷的打擊中,這些機場直到戰(zhàn)爭結束都無法恢復功能。
轟-6能對“第一島鏈”上的機場進行持續(xù)壓制
美國要阻止這種情況發(fā)生,就需要奪取亞太地區(qū)的制空權,阻擋解放軍轟炸機的行動。
然而解放軍手里還有大量殲-20、殲-16等先進戰(zhàn)機,且經(jīng)過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戰(zhàn)”,也證明了中國空軍有極強的信息化和現(xiàn)代化作戰(zhàn)能力。
美國部署在亞太地區(qū)的機場被炸了后,第一、第二“島鏈”上的機場可就沒法起飛戰(zhàn)機了。美國要奪取亞太地區(qū)的制空權,只能依靠從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
“第一島鏈”上的機場被打擊后,就無法起飛戰(zhàn)機
但一來美國艦載機以F/A-18為主,F(xiàn)-35C很少。以美國艦載機群的戰(zhàn)斗力,其很難在解放軍空軍手里奪取制空權。
二來解放軍手里有東風-26型反艦彈道導彈,能打擊靠近中國大陸3000~4000公里的美國艦艇。而美國艦載機的作戰(zhàn)半徑,最多也就1000公里左右。美國航母在靠近亞太之前,就會被東風-26摧毀。
東風-26能讓美國航母無法靠近臺海
于是我們能看出,美國根本就沒有射這么多遠程導彈的能力,因為它無法在亞太地區(qū)起飛足夠多的飛機。
由此該兵棋推演中“美國消耗了90%的導彈庫存”,以及圍繞著這一點讓解放軍付出的“巨大代價”,自然也無從談起。
信息來源:
【1】人民網(wǎng)·《美媒:東風26能打垮美軍反導 航母軍艦都難逃》
【2】上觀新聞·《美刊稱中國提升反介入戰(zhàn)力:“導彈雨”搭配反衛(wèi)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