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濟南戰(zhàn)役結束后沒多久,王耀武也被我軍成功俘虜。
陳毅仔細思考后,決定親自審一審他。
兩人剛一見面,陳老總便將心中最好奇的問題問了出來:“你家里放著兩臺美國拖拉機干啥?難道以后還想種地?”
王耀武聞言一愣,隨后便深深嘆了一口氣,將埋藏在心底多年的心事說了出來……
作為國軍將領,家里為何會放著兩臺拖拉機?究竟只是他自己有用處,還是另有隱情?
抗日名將的誕生
和很多出身富戶家庭的國軍將領不同,王耀武是個實打?qū)嵉霓r(nóng)民。他出生在山東泰安的一個小山村中,家中異常貧寒。
由于常年遭受地主階級的打壓和剝削,家中的兩個勞動力,他的爸爸和哥哥因為勞累成疾,相繼去世。
最終,精明能干的母親獨自一人將他拉扯長大。
王耀武的母親雖然沒見過什么世面,但她始終堅信一點,就是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因此即使再苦再累,她也堅持將兒子送進了學堂。
當時他特意拜的當?shù)赜忻拇笪暮缽垖毻閹煛?/p>
就這樣,他學完了詩詞歌賦,又開始學“四書五經(jīng)”。成績也十分優(yōu)異。
就在他以為寒窗苦讀將近十年,終于要熬出頭時,戰(zhàn)亂也席卷了他的家鄉(xiāng)。
他也因為家道中落,不得不輟學,獨自前往外地謀生。
不久后,他經(jīng)人介紹,來到天津,進了一家煙草公司工作。
在這里,這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第一次體會到了資產(chǎn)階級的冷血與自私。那些制作煙草的機器又臟又亂,還有一種難以忍受的,刺鼻的怪味。
而王耀武等人還要每天十幾個小時待在這里,無休無止的加班。工作一段時間后,他只感受到了無盡的壓榨,身心俱憊。
最終,他因為無法忍受這種工作環(huán)境,選擇了離開。
后來,他又南下,去往了人人都向往的“十里洋場”——上海。
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做了一家糖果店的店員。這里的日子同樣不好過,他不僅要忍受雇主每天的百般刁難外,他還見識到了外國人在這里橫行霸道,享受著國人不能享受的資源。
王耀武心中憤懣不平。他深刻地意識到,只要社會不改變現(xiàn)狀,底層人民就永遠沒有翻身之日。
于是,他毅然辭掉工作,決定南下從軍,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yè)。
后來,他考上了黃埔軍校第三期,開始接受系統(tǒng)的軍事訓練。
由于他學習勤奮,認真刻苦,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賞識。
陳炯明發(fā)動政變后,還未畢業(yè)的他就被派到了戰(zhàn)場上。由于他表現(xiàn)得特別勇敢,為部隊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議,上級直接破格將他提拔為了憲兵營的連長。
雖然官職不高,卻是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戰(zhàn)士最大的認可。
此時的王耀武可謂是風生水起。
然而,就在他覺得報國有望,準備一展拳腳時,意外卻發(fā)生了。
報國無門
第二次北伐開始后,他奉命隨部參戰(zhàn)。那時他面對的是作戰(zhàn)兇悍的張宗昌、孫傳芳部隊。
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憑借著靈活的指揮,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并給予其重創(chuàng)。
就在他準備直入濟南,乘勝追擊時,沒想到日軍在這時候出手了。
日軍庇護張宗昌,同時他們擔心一旦國軍北伐成功,很可能會造成國家統(tǒng)一,到時候就不能任由他們肆意侵略了。
于是他們強硬地進駐了濟南,準備以武力阻止他們北伐。
王耀武是個愛國主義者,他平時就非常痛恨這些日軍。于是他直接電報上級,表示自己想要與日軍決一死戰(zhàn)。
下屬能有不畏生死,拼死一戰(zhàn)的精神,原本是值得表揚的。
結果老蔣竟然害怕與日軍起沖突,竟然命他繞遠道繼續(xù)北伐。
王耀武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彼時的國軍有二十萬大軍,日軍不過區(qū)區(qū)數(shù)萬人,老蔣卻依舊不敢出手,保衛(wèi)國家。
雖然他心中不滿,但畢竟人微言輕,只好遵命行事了。而這一舉動,在百姓眼里就成了懦弱不成事,紛紛指責他不戰(zhàn)而逃,不配做軍人。
這件事給了王耀武巨大的打擊。他不禁開始懷疑,自己選的這條路是否正確。
以前他做工人,看不慣上層階級為了利益壓榨底層工人,所以才選擇從軍。
如今如愿當了兵,卻還是離不開這些蠅營狗茍。他心中無奈,卻迫于生計,不得不繼續(xù)留在這里。
“九一八事變”后,王耀武等愛國將領極力請求上陣殺敵,對抗日軍。可笑的是,面對國土淪陷,老蔣不僅坐視不理,還嚴令禁止屬下提及“抗日”二字。
為了安撫眾將領的情緒,他還編排出了一套“攘外安內(nèi)”的說辭,來掩飾他只想打內(nèi)戰(zhàn)的心理。
像王耀武這種只會打仗,沒怎么接受過政治思想教育的人,當然悟不透老蔣的真正意圖。
最終,他將矛頭對準了我軍,開始不遺余力地圍攻我軍,只盼能早日踏上抗日戰(zhàn)場。
1934年,紅軍開啟長征后,他被任命為補充第一旅旅長,奉命圍攻留在大后方的方志敏的第十軍團。
后來在譚家橋戰(zhàn)斗中,由于國軍具有兵力優(yōu)勢,我軍遭到了重創(chuàng)。方志敏同志不幸被俘。
然而,王耀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興。當他得知這是我軍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后,他竟然產(chǎn)生了一絲惻隱之心。
他怎么也沒想到,像紅軍這樣處境艱難,沒槍沒兵的隊伍,都在想著抗日。反觀國軍,卻還想著爭名奪利,論功行賞。王耀武倍感失望。
就在他迷茫之際,“西安事變”爆發(fā)了。全國終于形成了統(tǒng)一抗日戰(zhàn)線。王耀武也如愿來到了抗日前線。
他從淞滬會戰(zhàn)打到南京保衛(wèi)戰(zhàn),又從長沙會戰(zhàn)打到浙贛戰(zhàn)役,幾乎打滿了全場。
在這期間,他無數(shù)次見到國軍將領丟下戰(zhàn)士們,不戰(zhàn)而逃;也曾多次見到我軍在敵后區(qū)艱苦抗戰(zhàn),策應他作戰(zhàn)。
也是經(jīng)過了八年抗戰(zhàn),他的思想才慢慢得到轉(zhuǎn)變。受到我黨的影響,他也逐漸產(chǎn)生了民族一體的思想。
抗日結束后,老蔣隨即便發(fā)起了內(nèi)戰(zhàn)。
而此時的王耀武已經(jīng)不愿再打內(nèi)戰(zhàn),他借故稱病,向老蔣請辭。
然而,他并不是第一個做出這種舉動的人。老蔣立馬就猜到了他的意圖。
隨后,他親自派人將王耀武接到了重慶,對他百般囑托,什么國軍的未來寄托在他身上,為了“國家大業(yè)”,他必須要挺身而出……
“兩輛拖拉機”
王耀武也是個念及舊情的人,見老蔣這樣懇切地邀請自己,他也慢慢軟了態(tài)度。
然而,彼時的解放軍已經(jīng)不是當初那個處處受困的紅軍了。經(jīng)過十幾年的歷練,我軍早已如鋼鐵般堅不可摧。
萊蕪戰(zhàn)役結束后,王耀武退守濟南。此時的濟南已經(jīng)成了一座孤城,無援可支。
王耀武預料到濟南必失,于是連忙給老蔣傳遞消息,表示暫時放棄濟南,將兵力移到淮海一帶,以備之后的大決戰(zhàn)。
結果老蔣一城一池也不愿放棄,嚴令他死守濟南,必要時“以身殉國”。
王耀武這才明白,自己不過是老蔣爭權奪利的工具而已。
眼看撤退無望,他便召集將士們,告誡他們現(xiàn)在與抗日不同,不必死戰(zhàn)到底,想離開的他不會責怪。
此時的王耀武其實已經(jīng)放棄抵抗,就連老蔣下令讓他除掉所有被關押的革命人士,他也沒有理會,而是全都放了。
也正是他的這一舉動,讓他為自己的未來留了一條路。
不久后,華野便以迅猛攻勢對濟南展開了進攻。國軍僅稍作抵抗便全面崩潰。最后守城敵軍被全部殲滅,王耀武也被俘虜。
由于他是愛國抗日將領,并且釋放了大量革命人士,我軍對他的態(tài)度十分友善。
陳毅將軍還親自面見了他,并對他進行了審問。兩人在談話時,陳老總還問了他一個奇怪的問題:“你家中為何會有美式拖拉機?”
這確實很奇怪,難道王耀武退役后還想回家種田嗎?
王耀武深深嘆了口氣,將自己的心底話說了出來。原來從解放戰(zhàn)爭開始,他便已經(jīng)準備卸甲歸田了。除了不愿與同胞打仗外,他更不愿意看到百姓再流離失所。
他也是從底層走出來的農(nóng)民,從小便深刻了解老百姓是多么渴望和平。
他不僅厭煩了戰(zhàn)斗,還受夠了國軍內(nèi)部的腐敗不堪。
因此,他特意購買了兩輛拖拉機,準備回到農(nóng)民的身份。
陳老總聽到這個消息后非常驚訝,他沒想到王耀武竟會站到人民的立場思考問題。同時他也非常欣慰,或許他的改造之路會很順利。
1959年,他作為第一批特赦戰(zhàn)犯,被釋放出獄。
后來,在中央的關照下,他成為了政協(xié)文史專員,為祖國的史學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