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漢武帝直接打到了匈奴人的命根子,把他們的經濟基礎徹底打爛了。
匈奴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就是畜牧業(yè)。 拋去畜牧業(yè)外剩下的就是些跑商,劫掠掙得一點小錢。匈奴人的經濟結構就這么簡單。
但經濟結構簡單,并不能懷疑當時匈奴人的戰(zhàn)斗力。
比如亡秦滅楚的高祖劉邦,曾經被少于自己2萬人的匈奴軍圍在白登山困了七天七夜,斷糧缺水。 劉邦最后還是花錢賄賂冒頓單于的老婆,才夾著尾巴逃了出來。
接下來大幾十年里,漢軍只能縮在邊境眼巴巴地看著匈奴對自己的打劫,一點辦法也沒有。 直到漢武帝時,漢朝才積攢起與匈奴決戰(zhàn)的實力。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元光六年,漢朝四路北伐,其中三路大敗。
只有衛(wèi)青一路輕裝奇襲,直取龍城。斬首匈奴人七百,全身而退。這就是“但是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的由來”
但畢竟衛(wèi)青再厲害,也不能讓所有戰(zhàn)線上的漢軍大獲全勝。
關鍵是,北伐多年后漢軍也損失近十萬,而且文帝景帝攢下來的財產眼看就要見底了。 漢武帝清楚,再這么打下去,先撐不住的可能是大漢自己!
所以必須在匈奴拖死大漢前,找到一擊斃命敵人的戰(zhàn)術。
(漢武帝畫像)
元朔二年經過河南一戰(zhàn)后,漢武帝終于找到干掉匈奴的辦法了。
那年,衛(wèi)青率軍通過迂回作戰(zhàn)斬敵三千,最終把盤踞河南的匈奴人趕了出去。 不過這里說的河南不是現(xiàn)在的河南省,而指的是河套地區(qū)。
就是經過這次戰(zhàn)斗,漢武帝卻敏銳地發(fā)現(xiàn)匈奴人不再那么牛逼了。
要知道之前匈奴人不論再大的戰(zhàn)役,死幾千甚至幾萬人眼都不帶眨一下的。但為什么河南一戰(zhàn)陣亡三千人就沒脾氣了?
原來,匈奴人心疼的不是那三千人,而是衛(wèi)青搶走的百萬牲畜!
河套地區(qū)地勢平坦,水草肥美,是天然的優(yōu)良牧場。匈奴人就是靠著河套草原大肆發(fā)展畜牧業(yè)。
但經過衛(wèi)青這么一戰(zhàn),漢軍就把匈奴霸占的河套草原搶走了,順帶牽走他們一百多萬支的牛羊。
還記得前面說的,畜牧業(yè)是匈奴人的生存支柱嘛?
河南一戰(zhàn),匈奴人的生產資料被大漢奪了一多半。沒了牧場,沒了牛羊,匈奴人吃飯都成問題,還打什么仗?
漢武帝一下子就反應過來,畜牧業(yè)才是匈奴的命根子?。?所以必須乘勝追擊!
匈奴人本來想著河套草原沒了,但手中還握著陰山。 陰山雖不及河套草原,但畢竟也是塊畜牧的好地方。大不了讓牛羊多繁育幾年,到時候再和漢朝一決高下!
但此時的漢武帝怎么可能給匈奴這個機會?
衛(wèi)青乘勝追擊,發(fā)起高闕奇襲,斬敵萬余名,一舉擊潰了占據(jù)陰山的匈奴右賢王部。
匈奴來不及喘息,漢軍新的一波襲擊撲面而來。在隨后到來的定襄北戰(zhàn)中,漢朝徹底拔掉了陰山河套一帶的匈奴勢力。
雖然這幾仗匈奴沒損失多少兵力,但陰山和河套的失手,相當于自己的生命線被漢軍掐斷了。沒了畜牧經濟支撐,匈奴軍隊的數(shù)量反倒成了拖累。
后面的都知道了,從此匈奴一蹶不振,最終消失在了歷史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