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說法聽起來有點夸張,但仔細分析一下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并不簡單。
德國最近的動作確實不小,此前德國繼續(x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遭到俄羅斯強烈的譴責,俄媒甚至放話,如果德國導彈攻擊莫斯科,甚至放狠話不排除轟炸柏林的可能,這種級別的威脅,上一次聽到可能還是冷戰(zhàn)時期。
更關鍵的是,德國不僅在武器援助上越來越激進,還在軍事部署上邁出了二戰(zhàn)以來罕見的一步,向立陶宛永久駐軍,計劃最終部署5000名士兵。
這個信號非常明確,北約不再只是象征性地在東歐放點兵力做做樣子,而是真的準備在俄羅斯家門口長期對峙。
那么就會有人好奇,如果德國真的和俄羅斯正面沖突,俄羅斯真的會被打慘嗎?
從軍事角度看,德國單挑俄羅斯顯然不現(xiàn)實,但德國背后是整個北約,北約目前已經(jīng)在東歐集結了30萬大軍,按照德國國防部泄露的“聯(lián)盟防衛(wèi)2025”計劃,一旦俄烏沖突外溢,北約將迅速投入這支力量。
俄羅斯雖然軍力強大,但長期戰(zhàn)爭消耗加上西方制裁,經(jīng)濟壓力巨大,如果北約全面介入,俄羅斯確實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但這里有個關鍵變量核武器,俄羅斯擁有超4300枚核彈頭,這是它最后的底牌,北約再強,也不敢輕易觸發(fā)核戰(zhàn)爭。
所以,即便德國和北約在常規(guī)軍力上占優(yōu),也不敢輕易對俄羅斯下手,這也是為什么俄方最近頻繁強調“任何攻擊本土的行為都將引發(fā)不可預測的后果”。
不過,最危險的還不是軍事對抗本身,而是雙方不斷升級的“安全困境”,德國加強軍援,俄羅斯就威脅報復;俄羅斯部署高超音速導彈,北約就加速東翼防御建設。
這種惡性循環(huán)很容易讓局勢失控,就像1914年那樣,誰也沒想打世界大戰(zhàn),但一系列誤判和連鎖反應最終釀成災難。
所以,說“俄羅斯危在旦夕”可能有點夸張,但這場博弈的危險性絕對不容低估,德國和北約的每一步動作,俄羅斯都會視為生存威脅,而俄羅斯的每一次反擊,又會讓西方更加堅定“必須遏制俄羅斯”的決心。
而現(xiàn)在的歐洲,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坦克和導彈,而是冷靜的外交和真正的對話,否則更大的危機即將來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