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感動中國2024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首播,國網山東威海供電公司員工呂明玉登臺接受頒獎,成為唯一來自能源央企的獲獎者。呂明玉用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壯舉和十余年如一日的公益之路,傳遞了真善美的力量,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贊歌。
救人救到底:素昧平生的血脈相連
2011年4月12日,山東省立醫(y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37歲的呂明玉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血細胞分離機發(fā)出低沉的嗡鳴,她的血液在體外循環(huán)了11000毫升,相當于全身血液被反復過濾了三遍。5個小時的漫長采集后,11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被緊急送往蘇州。
醫(yī)生在為呂明玉做淋巴性干細胞懸液采集
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場生命接力圓滿結束時,命運的考驗卻再次降臨。僅僅5個月后的9月29日,紅十字會的一通電話讓呂明玉的心揪緊了:蘇州患者免疫力突然下降,生命垂危,急需她再次捐獻淋巴細胞救命。
此時,呂明玉還在康復期。間隔不到半年連續(xù)捐獻,這在山東省內尚無先例。更大的阻力來自深愛她的家人,年邁的父母含淚勸她:“孩子還小,你總想著別人,自己家怎么辦?”家庭會議上,親人的心疼與擔憂像沉重的磨盤壓在她的心頭。
夜深人靜,呂明玉輾轉難眠。最終,她擦掉眼淚,耐心說服家人:“我是她唯一的希望了,如果我不去,我這輩子都會活在后悔里。64毫升淋巴細胞混懸液的成功捐獻,讓她成為山東省首位造血干細胞二次捐獻者。
2011年,注射動員劑后,女兒茸茸呂明玉伸出大拇指
不久后,一封來自江蘇的信和一方絲巾輾轉送達。信中說:“呂姐,我可以活下去了,我的孩子有媽媽了,我的媽媽有女兒了。感謝你給了我兩次生命?!眳蚊饔駵I水無聲滾落。這份素昧平生的血脈相連,是她生命中最珍貴的回響。
呂明玉的一腔熱血,不僅挽救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更點燃了無數人的善念。在她的感召下,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累計有260名員工主動加入中華骨髓庫,1000多人次參與無償獻血,獻血總量超過30萬毫升。更有3名同事接力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叢波是其中之一,他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加入其中,我們就有可能成為另一個生命的‘唯一希望’?!?/p>
扶貧扶到底:從脫貧攻堅重點村到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
2018年6月,呂明玉來到威海市文登區(qū)環(huán)山街道孫家西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初到孫家西山村,眼前的景象讓她揪心:村民的房前屋后堆滿雜物,470余米長的村南河溝淤塞多年,整個村莊缺少路燈照明,基礎設施較為落后。
“人居環(huán)境與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前提?!闭莆諏O家西山村基本情況后,呂明玉決定以治理村南河溝為切入點,盡快改善村民居住環(huán)境。
呂明玉即刻行動,她帶領村民清理垃圾,疏通淤泥,經過四個月的奮戰(zhàn),徹底解決了“污泥遍布河溝”的問題。與此同時,呂明玉還帶領村民新建黨群服務中心、擴建村中心廣場、在道路兩旁安裝光伏路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居環(huán)境顯著提升。
呂明玉知道,要讓村民生活真正好起來,必須發(fā)展產業(yè)。走訪中,她發(fā)現村里婦女們蒸的花餑餑造型精巧、麥香濃郁,覺得這就是村民發(fā)家致富的優(yōu)勢資源。
在一沒設備,二沒廠房的情況下,呂明玉跑遍了文登大小花餑餑廠,經過她的不懈努力,一家企業(yè)同意“共享設備、錯峰生產”。于是,當別人下了班,呂明玉帶著村里的大姨大媽們開始了挑燈夜戰(zhàn),這“借鍋”蒸出的花餑餑,第一個月就賺了5萬元!
2020年10月,呂明玉(中)在面食加工車間制作花餑餑。
這5萬元是呂明玉帶領孫家西山村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桶金”,更是點燃村民致富信心的“燎原星火”。此后,呂明玉向上申請專項資金,把廢棄的村委舊大院改造成了600平米的花餑餑生產車間,并添置了專業(yè)生產設備。
幫扶期滿后,看著鄉(xiāng)親們期盼的眼神,呂主動申請延期一年半。利用國網電商平臺“慧農幫”,她把花餑餑和山野菜銷往全國,僅一個春節(jié)就售出花餑餑5000箱。三年半的傾情付出,換來村集體創(chuàng)收160多萬元!分到福利的村民笑得合不攏嘴:“這樣的干部,俺們認!”
孫家西山村,從后進村蝶變?yōu)樯綎|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
幫人幫到底:紅馬甲下的萬家燈火
2016年,呂明玉從女兒茸茸的口中得知,她的同桌小煜森因為幾十元的課本費愁眉不展,經過了解得知,小森的父親牛偉(化名)因事故高位截癱,母親離家出走,奶奶重病臥床。
從此,女兒有的學習用品和衣物,小煜森也總有一份。但呂明玉知道,輸血不如造血,為了幫助小煜森高位截癱的父親牛偉重拾生活信心,她一邊當起“知心大姐”開導鼓勵,一邊查政策、跑手續(xù),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幫牛偉開起了修理鋪,讓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如今,牛偉逢人就說,“是呂姐給了我們這個家重生的希望?!?/p>
這樣的故事,在呂明玉的人生旅途中還有很多。十多年來,她先后資助了8名困境兒童完成學業(yè),讓他們陽光地面對生活。“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星星,”她常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幫他們擦亮身上的光芒?!?/p>
2021年,呂明玉擔任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威海)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她和隊員們根據不同的弱勢群體所需,打造了“音為你”文藝助老、“銀絲剪”義務理發(fā)、“情系朝陽”助學等志愿服務項目。71歲的宋阿姨是志愿者們長期幫扶的對象。13年前,一場車禍奪走宋阿姨獨子的生命,老人從此封閉自我。呂明玉和隊員一次次輕叩那扇緊閉的門扉,最終用真誠敲開了老人的心門。一年后,當宋阿姨主動打來電話分享她養(yǎng)的花開了、包的餃子很好吃時,呂明玉握著手機,眼睛濕潤了——她知道,老人心里的那盞燈,重新被點亮了。
呂明玉與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看望他們的幫扶對象—文登區(qū)久陽敬老院的老人們。
截至目前,服務隊已為46家敬老院、2858位特殊老人、290名貧困學生送去關愛,惠及群眾4萬余人次。這支身著紅馬甲的隊伍,用點滴善舉溫暖著整座城市。
從驚心動魄的“生命雙捐”,到兩次駐村的“振興實干”,再到潤物無聲的“公益堅守”,呂明玉如一束溫暖而堅韌的生命之光,不僅點亮了受助者的希望,更點燃了無數人心中向善的火焰,這些微光匯聚起來,便形成了照亮時代、感動中國的璀璨星河。正如感動中國組委會給呂明玉的頒獎詞所言:“你站在時代的前沿,腳下有泥、手上有力、心中有光!”這束光,必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畢建偉 劉中華 宋英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