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頻頻亮起紅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心理保衛(wèi)戰(zhàn)”中,家庭教養(yǎng)方式構(gòu)成了孩子心靈成長的第一道防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8月15日,2025南國書香節(jié)現(xiàn)場,一場由廣東科技出版社發(fā)起的公益分享會“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從家庭教養(yǎng)方式預(yù)防孩子心理危機”受到讀者歡迎。心理老師成長聯(lián)盟創(chuàng)辦人、校園安全責任風險管理專家安夏,家庭教育指導(dǎo)師、兒童讀寫障礙服務(wù)導(dǎo)師宋潔蓮親臨現(xiàn)場,為廣大家長帶來良性親子溝通的“心鑰”。
宋潔蓮老師現(xiàn)場傳授親子溝通“干貨”
活動現(xiàn)場,真實家庭沖突視頻引發(fā)了家長的強烈共鳴。宋潔蓮從家長高度關(guān)注的“叛逆”“課業(yè)壓力大”“厭學”等問題入手,通過豐富的實用技巧為焦慮的家長們提供了親子溝通的實用指引:
情緒命名法:
通過感官想象(嗅覺、觸覺等)激活副交感神經(jīng)。緩解焦慮;可以引導(dǎo)孩子將抽象的情緒具象為“石頭”“火山”等,降低孩子的表達門檻。
溝通“紅綠燈”轉(zhuǎn)換器:
當孩子喊出“我不想上學”時,家長的本能反應(yīng)往往是強硬喝止。專家傳授溝通秘籍,將指責性的“你信息”轉(zhuǎn)化為感同身受的“我信息”:先用客觀、不帶指責批判的方式描述自己看到的事情,再表達自己當下的感受或這件事對自身的影響,最后再表達自己的期待。
活動中,宋潔蓮從家長的情緒困擾中提煉出具體問題,并通過案例分析、親子角色扮演、團體心理輔導(dǎo)等方式,有效幫助父母邁出與孩子互相理解的第一步。
互動環(huán)節(jié)氣氛熱烈。一位母親急切詢問:“孩子拒絕溝通,總說‘別管我’,我該怎么辦?”宋潔蓮指出,這種情況往往源于長期溝通的挫敗感。想要扭轉(zhuǎn)親子關(guān)系,建議家長從微小積極互動開始,如不要急著否定孩子,嘗試每天真誠贊賞孩子一個細節(jié),以此重建信任。另一位父親苦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宋潔蓮強調(diào)“家長優(yōu)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并現(xiàn)場示范“積極暫?!奔记伞?/p>
宋潔蓮老師推薦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書單
會場還貼心贈送了精選書單,涵蓋助力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實用讀物:《中小學生的心靈捕手:中小學心理輔導(dǎo)110問》《心理老師的解憂雜貨鋪:中小學心理工作119問》《青少年團體心理活動99例》《心理活動創(chuàng)意玩法138例》。
這些圖書凝聚了一線心理老師的經(jīng)驗和智慧,針對當下中小學生常見的上百種心理問題提供解答,為家長、教育工作者等關(guān)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群架起理解的橋梁,提供科學的溝通框架與方法。
廣東科技出版社副總編輯顏展敏致辭
在分享會上,廣東科技出版社副總編輯顏展敏致辭表示,近年來,廣東科技出版社開辟了全新的“心理”版塊。針對中小學生日益嚴重的心理問題,出版人的職責便是在孩子和幫助者之間架起知識的橋梁,讓孩子們知道有人懂我,讓家長、老師知道如何正確地幫助孩子。
作為青少年心理圖書的策劃人,安夏也講述了出書的初衷。她表示,我們新出的《中小學生的心靈捕手:中小學心理輔導(dǎo)110問》和《心理老師的解憂雜貨鋪:中小學心理工作119問》兩本書都是屬于心理游戲類的。我們會有一些很明確的游戲規(guī)則,我們希望幫到一些學校里面的老師,包括一些青少年心理工作教育者,還有家長他們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去跟孩子做一些教育類的溝通。比如說情緒管理,可能有些老師家長習慣了說教,孩子不太愿意聽,就跟我們今天的主題一樣,但是我們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去感悟的話,其實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主編:王雅 馮蔭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主編:王雅 魯潔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許曉蕾 實習生溫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