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被拉長。這個時候,做一個“穩(wěn)定、快樂、不掃興”的家長,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加入他喜歡玩的游戲、鼓勵他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或是不否定他的觀點,用穩(wěn)定的情緒和積極的行動,引導(dǎo)孩子快樂健康生活——如何成為“不掃興”的父母也許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不掃興”是最好的陪伴
女兒舉著串了一半的塑料項鏈跑過來時,我正對著電腦趕工?!鞍职帜憧?!這是給媽媽做的禮物?!彼I寶似的把項鏈往我眼前湊,彩色珠子串得歪歪扭扭,線頭上還纏著幾根碎頭發(fā)。我差點說出“線頭沒剪好”,話到嘴邊卻改成:“這藍珠子配粉色真好看,媽媽肯定喜歡?!?/p>
她眼睛一下子亮起來,捏著項鏈又跑回客廳,嘴里念叨著:“還要加顆星星”。我盯著屏幕發(fā)了會兒呆,想起上周她畫了幅全家福,興沖沖地貼在冰箱上,我隨口說道:“爸爸的耳朵畫太大了”,她當即就把畫揭下來揉成一團。
那天下午暴雨剛過,女兒非要拉我去樓下踩水。看著她拎著小紅雨靴站在門口,我腦子里冒出來的是“弄濕鞋襪會感冒”。但看到她期待的眼神,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盼著大人能陪我瘋一次?!皳Q鞋!”我抓起傘時,她尖叫著撲過來抱住我的腿。積水最深的地方漫過腳踝,我們踩著水洼比賽轉(zhuǎn)圈,她的笑聲比雨點還脆?;丶衣飞纤蝗徽f:“爸,你今天沒說‘別瘋了’?!?/p>
睡前她抱著繪本過來,我正想說明天要上學(xué),卻看見她翻開的那頁畫著會飛的鯨魚?!鞍职帜憧?,鯨魚背上有城堡?!彼男∈种钢嬅妫翼樦脑捳f:“說不定里面住著會做彩虹餅干的小精靈。”她咯咯地笑起來,往我懷里鉆得更緊了。黑暗里我摸著她軟乎乎的頭發(fā),突然懂了:所謂不掃興,不過是把孩子的奇思妙想當真,把他們的小快樂當回事。
——周志軒
成為大地而非畫框
夏夜,當孩子舉著螢火蟲罐頭跑來,你是會說“快放掉,小蟲子會咬你”,還是蹲下身驚嘆“你看它像星光在跳舞”。這個微小的選擇,藏著父母究竟要做孩子成長的“大地”還是“畫框”的深層命題。
“畫框”式的父母,往往自帶掃興特質(zhì)。他們的行為背后,隱藏著一套關(guān)于“人如何存在于世”的固化立場。興致,對孩子而言等同于“此刻我的世界在發(fā)光”。當孩子歡呼“快看那只螢火蟲”時,他是在邀請你進入他此刻的世界。但“畫框”式父母會打斷這種邀請,他們像柏拉圖洞穴里的看守,否定新奇事物以維護熟悉秩序的權(quán)威。
而“大地”式的父母,踐行的是“不掃”的哲學(xué),這是一種“承認的倫理”,一種“讓他者成為他者”存在的勇氣。當父母蹲下來跟孩子一起研究蟲子翅膀的花紋,也是在用身體語言表示:你的好奇、你的尺度,統(tǒng)統(tǒng)有權(quán)存在。每一次不掃興的回應(yīng),都是“大地”式父母把孩子從“對象”升格為“主體”的行動。
孩童沉浸于游戲時,泥巴的觸感、虛擬世界的冒險、冰激凌的甜膩,皆是其與世界的共鳴。能承接住孩子投向你的光,父母首先要先修煉自己,保有那份對世界的詩意感知。先把自己從“成功焦慮”里松綁,才能聽見孩子的心跳。留一段閑散的獨處,讀幾頁書、寫幾行詩,關(guān)照心靈的觸角;留一方無用的陽臺——不種蔬菜,只長野花;留一段無效的日落——不拍照打卡,只看云卷云舒。當你能為一朵晚霞駐足,孩子才敢為一只螞蟻停留。
——張艷森
為孩子撐起一把傘
在自然界,每一株植物都有它的脾氣。含羞草天生羞澀,蒲公英向往自由,野百合清冷倔強……不管外界風(fēng)雨,草木始終忠于生命軌跡而蓬勃生長。人亦如是,從出生起,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身為父母,應(yīng)愛如其所是,做“不掃興”的家長。
回顧我的成長歷程,母親總是習(xí)慣性實施“打壓式”教育。從小到大,我無比渴望得到她的欣賞與認可,但收獲的反饋是帶著規(guī)約色彩的說教。印象較深的是,大一期間,我憑借努力獲得了獎學(xué)金,第一時間打電話回家分享喜悅,母親的回復(fù)卻是:“只是院校級的,尾巴不能翹上天?!边@番掃興的話語如同一場猝不及防的情緒暴雨,瞬間澆滅我的好心情。
曾經(jīng)淋過雨,也想為孩子撐起一把傘。在解鎖媽媽這個新角色后,我一邊陪伴女兒成長,一邊治愈自己。小升初的暑假,我做起“減法”,給孩子更多自我支配的時間。經(jīng)過一周,我發(fā)現(xiàn)女兒把假期必讀書單棄之一旁,只顧抱著《哈利·波特》叢書。周末檢查讀書筆記時,我并沒有直接批評,只是讓她拿出日歷計算剩余的假期,荒廢了一周時間,意味著原先的任務(wù)將會壓縮至更短的時間去完成。女兒抓住一切為自己辯解的機會,“媽媽,有些書就像一塊磁鐵,我看了又看,只是想成為這樣的作者。”聽了她的話,在廚房做飯的母親直搖頭。我卻加以肯定,“那你要抓緊看名著了,作家出名都要趁早?!?/p>
父母子女一場,終將是漸行漸遠的旅程,且不要掃興,沒苦硬吃,多些走心交流,就能收獲更多幸福時刻。
——董紅
七嘴八舌
放暑假了,讓我們把父母的規(guī)矩和期望暫時收一收,陪孩子玩他們真正想玩的東西,無論自己多么不了解其中的意義?!题?/p>
成年人很少會在別人開開心心的時候做出特別掃興的舉動。那為什么在家里,父母就會理所當然在孩子興致最盛的時候說出讓孩子不開心的話呢?——肖東
當媽媽后,我就特別向往成為一個“穩(wěn)定、快樂、不掃興”的家長,對情緒和語言的重視程度勝過以往。——鴿子姐
輔導(dǎo)作業(yè)雞飛狗跳時,學(xué)習(xí)做一個不掃興的家長注定是一場艱難的自我斗爭?!m
我渴望有一個不掃興的爸爸和不嘮叨的媽媽,這樣的家庭生活就完美了。——july
我媽媽從來不掃興,出去旅游服從安排聽指揮,不挑食,不墨跡,年輕人喜歡的娛樂項目也跟著參與,音樂節(jié)擠在人堆里跟著一起唱跳。——慢慢
來源:嘉定報
編輯:顧嫻慧、褚嘉蓉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